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尖:“如果觉得学术阅读是出于功利,别走这条路。”

原创 沈靖舒 remix计划

毛尖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作家

著有《非常罪 非常美:毛尖电影笔记》《当世界向右的时候》《例外》《有一只老虎在浴室》《一直不松手》《夜短梦长》《一寸灰》《凛冬将至》等多部作品。

“对形容词上瘾是青春期的一个表征。”

“影评人收红包其实是在准确性上让渡了自己的良心。”

“虽然姜文最近这几年拍的电影我也觉得蛮闹心的,但我依然觉得他是中国最元气充沛的导演。“

“驱动电影改变的不会是电影本身,肯定是行业外的巨大变迁,就像支付宝微信重组了衣食住行。”

这是一位有个性、有态度的“跨界学者”,她既是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又是一位著名的影评人,在新加坡、上海、香港和台北等地报刊都有专栏开设。

没错,她就是毛尖。

著有《夜短梦长》、《非常罪,非常美》、《当世界向右的时候》、《慢慢微笑》、《乱来》、《意外》、《一寸灰》和《有一只老虎在浴室》等多部作品。

(来自@豆瓣)

毛尖的性格就像她的名字一样,讲话从不温吞和稀泥,她尖锐、一针见血。

她写了近20年影评,眼看着影视剧质量明显下滑,她说:“再不允许我爆几句粗口,就要憋出工伤了。”

她对剧版《红高粱》十分不满意,觉得它开头节奏过快、人物性格飘忽,完全没了原作的精气神,“毒舌”吐槽:“这部戏早个几年出来,估计莫言的诺贝尔奖都悬乎。”

(图片来自网络)

被问起2018年让人失望的电影,她说:“一如既往地多,没法点名。印象里,续集的、翻拍的,都失败,比如《英雄本色2018》,看完以后,‘英雄‘这个词都要重新去查词典。 ”

她的“毒舌”是对真相毫不客气、毫无恭维的戳破。

这种敢说真话、不被其他各种关系所影响的“敢”和“真”,正是影评人最需要的职业品格。

谈及媒介变化,影评业态是否也会随之改变时,她说:“能把持批评者的良心,就是最大的胜利。”

在如今这个时代,做影评的自媒体大多会收钱夸作品,只有少数一些自媒体保持着影评人的“独立性”,坚持不受“外力”影响,这大概就是毛尖所说的“批评者的良心”。

她能一语中的地指出国产剧的核心问题:对当下的社会没有检讨,要么是“斗小三”、要么是成功学。

(来自微博@界面文化)

她说,影视剧集对穷人的盘剥是很厉害的,这几年影视剧的视角更维护富人,大量与富人产生认同,富人连颜值都比底层高。

(来自微博@界面文化)

她一针见血地指出国产剧情节上的虚假,富人生活假,穷人生活也假。

“国产剧的大问题就是不准确,即使看上去是现实主义题材,也只是疑似现实主义;如果现实主义有一个核酸检测的话,它们全是阳性的。”

国产职场剧总是讲爱情,缺乏真实。

“对爱情反复征用正是编导无能的地方,因为职场性不够,才会反复地征用爱情。”

毛尖特别爱电影。

许鞍华拍《黄金时代》时,想要请一帮作家自己演自己,毛尖非常开心地接受了邀约,演一个坐在咖啡馆里的作家。

(电影《黄金时代》海报)

她幽默地说:“当我终于被化妆师和服装师收拾齐整,人模人样地进入剧组时,我内心升腾出的隆重感,几乎是要演鲁迅的心态了。”

可惜戏拍完之后,那一场戏因为片长被剪掉了。

毛尖特别平静,甚至还有点释然,“因为跟萧红有关,因此特别害怕自己菜鸟似的形象损害了电影。这是多么美好,我曾经和《黄金时代》有过关系,但我不会败坏《黄金时代》。”

正是因为热爱,所以才会对当前的影视作品痛心疾首。

记者问她觉得中国电影有哪些问题,她说“中国电影哪哪都是问题,而且每个环节都觉得问题出在其他环节,搞得大家互相推诿或自暴自弃。我觉得当下能做的是,大家都直面自己的问题。”

像毛尖这样,能够直接戳破国产影视剧的幻梦的,有胆又有识的影评人,实在颇为珍贵。

(来自微博@藤井树小姐)

专访毛尖

“如果觉得学术阅读是出于功利,别走这条路。”

上一期【A Better World系列访谈】我们请到了方可成老师,这一期,我们跟“毒舌尖锐”的毛尖老师聊聊学术与影评。

01

▶ 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决定走学术之路的?为什么决定留在学校里做学术研究?

