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痛悼念|著名植物生态学家、北林大杰出校友张新时院士逝世

北京时间2020年9月25日

生态学界传来噩耗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植物生态学家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张新时

因病逝世,享年86岁

这位一生致力于中国生态环境建设

和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老人

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回首先生一生

八十余载的生命历程中

为生态学界留下了太多记忆

并将被永远铭记

张新时

1934年6月30日出生于河南开封,1955年毕业于北京林学院(现北京林业大学)森林系,1985年在美国康奈尔大学生态系统学系获博士学位,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是第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常委。

曾仼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所长、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中国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植物学会理事长等,曾获1988年和2011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06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多个奖项。

张新时院士是我国植物生态学领域的引领者之一,长期从事植被地理研究。他创建了数量植被生态学、全球变化生态学、草地生态学等基础理论和范式,以及1:100万植被图和数字化1:100万植被图。张新时院士是中国数量植被生态学和国际信息生态学的创始人,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植被数量生态学实验室,选拔和培养了一批杰出的学术带头人,创建了IGBP认可的全球15条全球变化陆地样带中的两条(中国东北样带和中国东部南北样带),实现了中国全球变化样带研究从无到有、由国内走向国际的重大跨越,为我国生态学的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出了重大贡献。

高中时期的张新时不仅酷爱文学,还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踏青行走活动。在“行万里路”中,他越来越热爱祖国的山川和植被。在他心目中,“大自然的绿色很美,森林很浪漫”。

1951年,张新时在毕业填报高考志愿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森林系。此后,他跋山涉水,风雨兼程,青丝渐成白发。在他心目中,森林始终浪漫美好。和当年不同的是,他的科研中又不断增加了草地、荒漠、高山植被。植被是他读不完的书,行不完的路,丢不掉的责任。

在《经济日报》2011年9月18日一篇名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植被生态学家张新时——林里林外皆功夫》的报道中,记录了张新时院士精彩的人生故事,让我们领略了他非凡的科学人生。

报道链接地址:

http://paper.ce.cn/jjrb/html/2011-09/18/content_168921.htm

张新时的“林外之见”

“我曾告诉学生,功夫在林外。学林业的人,不能只是‘就林论林’。自然界是很复杂的,我们要知道天上的事,比如气象;要懂得地下的事,比如地理地质;还要知道水里的事,比如要研究水土保持就要懂得水文知识。如果对交叉学科认识不够,基础打得不牢靠,研究就只能是点皮毛,搞出来的东西也一定是浅薄的。”

在科研中,张新时始终强调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的重要性。数学是定量研究的基础,也是张新时最为看重的“林外”功课之一。尽管大学时代的数学成绩还不错,他依然觉得不足,计算机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种遗憾。1979年,张新时到美国康奈尔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当时,计算机在美国刚刚兴起,张新时敏锐地意识到,计算机将是进行定量研究和数量分析的有力工具。于是,张新时开始刻苦学习计算机课程。

那时候,康奈尔大学的计算机教室只在每天黎明时分关闭两个小时,他就从早到晚一直泡在里面,常常熬整个通宵。年逾不惑的张新时凭借顽强的毅力过了计算机这一关,此后,计算机成为张新时最好的工具和帮手,也让他在“数字地球”时代走在了国内数量生态学研究的前沿。

1986年,张新时博士毕业回国,来到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开始从事数量生态学的研究。他率先进行植被—气候关系的数量分析研究,并在国内率先开展全球变化生态学的研究,其植被研究也率先进入数字时代。1995年,张新时担任中国植被图(1:1000000)项目负责人。在国土如此广阔、自然条件和植被如此复杂的国家编制百万分之一比例尺植被图,是一项浩大而艰辛的工程。如何让这份重要的地图更好地服务于科研和社会建设?张新时力排众议,决定同时出版建立在数字化成果基础上的印刷版和电子版。

2007年,历经10余年的呕心沥血之作《中国植被图》(1:1000000)出版,数字化地图的优势立时显现:读者可以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在电脑上进行任意的拼接、剪裁、加注记,还可以对图中各个要素进行检索、提取、数理统计、多元分析,或者用数学模型进行计算,重新生成各类图件。不仅如此,数字化地图还可以实时更新植被类型及其分布的空间等数据资料,这样就极大地扩展了植被图的功能。

