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路的味道

原创 袁念琪 上海人家AB面

这早已是约定俗成的事:人们一说起淮海路,就是指淮海中路;而且这个淮海中路,就是在卢湾境内的那2265米路段,绝不会跑到它在徐汇区的那一部分。

淮海路包括东路、中路和西路在内,全长4995米,从东头的人民路一直延伸到西面的凯旋路。这条路的形成也是自东而西的。开筑在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三年后向西越过今重庆中路边界。东段名为勃吕纳路。1901年,名西江路。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西江路、宝昌路统称宝昌路。

图说:淮海路的前身:1906年,西江路、宝昌路统称宝昌路。

宝昌(Paul Brunat)为法租界公董局总董。1915年,宝昌路更名霞飞路,霞飞为一法军将领。1943年,更名泰山路。在抗战胜利的1945年,更名林森路,以纪念原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在上海解放后的1950年改为现名,以纪念淮海战役的胜利。

淮海路在法租界。1848年,法国领事敏体尼向上海道台吴健彰提出租地,成在新道台麟桂。1849年4月6日(清道光二十九年三月十四日),双方签字换文并予告示。在这个被视为“上海法租界的出生证明,也是上海法租界的宪章”的文件里,最初的法租界是“上海北门外一处地:南至城河(今人民路),北至洋泾浜(今延安东路),西至关帝庙诸家桥(今西藏南路)。东至广东潮州会馆(今黄代路)沿河至洋泾浜东角”。法租界在之后1900年(清光绪二十五年)和1914年的第二、三次扩张,将淮海中路纳入其中。

夏尔·梅朋、让·傅立德合著、于1929年出版的《上海法租界史》中写道:“创建初期的寒伧的‘法国区’今天已经成为这个巨大的上海地区中心的一个繁华的市区,它有自己独立的生活,面积一千零十五万平方米,人口三十五万八千四百五十三人,街道总长九十二公里,公用事业并不比法国的大城市差,每年预算为三百八十一万六千五百六十一两,即六千三百三十五万五千法郎整。”到1930年,上海人口超过300万;其中法租界人口就占据了十分之一;而且多为富人和文化人。

图说:上海法租界。

当淮海路成为一条国内著名的商业街后,它就有个了人们耳熟能详的称谓——“东方的巴黎”。换言之,就有了股法兰西的味道。因这里是过去的法租界,并曾已“霞飞路”闻名遐迩。

其实不然。据1935年的统计,居住上海的俄国侨民人数是在沪22个主要国家中排位第二,有13061人,其中住公共租界3017人,而绝大部分住法租界,高达10044人。

我以为,淮海路没有法兰西味而是有着浮动着俄罗斯味,你叫它“东方的巴黎”,还不如称之为“东方的圣彼得堡”和“东方的涅瓦大街”来得更为贴切。

其一,淮海路商业街的形成也可谓是商气东来,犹如这条路的形成。因为那时法租界大马路(今金陵路)和英租界大马路(今南京路)的商业已比较成熟,先是蔓延到南京路与淮海路之间的八仙桥一带,然后登上淮海路。从东往西,淮海路上出现了洋服、绸布、药号、理发、食品、茶号和皮鞋店等。就在今嵩山路一段,就集中了设10家西服号。

图说:商业街像模像样。前方为今淮海中路、重庆南路路口。

最早来淮海路开店的是俄国在沪侨民,据上海和卢湾地方志记载,时间是在上个世纪的20年代。随后纷至沓来的有老外,也有华商。十年后,淮海路就发展成与南京路媲美的上海第二著名商业街了。在上个世纪的二十年代中期至三十年代初,俄国侨民在霞飞路(今淮海路)上开设了60余家商店,这些店多集中在于霞飞路马斯南路(今思南路)到亚尔培路(今陕西南路)之间。

