原创 湘桥蓬蒿人 国家人文历史
阅 读 需 要 12 min
“六国之士……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函谷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过秦论》
函谷关之险,引无数六国将帅竞折腰。
汉文帝时,西汉名士贾谊正洋洋洒洒写着《过秦论》,在对于秦统六国而并天下的政论中,贾谊将秦的的地理位置优势率先点明,所谓“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再加上历代秦君的励精图治,秦国也就有了“因利乘便,宰割天下”的实力。
崤山与函谷关的险要在先秦时期闻名天下,作为秦国的东大门,可以拒六国军队于关西。既然崤函通道横亘于秦与列国之间,那为什么东方列国不选择绕道袭秦?而函谷关又为什么在秦汉之后逐渐没落,为潼关取代?
绕道攻秦的可行性
既然函谷关久攻不下,难道还不能选择其他通道吗?关于这个问题,东方列国君臣也并不傻,崤函通道固然重要,但不意味着秦国守住崤函便可安枕无忧。
再看黄土高原方向,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略胡地,二十六年拓地云中郡、九原郡,也可以自北向南经过黄土高原进攻秦国上郡。
而东南楚国方向,也可以经由武关直插关中腹地,楚国也曾从武关攻入关中,但是在蓝田遭遇惨败,后来刘邦进关中灭秦也是走武关道,但战国时这条道路除了楚国外,其他诸国并不走。
这些道理,东方列国君臣并非不知,但在当时的情况下,晋西南——渭河下游、陕北路线都不好走,进攻崤函通道反而成了秦与东方列国攻守双方的最优解。
先是渭河下游方向——
我们首先将目光投向秦国的东北方向,从渭水以北进攻关中地区也不容易。由于关中西北高东南低,地形越向东,地势越开阔,而关中地区的盐碱也集中于此 ,盐化程度也愈高。沙苑以南泾洛渭三水汇合地区更是泽卤之地。
盐碱化严重导致这片地势坑洼不平,沙多、沼泽多、芦苇多,非常不利于大兵团行军的补给和展开作战。历史上的高欢、宇文泰主导的沙苑之战中,高欢乘西魏国内爆发严重饥荒,纠集十数万大军西进意欲一举平灭西魏。
但高欢大军在穿越沙苑时,因为其中连绵不断的芦苇,为数量较少的西魏军提供掩护,而东魏军因为地形起伏无法通视战场被东魏军袭击而惨败,高欢几乎“仅以身免”。
在栎阳建都时期,秦军尚未尽夺黄河以西之地,当秦军沿着渭北遍布的盐碱地布防,对于东方列国来说这条道路是既难行走,又难进攻,完全是守军的天堂。
绕道黄土高原方向——
相比渭水下游,走黄土高原进攻也并不容易,关于这条路线,胡服骑射的赵武灵王就很有想法,甚至还曾伪装成使者试探这条进攻路线的可能性。
《赵世家》中记载:“(赵武灵王)欲从云中及九原直南袭秦于是诈自为使者入秦,秦昭王不知,已而怪其状甚伟,非人臣之度,使人逐之……”
相对于盐碱遍布的渭水下游而言,秦汉时期河套地区的沙漠面积还不如今日广阔,从大兵团野战方面来说,确实没有什么问题。但如果要经过此地长途行军或是发动城池攻防战,除非如匈奴一般以掳掠为主,否则对于粮食供给运输就有很大的困难。
这种考验甚至出现在同样长于骑兵、惯于掳掠的鲜卑人身上,在北魏太武帝时,当魏军攻破赫连夏统万城之后,太武帝也没有选择自北向南收取关中盆地,而是在后来另派了一支部队自蒲津渡进入关中地区。
陕北地区城池攻防作战的困难,在后来入关的清军身上也有体现。在吴三桂引清军在一片石之战击败李自成以后,大顺军几乎兵败如山倒,之前投降李自成的明军旧部也接连倒戈,连连战败的大顺军不得已退入陕西腹地被动防守。
此时的清军除了多铎、孔有德主持正面潼关方向的进攻以外,清英亲王阿济格绕道土默特迂回自保德河南下进攻陕北,由于所经地区道路难行,更早出动的阿济格部花费了很长时间才到达陕北。面对清军的凌厉攻势,李自成安排了自己的侄子李过驻守延安府、高一功驻守榆林卫,利用陕北地区的丘陵险峻地貌呼应防守。
李过、高一功凭险而守,又有丰富的军事经验,加上阿济格所在地区获取补给困难,直到正面潼关防线被清军攻破,李自成撤离之时,陕北地区还未被阿济格所突破,哪怕到李自成、李过、高一功的主力部队相继撤离后,百战之余的清军围攻月余时间才得以攻取陕北。
除了陕北地区难以攻取外,当时秦国对于上郡地区的防守也颇为重视,白起、严君疾等名将都曾担任上郡守主持上郡的军事建设,即使东方列国君臣同心并力打算迂回进攻,也不得不多加思虑。
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攻守双方而言,相比绕道迂回,位于豫西的崤函通道无疑都是更好的选择。
函谷关为何没落?