中国植被图(1:1000000)是一套近10公斤重的“大部头”。这些内容变成电子版,一张光盘的容量就可以解决。印刷版的《中国植被图(1:1000000)》标价不菲,为方便学生使用,张新时将中国植被图的电子版象征性地定价为1元(仅对大学学生)。

野外考察苦中作乐

1955年,张新时从北京林学院(现北京林业大学)森林系毕业,被分配到新疆农学院工作。在新疆的23年间,他基本上是在野外考察和文献研究中度过的。

他说,“我喜欢在外面跑。搞植被研究不能靠在屋子里冥思苦想。野外实地考察是科学发现的源泉。”踏遍了新疆的山山水水之后,张新时发现“森林是不够搞的”,原因是新疆大部分地区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天然森林的覆盖还不到1%。在研究森林的同时,他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纷繁的高山植被、广阔的草地和荒漠。

野外植被考察多在人迹罕至之处,很多地方不通汽车,只能骑马或骑毛驴,或者徒手攀爬,遇到泥石流、塌方是常事。搞植被研究,需要采集大量的标本,还必须保证标本完好。张新时和同事们白天忙于考察,晚上也没法睡安稳觉,需要每晚给标本“翻身”,防止标本腐烂。如果碰上雨天,经常彻夜难眠。

那20多年间,张新时走遍了天山的东西南北,以及昆仑山和阿尔泰山。“野外考察难免有意外发生。苦是苦,但很有意思,看到新的东西,并且能找到和揭示出本质,就非常有意思、非常快乐了!”张新时这样描述野外考察的苦与乐。

乐从苦中来,乐从发现中来。1957年,张新时参加了中国科学院组织的新疆综合科学考察,同行的还有来自前苏联的专家,他的植物生态学从此起步,俄语水平也迅速提高。经过一个夏天的考察,张新时已经可以临时充当考察队的俄语翻译了。熟练的俄语给张新时打开了宽阔的视野——当时关于新疆植被和自然环境方面的资料,大多来自俄语文献。根据这次科考的成果,张新时在1959年发表了第一篇学术论文,论述了天山森林的地理分布规律。

在此之后,天山科考、青藏高原科考……数不胜数的科学考察,张新时乐在其中,不断产生新的科学发现。

野外植被考察多在人迹罕至之处。

(刊于2011年9月18日《经济日报》)

张新时说,野外考察苦是苦,但很有意思。

(刊于2011年9月18日《经济日报》)

为了这份沉甸甸的责任

在60年的科学生涯中,张新时几乎踏遍了我国主要的林区和牧区。足迹所至,不乏大自然鬼斧神工般绝美,这样的美令他心旷神怡。在张新时的记忆中,野果林是“人间仙境、绝美之处”。“野苹果一般在5月初开始放花,花开时漫山粉雪香海”,“群落的外貌十分美丽,在天山苹果淡绿色球形树丛的背景上,高耸起山杨挺拔的青白色树干支撑着圆叶闪烁的树冠,间以几株墨绿色的尖塔形云杉,构成稀疏的上林层。”在张新时的论文中,有着充满诗意的文字。

保护植被是张新时须臾不忘的责任。

(刊于2011年9月18日《经济日报》)

足迹所至,也有被破坏的自然环境。如何以科学的方法保护脆弱的生态,成为张新时的责任所在。为了这份沉甸甸的责任,他直抒胸臆,撰写文章,不畏批评和质疑。为了这份沉甸甸的责任,他奔走呼吁,甚至与同行和朋友在会议上公开辩论、交锋。

无论是频繁的野外考察,还是对科学问题的深入思考,张新时都得到了妻子慈龙骏的理解和支持。

张新时的妻子慈龙骏对他的工作给予了很多理解与支持。

(刊于2011年9月18日《经济日报》)

