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阿戴,就没有我们村的今天。以前村里没人唱歌,这几年大大小小的孩子都能唱上几首了。”浙江遂昌黄泥岭村里的老少总喜欢把“阿戴”挂在嘴边。
10年不长,能让黄泥岭这个寂静落后的小山村变成海内外知名的音乐村;10年不短,小山村里的10多个孩子已如愿考取了自己向往的音乐院校;10年不长不短,慕名而来的音乐人,在黄泥岭村用音符雕琢绿水青山,用爱心谱写山城大爱……10年间,阿戴和他的躬耕书院有着讲不完的故事——
一只土鸡把阿戴留在了遂昌
“山也清,水也清,人在山阴道上行,春云处处生。”400多年前,明万历二十一年至二十六年(1593年—1598年),明代著名文学家、戏剧家汤显祖在遂昌任知县的5年间,勤政惠民,口碑载道,创作的传世名著《牡丹亭》更是家喻户晓。汤显祖笔下的遂昌,如今依旧是望山见水。良好的生态禀赋,让这座山城成了令人神往的“诗意花园”。
阿戴,即戴建军,浙江杭州人。一个偶然的机会,在杭州从事餐饮生意的他来到遂昌。这里吸引他的不只是汤显祖和绿水青山,还有远近闻名的“土鸡村”——湖山乡黄泥岭村。
湖山乡黄泥岭村
黄泥岭村紧邻湖山乡乌溪江水库,三面环水,不通公路,进出只能靠摆渡船往返,每趟需要20分钟左右。这一湖碧水阻隔了外界的喧闹,当地村民依然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
“好食材才有好味道。我那时做原生态餐饮,来遂昌的初衷是想找正宗土鸡食材。当时,这个村的土鸡被拿回杭州,经厨师加工,香味扑鼻。尝一口,味道真是鲜美,食客赞不绝口。我一下子有了在黄泥岭做一个原生态耕作基地的想法。”戴建军说,他与遂昌、与黄泥岭村、与孩子们结缘的旅程就是如此开启的。
耕作之余,戴建军想为这里的山里娃做点事情。2012年,躬耕书院成立。2013年,戴建军邀请指挥家陈琳、古琴演奏家陈雷激来这里品尝土鸡。餐桌上,大家不谋而合,决定试着教这些大山里的孩子学音乐。
躬耕书院
于是,一个以丰富当地文化、培养选拔音乐人才为目标,由一批热心公益的一流音乐专业教师及其他名校教师执教,以音乐课为基础,进行器乐、声乐、舞台艺术、琴棋书画、传统文化等专业方向人才培养的公益教育项目——躬耕书院“音乐筑梦班”正式组建了。
阿戴(左二)和“音乐筑梦班”学员 徐继宏 摄
著名作曲家陈其钢来了。第一次遂昌散心之旅,陈其钢便被这里的人文山水拴住了身心,从此每年大部分时间隐居在躬耕书院。2015年,“陈其钢音乐工作坊”在这个小山村安家落户,随后,音乐大咖纷至沓来。小提琴演奏家何为和大提琴演奏家涂强来了,他们发起了公益性的国际音乐夏令营;二胡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于红梅来了,与躬耕书院、遂昌县文化馆共同签署了公益教育协议……
歌手常石磊也是躬耕书院的常客。一有空,他就会来到书院与孩子们在大山里一起唱歌。他说:“音乐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情感最直接、最唯美的方式。我要把音乐的种子播撒在山里孩子的心里,让他们得到幸福和快乐。”
青年指挥家、中央音乐学院教师赖嘉静是“音乐筑梦班”创始人之一,也是陈琳的学生。从2013年开始,她就来到“音乐筑梦班”当志愿老师,每逢假期,赖嘉静都会从北京赶到遂昌。“我算了一下,每年待在遂昌的时间超过50天,比在我湖南老家待的时间还长。”赖嘉静说。
音乐老师们在躬耕书院前合影
“音乐筑梦班”改变山里娃命运
“音乐筑梦班”的招生条件还是挺苛刻的。每年5月,“音乐筑梦班”面向遂昌招收小学二年级至四年级、有一定音乐天赋的孩子,人数控制在40人以内,上课时间一般安排在小长假和寒暑假。负责教学工作的朱引锋介绍,教学完全是公益性的,孩子们来上课分文不取、食宿全包,有时还专门雇车接送孩子。
参加了“音乐筑梦班”,孩子们更加开心和自信了。 徐继宏 摄
曾佳慧是躬耕书院首期夏令营的参与者。那次夏令营,总共来了十几个晒得黑黝黝的孩子,他们半天不说一句话,更不用说有什么音乐素养了。当时13岁的曾佳慧,就站在他们中间。对这些山里的孩子来说,命运的选项可能并不多。如果当时没有走上音乐之路,曾佳慧应该会上一所普通的学校,或者直接外出打工补贴家用。