函谷关在先秦时期威名赫赫,号称“丸泥可塞”,其地势险峻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来形容也不过分,但为什么在之后的历史里,函谷关渐渐没落,直到被潼关取代?要了解这个问题,就要从函谷关周遭的地形说起。
函谷关的没落在于汉魏,而秦函谷关的没落,更是在秦汉交际时。历史上的函谷关并非只有一处,一共有三座,分别为秦函谷关、汉函谷关、魏函谷关。秦函谷关为战国时秦国所建,位于今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北约15公里处的函谷关镇王垛村。
汉函谷关是汉武帝时楼船将军杨仆出资兴建,位于今洛阳市新安县以东。魏函谷关是曹魏时弘农太守孟康为方便运粮而在黄河河滩处所建,位于秦函谷关北灵宝市境内,也被称为“大崤关”“金陡关”。
之所以会出现三个函谷关,和秦函谷关的地形变迁有着莫大关系。提到函谷关的地形,就绕不开我国中西部地区的一种独特地貌——塬,塬是一种因流水冲刷而形成,呈台状,四周陡峭,顶上平坦的地貌。
“天开函谷壮关中,万古惊尘向此空”。函谷关也正是因塬而险,秦函谷关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是我国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位在今灵宝市北的稠桑塬涧河夹缝中,稠桑塬是崤函通道东北-西南走向的大塬,横亘在黄河和秦岭之间,阻断东西之间的通道。于四周因为河流冲刷而峭壁陡立,甚至于有数十米乃至数百米之高。
稠桑塬,顾名思义,上面乔木密布,桑林杂生,军队根本无法通行。而只有在塬中央,那有一条裂缝可以通行,那条裂缝就是崤函道。
那么,秦函谷之险为什么消失?一是由于黄河走向改变,河道加深,黄河水位降低之后原本的河床裸露出来,如果作为想要进攻完全可以绕过稠桑塬以北的黄河河滩上直接经过,再者,随着两汉时期气候转冷,稠桑原上的乔木杂林日渐消失,军队也可以选择塬顶经过了。这样一来,函谷关的先前的险要就已经荡然无存,直到汉末三国,函谷关的地位已然一落千丈、日暮西山。
函谷关的继业者——潼关
既然秦函谷关已经失险,那么对于统治核心区域,位于关中的两汉来说,就需要另一个合格的关隘拱卫关中地区,于是,潼关也随之登上历史舞台,并逐渐取代函谷关成为关中地区的西大门。
潼关位于秦、晋、豫三省要冲的黄河、渭河交汇处南岸台地上。最早的记载出现在《三国志》记录的汉末三国时期,在那时马超与曹操的战争中,就有了“(曹操)割须弃袍于潼关,夺船避箭于渭水”这一典故。潼关和函谷关一样,也是依塬而建,但不同于函谷关横亘于塬之间的裂缝,潼关的位置位于塬顶。
潼关所在的塬名叫做南塬,南塬北侧紧靠黄河,东西各有两条沟道,黄河水直接紧贴着塬体而流东。东侧的沟名叫“远望沟”,西侧也有一条深沟,名为“禁沟”。
从地形上看,潼关的险峻丝毫不下于函谷关,如果想要翻越经由崤函——潼关道进入关中,那就首先要面对道路极窄的魏函谷关(金陡关),之后要跨过南塬则要夸两侧深险的沟渠,再沿着狭窄的小道登上塬顶,经过潼关城后,从潼水与渭水和黄河的汇流处,最后才能进入关中地区。