妻子慈龙骏在北京林学院毕业后,放弃了留苏或留在北京工作的机会,到新疆与他会合。他们在新疆安家。慈龙骏的研究专业是荒漠治理,不仅与张新时有许多共同语言,更给予了张新时无私的支持。一次,慈龙骏因重病住院,张新时要去西藏科考,慈龙骏忍痛鼓励犹豫难舍的张新时按时出行。慈龙骏走遍了新疆风沙最严重的40多个县、100多个乡,获得了一系列成果。

对于妻子的坚韧,张新时心生佩服:“她到美国康奈尔大学读博士时都45岁了,还有两个上学的孩子需要她照顾。她很有毅力,非常勤奋。她的主要课程考试成绩都是A。”为了通过严格的论文答辩,慈龙骏几乎不眠不休,26天都没有上床休息。经过多年艰苦的工作,慈龙骏成为我国著名的荒漠化防治专家。她领导的研究小组在新疆创建了以“窄林带、小网格”为核心,灌草带、防沙林带与护田林网“三位一体”的防护林体系。采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专家系统创建的沙地土地利用分类与荒漠化评价系统,通过建立“三圈”模式,完善了防治荒漠化工程的理论与技术体系。

情牵母校,关心母校建设和发展

1955年毕业于北京林学院(现北京林业大学)森林系,张新时院士对母校有着深厚的感情,十分关心母校的建设和发展。

他曾出席北京林业大学建校60周年庆祝大会,参加学校学术交流活动等。

北京林业大学校友会的工作人员还记得,11年前——2009年的4月,校友会在学校林场组织了一场“校友鹫峰踏青活动”。在满山盛开的鲜花映衬下,新老校友同聚鹫峰,同学见面分外亲切。

在众多的校友中间,有两位精神矍烁的老人。他们就是张新时院士和夫人慈龙骏。两位校友一同前来参加此次活动,并在留言板上写下美好的祝福:祝愿北林永葆青春。

前排右二、右一为张新时夫妇。

刊于2009年4月23日北京林业大学绿色新闻网

沉痛悼念 哀思切切

闻知张新时院士逝世的消息后,北京林业大学师生校友们纷纷撰写追思文字,以悼念、以缅怀、以致敬。在此摘录,以寄哀情:

《植物生态学报》主编、我校校友方精云院士在9月26日撰写的《追忆张新时先生》微信文章中深情追忆道:

最初感觉张先生是一位严肃谨慎、少言寡语、给人威严感的长者,但见面次数多了,慢慢地我发现他其实是一位慈祥和蔼、不拘小节、热心随和、乐于助人的性情中人。

……

仔细回味,我们一路走来,一直延续着张先生的学术思想和他所指引的学术方向。可以说,是张先生为我们绘制了学术发展的路线图。就我个人来说,几十年来,在自己的学术之路上,栉风沐雨,砥砺前行,每一次的进步和收获都得益于张先生的谆谆教诲、鼓励和指引。在我内心里,张先生是我最敬重、最具有独立思想和创新精神的生态学家,是一位纯真睿智、独具人格魅力的学者,是值得我一辈子学习的榜样!

张先生走了,走得那么匆忙。据说,在他弥留之际,没有留下一句话,但我想,他最希望的就是他钟爱一生、奋斗一生的生态学事业能得到延续和发展,就是他割舍不下、千疮百孔的我国茫茫草原能得到修复和保护,就是我们这些后辈们要努力拼搏,为中国和世界生态学的发展做出应有贡献。我们后辈唯有踏实勤奋工作,才是对张先生最好的缅怀和纪念。

2006年张新时在新疆考察防护林带时在古榆树下与方精云合影

2006年张新时在新疆野果林考察

《追忆张新时先生》原文链接:

师生校友们在微信公众号及朋友圈留言

表达对先生的沉痛悼念

沉痛悼念

并深切缅怀张新时院士!

先生千古!

-bjfu1952-

北京林业大学党委宣传部新媒体中心

北京林业大学新媒体联盟

特别鸣谢 | 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校友会、档案馆

内容来源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微信公众号、《经济日报》、“植物生态学报”微信公众号、“萃英风华”微信公众号

整理统筹 | 张薇 高霞

原标题:《沉痛悼念|著名植物生态学家、北林大杰出校友张新时院士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