其实我从来没觉得自己走的是“学术道路”,因为我自己的身份也是非常驳杂的,一起做活动,作家多就把我写成影评人;影评人多就把我写成作家;文艺界活动经常把我写成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但其实我从来没把自己定义成一个学者。

我最早选择读硕士、读博士,只是想留在学校里而已。不是真的有一个什么献身学术的崇高目标,只是喜欢学校的氛围。可能当初我自己也比较幼稚,不想告别学生身份,强烈地依赖校园生活和学校环境,所以千方百计想在学校里,还有就是贪恋寒暑假。

02

▶ 您曾说自己是一个杂食阅读者,很多重要的文艺经典在二十五六岁之前读过,能谈谈您怎么看待读经典这件事吗?

今天回头看,我会觉得读经典是应该用强力来推动的一件事情。因为我们小时候能接触到的书不是那么多,放在图书馆的书还是以经典居多。而今天有太多出版物了,经典在图书馆里的比例已经大幅下降。我在当年会鼓励学生做杂食阅读者,毕竟主食都是经典,经典作品在图书馆里还占到百分之七八十。但是在今天,速食、快餐文本大量扎堆书店图书馆的时代,经典还是需要被强调,否则经典就成零食了。

年轻时候读经典有点像大学时候谈恋爱,非常必要。大学时候恋爱,养育一生的情商。读经典也就是青春期的整全养成,为你一生奠定最好的“胃口”、最好的眼光。

因此现在遇到有人让我开书单,我偶尔会开,以前我觉得书单是毫无意义的事情。手机时代,书单显示出系统的必要性。尤其对年轻的学生而言,他们看了狄更斯,不太愿意往上去追奥斯丁、莎士比亚,而是下沉到网络“狄更四”“狄更五”。当然我们自己现在也这样,金庸看完看《庆余年》,似乎也觉得是新浪潮新文本。就此而言,书单大概会有点意义。

03

▶ 从读书时代到现在,您的阅读口味和学术兴趣都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变化肯定是有的,以前可能更喜欢看一些文艺小说、爱情故事。年轻的时候大家都容易对形容词上瘾,可以说“对形容词上瘾是青春期的一个表征”。那时候觉得杜拉斯的小说、昆德拉的小说都是很好看的,现在回头看会觉得昆德拉的小说实在甜蜜了点,甚至觉得简单。

这些年我会偏重看一些历史书,因为历史书里有更干货的人生。

要说具体的文学作品的话,中国方面,我对王安忆一直非常关注,世界而言,她都是当之无愧的最厉害的作家,那样持续的匀速的产出,太牛逼了,而且作品质量都那么高。莫言拿了诺贝尔奖之后,似乎至今没有贡献特别厉害的文本。当然,好小说永远会出其不意地到来,金宇澄的《繁花》,出场就经典了。

我自己是现当代文学专业出身,相对来说会更关心当代小说。当然,口味而言,我其实会看更多翻译小说,因为上课需要,也会看一些理论书。

学术兴趣当然有变化,我最早是学英国文学的,后来研究生时做中国现当代,在香港读博时,我导师是做古典文学的,后来受师友影响做文化研究,再后来对文化研究有非常多的狐疑,现在则大剂量身心放在影视剧研究上。

04

▶ 在您的学术之路上,有哪位对您产生特别大影响的老师吗?