图说:斯捷潘诺夫珠宝首饰店(原霞飞路800号)。

其二,俄国商人经营面广,店家众多,在不少行当是独占螯头。俄商在上海的发展经历了三次繁荣时期,即1904—1905日俄战争、1914年一战和1917年十月革命后。其经营项目基本涵盖三百六十行,到了上世纪的30年代,垄断了上海女子时装、高级照相馆、上等药房、美容院理发店、糖果店等,欧洲珠宝仅有2家他国商店。

图说:乔奇艺术照相馆(后为人民照相馆)。

图说:照相馆早已远去。

袁念琪摄

淮海路一带积聚了前苏联“十月革命”后逃出来的俄罗斯贵族、富豪等居住,与此配套的俄侨商店不仅有咖啡馆、照相馆、食品店、童装店、皮鞋店和酒吧,而且还有花店、乐器店、书报亭和化妆品店等。这些商店,主要集中在思南路到陕西南路段。仅在1926年至28年这两年里,就在淮海路开办小百货店近20家、服装店30家、食品10家以及大型糖果、药房、钟表首饰和理发店各5家。到30年代,上海俄国商会也移至当时的霞飞路779号。

图说:法租界最大的百货店百灵洋行(原霞飞路850号)。

其三、俄国名店,延续至今。到1948年,淮海路已有各种商店528家,其中出挑的是高档珠宝、服装、餐饮、酒吧和咖啡馆等。就是那小有名气的经营法国大菜的红房子,也不是出自法国人之手;创办者是意籍犹太商人,1935年开张时叫罗威饭店。

在淮海路名列上海滩和法租界前茅的有:契诃夫等人于1923年创设的、以洗烫衣物出名的“正章”;诞生之时,名叫正章机器洗染商店。上海第一家花园大餐厅、同时也是法租界最大的欧式餐厅特卡琴科兄弟咖啡餐厅。

图说:法租界最大欧式餐厅特卡琴科兄弟咖啡餐厅(原霞飞路643号)。

图说:远东著名老店特卡琴科糖果点心(原霞飞路640号)。

1926开到上海的、远东著名老店特卡琴科糖果点心店。法租界最大最好、俄商乔治·奥贾吉安创业于1940年,初名乔奇照相馆,现为特级的人民照相馆。巴拉诺夫斯基开的法租界最大的百货店百灵洋行。开张至今不改名姓的、塔博里斯卡娅的沪江理发店,现为上海特级。还有基尔科尔的信谊大药房、老大昌法兰西面包厂等。

图说:信谊大药房(原霞飞路601号)

就连大名鼎鼎的古今胸罩也是俄侨开创。发明胸罩是美国人,在淮海路做胸罩生意的不是美国人,而是俄国人。有个俄侨发现在上海有那么多老外没处可买胸罩,而上海本地人要追求时尚、与时俱进也不能如愿;就生发了做胸罩生意的念头。开设了一家现做现卖胸罩的小店,当时只有一开间的门面,两台缝纫机。上海解放后,俄国人走了。1956年公私合营把淮海路上的几家胸罩店集成了自产自销的古今胸罩专业店。

在我小时侯,古今没有这么大的地盘。原在淮海中路茂名南路转弯角上是家药房,在古今的左邻右舍还有理发店和服装店。到1992年,统统被古今盘了下来,扩充为4开间门面。店铺从淮海中路到淮海中路和茂名南路的拐角;成为上海古今内衣有限公司一个拳头品牌。

图说:今天的“古今”,扩张到茂名南路拐角。

难怪在七、八十年前,淮海路就被叫做“罗宋大马路”,这才是淮海路真正的味道。正如著名俄侨评论家波利希内尔在七十九年前所说:“有朝一日要编写俄侨历史时,霞飞路必将占有重要一席。”

袁念琪。1978年从农场考入大学,获法学士学位。1983年考入上海电视台,高级编辑(专业技术二级),上海长江韬奋奖获得者。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获全国报纸副刊作品年赛一等奖等,入选王蒙主编《中国最佳散文》和《中国新闻年鉴》。著有《上海品牌生活》、《上海门槛》、《上海姻缘》、《上海B面》和《零食当饭吃》等。

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

原标题:《淮海路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