而潼关之所以被称为天堑,也是因为潼关关城如同一把钥匙,连接塬顶和沟道,又将其锁死,这座高六七百米的南塬,北面依托黄河,南靠秦岭,西有禁沟、潼水,东有远望沟,山水与潼关合二为一,断绝了黄河至秦岭之间的交通,谷深崖绝,山高路狭,中通一条狭窄的羊肠小道,仅仅数人宽可通,因此,整个潼关的关城防御体系通视下来宛若一座浑然天成的城池,紧紧守护着关中平原的门面。
但潼关和函谷关有着一个相同的问题,在自然环境改变的情况下,险峻程度也会随之大大降低,这是历朝历代潼关关城地址屡屡迁移的原因。
隋时,由于黄河不断下沉,在原本南塬下的河道上泥沙再一次冲击出河滩,汉魏的潼关防御系统也宣告彻底失效。大业年间,隋炀帝杨广将潼关关城挪到了更靠近黄河的北边,但隋末唐初时黄河仍然不断下切,武则天执政时期更是再次移到黄河南岸的边上,从此潼关关城城址被后世因袭。
随着关城的北移,防守问题再次显现。相比函谷关锁住塬中的裂缝,唐潼关并不能彻底的隔绝东西,“禁沟”和“远望沟”虽然崎岖难行,但如果不考虑翻越,这条道路也是南北的天然通道,为了防守这条通道,唐政府甚至将潼关西沟的通道禁行了,也是因此,潼关以西的沟才得名“禁沟”。
对于潼关的沟道,在《潼关卫志》中也有记载:“守关而不守禁沟者,守犹弗守也,守禁沟而不建十二连城者,守犹未善也。”其中的十二连城,就是禁沟的防御体系。
所谓的“十二连城”,也就是在禁沟之中,每隔数里建一座关城,派驻兵力防守。在整个禁沟中,一共有十二道关城,纵贯禁沟南北,称作“十二连城”。在唐代移动潼关关址以后,十二连城防御体系尤为重要,但即便将防御工事修的多么完善,潼关的险峻性降低已是既成事实,正如《潼关卫志》中所说的:“守犹未善也”。
唐末的农民起义军首领正是从禁沟自南而北攻破潼关,随即进入关中平原,彻底敲响了唐王朝的丧钟。
直到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明军开始在唐宋潼关城的基础上重修关城,构建了更为完善的防御体系,并设置了潼关卫屯垦。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潼关卫官员对潼关城进行了扩建,这次扩建使得潼关城在后世的形制及规模基本趋于确定,并沿袭使用,穿过明清六百年。
关中平原的兴衰路
从函谷关到潼关,这些煊赫一时的天下名关莫不是随着黄河下游的不断冲积、洪涝决口日渐频繁而走向没落。无独有偶,被函谷关、潼关所拱卫着的关中地区也随着气候逐渐变冷、降雨量减少,到了南北朝时期,人口已经大量聚集潼关以东。
虽然经过隋唐的回光返照,但关中地区因为气候变迁等种种因素,人口承载力出现下降,隋唐之后的关中平原,再也难以承载国都之重。
经济中心和政治中心逐步东移,南北两京开始接过关中的历史使命,开启中国古都建设的一个新阶段,而函谷关、潼关以及整个关中地区也随着绚烂的隋唐帝国一起,将曾经的辉煌镌刻在历史上。
原标题:《函谷关没落史:战国时为何绕不开它?后来又为何没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