王晓明老师。我们做现当代文学研究,都是王老师领进门的。他后来从华东师大去上海大学做文化研究,我们一批师兄师妹后来也跟着介入文化研究领域,当然我现在也没有完全离开,但是跟文化研究多少保持了一点距离。王老师应该是对我们这群人影响最大的一个老师。

对我影响很大的还有李欧梵老师,因为我在香港读书的时候翻译了他的《上海摩登》,他的研究兴趣、治学方式等等都对我影响非常大,后来我的博士论文也是写的三四十年代的上海电影。

我做电影确实跟欧梵老师的影响很相关,他那时候在香港科技大学教一门课,经常会使用电影文本。虽然从小我就是影迷,但欧梵老师让我觉得做电影也可以是志业。

那时也超大剂量地看电影,学校的电影资料馆和香港电影院是我去得最多的地方,那时候盗版还没完全起来,我在那里看了很多世界经典电影。那时候真是不舍昼夜地看,有时候一天会在资料馆看10个小时的电影,我毕业要走的时候,我们那个影像资料馆的老师说,我是他们资料馆接待次数最多的人。他那番话说得挺动情的,我当时也很动感情,到现在还记得他扎个小辫子的样子。

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我那时候每天都会去看电影,看电影几乎成了我的宗教。看电影的时候,异乡的孤独感往后推了。沉浸在电影里,人也变得特别能静得下来。

每个人都会找到一个形式让自己安静下来,对我来说,光让我看看书好像不行,但看电影我能坚持10个小时。其实不能说坚持,因为坚持肯定要付出努力,对看电影这个事情,我基本不用付出什么努力,很容易就沉进去了。所以每个人都会找到跟自己“八字相合”的东西,就像爱情一样。

05

▶在您的成长之路上,有哪些对您产生特别大影响的书籍吗?

如果说成长之路上的书,那肯定是金庸了。金庸对我们的影响太大了,金庸既影响了我们的道德,也影响了我们的世界观。如果你要说《红楼梦》影响大,它当然非常大,到今天我还在阅读,但要说在成长,还是金庸。虽然我们也知道武侠小说是不真实的,是个童话的东西,但是它里面的人物都深深地成为我们青春期的同路人。我们看萧峰,就希望成为萧峰这样的人;我们看黄蓉,黄蓉的价值观也会成为我们的价值观。

06

▶您在学术之路上遇到的最大阻碍和觉得最艰难的部分是什么?现在很多青年教师压力巨大,您有这种感觉吗?

最大的阻碍是我自己的个性吧,我不是特别有毅力的一个人,我的师友可以在图书馆坐一整天,但我坐半天就累了。我也不是很喜欢一天到晚去查资料。

但我还是相对幸运的,因为我在21世纪第一个10年就把能评的职称都评完了,我们那时候还是相对宽松,不是一定要有国家课题才能去评教授,现在是太严酷了。

07

▶作为一位影评人,您如何看待电影理论?您有自己特别喜欢的分析角度或者理论流派吗?

我觉得电影理论相对比别的理论好看,因为文艺理论有时会枯燥,但电影理论基本不枯燥,常常还充满激情。像爱森斯坦的理论,有人觉得太枯燥,但我很喜欢看,因为他举的很多例子都激情洋溢。

我还挺喜欢巴赞的,他既是新浪潮的导师,又跟新浪潮非常不同,这让巴赞显得更加有意思。

还有德国理论家克拉考尔,因为我对德国电影历史蛮有兴趣,他写的《从卡里加利到希特勒》很有意思。我对纳粹美学这个东西一直很有探究兴趣,比如《意志的胜利》这些,乍看它们和苏联时期的很多电影在语法上很像,都喜欢用大场面,喜欢秩序整齐的东西,但为什么一个是纳粹,一个是共产主义美学,他们之间的关联在哪里、重大区别在哪里,这些都是我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克拉考尔对纳粹电影的分析很重要。

08

▶您曾经讲过,您有一个设想,希望能够打破传统文学史式的电影历史写作方式,以图像为线索重新打开历史,这是一个非常宏大且迷人的设想,请问您的这一设想目前有什么新进展吗?

我这个学期在清华上电影课,里面有两三次课试图用这种方式。比如说我在课堂上讲新浪潮用的题目就是“嘴唇”,用嘴唇的变迁来讲电影史的发展;再比如用太监来讲情欲,我还蛮喜欢用这种方式重新结构电影史、重新打开电影史的。

现在我们看到的电影史都是很教条的,从哪一年到哪一年,发生了什么事——好像电影亦步亦趋随着年代转折发生变化,但事实上电影很多时候是在影像的表达方式上产生了巨大变化,像新浪潮表现五官的方式跟以前表现五官的方式就不一样。但这个角度不太有人研究,当然也很难,所以我也只是想用其中的两三次课试一下而已。

09

▶市面上存在着大量非科班出身的作者写的影评,本质上是情节介绍+观后感,您能说说从专业角度写影评最重要的是什么吗?

