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国家公园丨吊罗山:百瀑飞流雨林间

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的规划图上,吊罗山位于东侧,海拔1499米,是海南第四大高峰。吊罗山热带雨林原生性、典型性突出,自然植被随海拔自下而上主要分布有热带低地雨林、热带山地雨林和山地常绿阔叶矮林。

吊罗山记录有维管束植物2126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3种,兰花有250种,因与恐龙同时代而被称为“植物活化石”的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桫椤在园区随处可见。记录有脊椎动物369种,其中海南特有种20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7种。吊罗山森林覆盖率达96.26%,集中了热带山地雨林和沟谷雨林的典型景观。

彩蝶飞舞吊罗山

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吊罗山片区的雨林中,常年飞舞着色彩斑斓的蝴蝶。这些蝴蝶有的只能在海南岛见到,有的只出现在特定的海拔区域,有的只能在特定的季节见到,具有极高的研究和观赏价值。

吊罗山片区地处海南岛东南部,气候温和,雨量充足,森林覆盖率达96.26%,热带雨林原生性典型性突出,自然植被随海拔变化分布有热带低地雨林、热带山地雨林和山地常绿阔叶矮林,植被类型多样,一年四季都有鲜花盛开,是蝴蝶繁衍栖息的乐园。

吊罗山片区已记录到的蝴蝶有10科125属220种,其中包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斑喙凤蝶海南亚种,还有色彩鲜艳、形态优美的巴黎翠凤蝶、燕凤蝶、达摩凤蝶、虎斑蝶等。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斑喙凤蝶

金斑喙凤蝶被誉为“国蝶”,分布在吊罗山海拔1000米左右的山地常绿阔叶林中。金斑喙凤蝶属凤蝶科喙凤属,体长30毫米左右,翼展约110毫米,前翅上各有一条弧形金绿色的斑带,后翅中央有几块金黄色的斑块,后缘有月牙形的金黄色的斑,后翅的尾状突出细长,末端一小截金黄色,姿态优雅华丽。

金斑喙凤蝶珍贵而稀少,是中国唯一的蝶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位列“世界八大名贵蝴蝶”之首,又有“梦幻蝴蝶”和“世界动物活化石”之美誉。

燕凤蝶

燕凤蝶是我国最小的凤蝶,双翅平展开只有20毫米,体背黑色,头宽,腹短。前翅中内区有一条灰白色带,端半部透明,脉纹十分清晰。后翅狭长,尾突特长,很像燕子的尾巴,在凤蝶中绝无仅有,这种特殊的身形也让它具有极快的飞行速度。

蝴蝶鲜艳的色彩和灵动的舞姿为雨林增添了一份神秘。(记者 黄山)

吊罗归来不看水

吊罗山最突出的特点是水资源丰富,民间流传“吊罗归来不看水”的说法。吊罗山的水资源堪称整个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之最。

行走吊罗,繁茂雨林之间,溪泉奔流,瀑布倾泻而下,如同进入了一个清凉的绿色世界。

枫果山瀑布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吊罗山分局供图

吊罗山河流网络密布,流水常年丰盈。吊罗山南坡主要有吊罗河、南喜河、大理河、白水岭河等河流,最后汇入陵水河并注入南海。北坡水系主要有南萌发河、太平河和剪峒河,为万泉河源头之一。

起伏跌宕的地形和充沛的水量成就了吊罗山最有名气的瀑布景观。很多垂直山体中断了河流流动,形成了大小不一的瀑布,有“梦幻雨林、百瀑吊罗”的美称。

吊罗山的瀑布不如黄果树瀑布那般壮观,也不如壶口瀑布那般浑厚,但却因为以植被群落丰富多样的热带雨林为背景而别有一番味道。

高大的陆均松、海南粗匪等乔木遮天蔽日,藤本植物围绕一切可缠绕的物体缠绕生长,绞杀、附生、板根的雨林奇观随处可见。在这其中,突有一瀑清泉飞流直下,还经常可遇到彩虹穿瀑,那真是一种让人惊艳的美丽。

枫果山瀑布群是吊罗山最具代表性的瀑布,横跨峡谷,纵越山涧,号称“海南第一瀑”,是海南最大的瀑布群。枫果山瀑布群总共分为三级,总落差达350米,其中最大的仙泪潭瀑布落差达150米,幅宽30米。

吊罗山还有石晴瀑布、大理瀑布等各具特色的瀑布。大小瀑布百余个形成了千姿百态的飞瀑溪潭。瀑布撞击岩石会产生丰富的负氧离子。吊罗山有测算过,瀑布周围的负氧离子经常保持在每立方厘米12万个左右。这也为身在瀑布周边人会更加心旷神怡提供了科学依据。

吊罗山层峦叠嶂的奇峻山势,加之充沛的水量,也形成了很多峡谷景观。行走于峡谷之中,石隙间溪泉时缓时急,听流水声高低错落,雨林中的森林、飞瀑、溪泉、深潭等自然景观共同构成了吊罗山的秘境之美。(记者 迟诚)

亚洲小爪水獭:淡水生态系统指示物种

“水獭是淡水生态系统的顶级捕食者,因为对栖息地破坏和污染十分敏感,被认为是淡水生态系统的指示物种,同时也是区域河流和湿地等水生环境的旗舰物种。也就是说,水獭的存在通常意味着一个完整而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体现了该区域重要的生态地位和价值。目前在吊罗山,我们已经发现了4只小爪水獭。”10月29日,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吊罗山分局,生态保护科水獭监测项目负责人罗樊强对记者说。

吊罗山监测到的亚洲小爪水獭 罗樊强供图

吊罗山发现的水獭学名为亚洲小爪水獭,分布地狭窄,在我国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物种,近年来,也仅在吊罗山发现其行踪。为了更好地保护小爪水獭,2017年,吊罗山成立我国首支水獭监测队,负责摸底调查吊罗山内的水獭分布状况,主要工作是布设红外线自动相机监测拍摄、进行野外样线调查,并制定可执行的水獭保护计划。

其实,早在2006年,吊罗山护林员就曾发现小爪水獭的粪便,粪便中螃蟹壳清晰可辨,但由于小爪水獭行踪隐秘,只在夜间出没,始终没能发现它们的踪影。2017年吊罗山成立水獭监测队后,对吊罗山小爪水獭分布进行摸底调查,布设红外相机24小时监测拍摄,当年12月就拍摄到了小爪水獭的活动影像,这也是吊罗山首次拍摄到小爪水獭的个体。在之后的2018年又拍摄到了3次小爪水獭的活动踪迹。

罗樊强说:“水獭是群居动物,在河沟边的石洞与树洞间栖身。根据目前的拍摄情况分析,这4只小爪水獭是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出现的,应分属不同的种群,由此可推测在吊罗山区域小爪水獭栖居的数量并不止这4只。”

经过多年的保护和宣传,小爪水獭已然成为吊罗山的明星物种。海南民间素有“吊罗归来不看水”的说法,水是吊罗山的精华所在,也正是因为这一汪汪清泉,才能吸引小爪水獭在这里繁衍生息。

“我们相信,随着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的建立,吊罗山建设电子围栏、划定核心保护区域等措施逐步落实到位,将给长期监测和保护水獭种群带来更多利好。”罗樊强说。(记者 果叮咚 王爽宇)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

原标题:《走进国家公园丨吊罗山:百瀑飞流雨林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