其实我自己也不是专业的,我从来没有觉得自己专业,我都是以票友的身份写影评。对我来说,今天市面上存在的影评最大的问题不是情节介绍问题,相反,是情节写得不准确的问题。我自己也写过影评集《夜短梦长》,其中也介绍了很多情节,但我可以负责任地说,我的情节都是准确的,我看过非常多的,包括很多翻译过来的影评,情节的介绍太不准确。

因为情节介绍不准确,观后感也会不准确。千万不要小看情节介绍, “好看”和“漂亮”之间区别很大,不能随便使用。

影评就是要准确,这种准确不仅包括情节的准确,还包括评价的准确、评价是不是中肯,所以有的影评人拿红包其实就是“在准确性上让渡了准则。”所以我不把影评分为专业和非专业,只要做到准确,就是专业的影评。

10

▶如果要选出几部您特别钟爱的中国大陆电影,您会选哪几部?为什么?

《神女》、《小城之春》,谢晋和姜文的大部分电影都很有价值。谢晋的电影很重要,影响了从第三代到第六代的数代电影人,他的整个创作线索都值得重视。姜文我觉得也值得重视,因为在今天这个蛮颓靡的状态下,他一直是一个很有元气和力量的导演,虽然他最近这几年拍的电影说实话我觉得也是蛮闹心的,但他依然是中国最元气充沛的导演。

11

▶对于这些年崭露头角的新生代导演,您有特别看好的吗?为什么?

《春江水暖》的导演顾晓刚,我还蛮看好他的。这个电影写的是富春江,我自己是浙江人,电影里的方言、山水都让我觉得导演找到了自己的语法,它整个镜头语言也让人感到一种不慌不忙。

记得以前还很喜欢过杨瑾的《有人赞美聪慧,有人则不》,但是很遗憾这个导演后来就没有新东西出来了。

还有拍《八月》的张大磊、拍《光棍儿》的郝杰都是我很看好的。

12

▶您认为目前中国电影发展的最大阻碍是什么?您如何看待电影的未来?

中国电影发展最大的阻碍当然大家都知道。我原来不觉得电影分级特别重要,但现在我觉得,在如此严酷的审查制度下,不分级的话,电影就越来越不好弄了。

整体来说我对电影是很悲观的,而且我相信驱动电影改变的不会是电影本身,肯定是行业外的巨大变迁,就像支付宝微信重组了衣食住行。像网剧的出现,对电影就是一个巨大的打击,这些变迁会把电影变成另外一种东西。

当然,电影在我们的有生之年肯定是不会死的,但它也不可能复现我们的童年时期那种辉煌了。在我们的少年时代,看电影还是一种仪式,我父母下班回来还得把衣服换一换才去看电影,现在大家穿着拖鞋就去电影院了。

13

▶有人说走上学术之路就不能畅快地读自己想读的书了,读书变成了一种功利性的阅读,您怎么看?有感觉到被学术生涯限制了阅读吗?

我没有这种感受,我自己看的书、做的研究都是我自己喜欢的,我觉得阅读总是能带来喜悦。

14

▶如果要对想要走上学术之路的年轻人说一点忠告,您最想说什么?

如果你觉得做学术要看的书都是功利性阅读的话,就千万不要走上学术之路。如果无法从阅读中获得愉悦,简直是一种残疾吧。

哲学家Peter Singer曾说,人生的意义就是让这个世界变好哪怕一点点,让不必要的伤害和痛苦少一点。这段话有着某种普世的、直击本质的力道,这便是善的力量。Remix教育【A Better World 系列访谈】将邀请一批跨界学者,他们都带着让世界变好一点点的信念,在学界和业界持续发光,进行着自己的学术研究和业界实践。无数盏灯点亮,终将照亮世界。

作者 | 沈靖舒

策划 | 沈靖舒

监制 | 王嘉琳

原标题:《专访毛尖:“如果觉得学术阅读是出于功利,别走这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