曾佳慧第一次聆听陈雷激的古琴弹奏时,就为之着迷,下决心学习古琴。一次课后,陈雷激让大家自己练琴,一直到晚上八九点钟,曾佳慧还在练习。短短几天时间的学习,曾佳慧右手弹奏技法已有模有样。
曾佳慧知道学习机会来之不易,她很用心,也很争气。苦练一年后,第二年她就通过了全国校考。戴建军和陈琳共同出资,帮助曾佳慧到中央音乐学院附属中学试读,直到考上中央音乐学院古琴专业。
就这样,曾佳慧成了村里走出的第一个艺术类大学生。2019中国遂昌汤公音乐节的源缘圆《琴遇红星坪》专题音乐会上,曾佳慧第一个上场,舞台上的她自信从容、挥洒自如,观众已经很难将其与数年前那个零音乐基础的山妹子联系在一起了。
如今,每年寒暑假曾佳慧都会回遂昌,为躬耕书院里的学弟学妹们上一堂课。她说,自己现在做的事情,就跟当年陈雷激、陈琳为她做的一样。她想尽自己的微薄之力,把“音乐筑梦班”的梦想延续下去。
至今已有200多个山里娃接受培训,孩子们的节目多次登上了省、市和国家级舞台,在杭州大剧院、杭州孔庙、苏州太湖大学堂、丽水大剧院、莲城剧场参加过演出。“音乐筑梦班”的这群孩子,乘着音乐的翅膀,用最纯净的歌声托载着最质朴的情感与梦想,飞出大山,飞向外面的世界。
孩子们参加演出
让人们听见美丽乡村的未来
“2019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晚会上,来自“音乐筑梦班”的孩子们用山泉般的歌声唱响了开场节目。此次开幕式晚会共有来自世界各地的17支演出团队参与,而“音乐筑梦班”团队是唯一受邀的非专业团队。
孩子们参加北京世园会演出 许艳 摄
“接到邀请函的时候我们非常兴奋,学员和家长也很激动。为了孩子们的演出,陈其钢老师还专门提取遂昌的风土人情创作了朗诵词。”阿戴说,这是向世界宣介遂昌的绝佳机会,大家都非常珍惜。从收到邀请函开始排练到在北京进行第一次录音,再到演出现场彩排、联排,孩子们用了近3个月的时间,苦苦排练了上百次。
说到这次演出,“音乐筑梦班”学生罗奕涵的母亲许艳记忆犹新。当时,北京还是春寒料峭,每晚的节目联排几乎都是在8点后开始,最晚的时候甚至是深夜11点半才开始。“室外温度只有五六摄氏度,孩子们带装穿着单薄的演出服排练,自始至终都没有人放弃。”许艳认为,孩子得到的远远不只是站上舞台的机会,还有对“锋从磨砺出、香自苦寒来”的切身体会,更有一份敢于面对世界、拥抱世界的胸怀。这些经历能够让孩子们懂得感恩、懂得珍惜、懂得心怀梦想,并且为了梦想不懈努力。
“春溪闻鸟声,小鱼石下游。晨暮读书琅,日久有神交……”今年 8月15日,恰逢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两山”理念15周年。在遂昌汤显祖大剧院,躬耕书院的孩子们和来自中国戏曲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的编剧、作曲、导演、制作人、演员指导及声乐指导老师等共同制作、创排的儿童音乐戏剧《不要留我一个人在角落》成功首演。“音乐筑梦班”的孩子们用空灵悦耳的乐声,唱响了一曲曲梦想赞歌,让人们仿佛听见了美丽乡村的未来。
孩子们参加汤公音乐节演出(上图),音乐剧《不要把我一个人留在角落》(下图)。 徐继宏摄
“这部音乐剧的原型就是筑梦班的孩子,他们每人心中都有一个梦——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学好本领就能脱贫致富。孩子们练得刻苦、演得生动。”青年作曲家李玥锦在与孩子们的相处中,深深地被他们的质朴和纯真所打动。在遂昌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郭根松看来,这部原创儿童音乐戏剧的成功首演,是全国乃至世界了解遂昌的重要窗口,也是遂昌践行“两山”理念、筑牢文化自信的成功实践。
记者手记
采访中,阿戴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只要孩子们开心,我比他们还开心。”这些年,他把在城里赚来的钱都补贴到了孩子们身上,他认为很值得。
小村大师,小城大爱。通过阿戴与躬耕书院,遂昌的原生态土鸡“走”了出去,给人们带去了舌尖上的幸福味道,音乐大咖们则“走”了进来,帮一个个山里娃开启了音乐梦想的大门。
随着音乐文化的氛围越来越浓厚,在海内外音乐家牵线搭桥下,遂昌先后与中央音乐学院、天津茱莉亚音乐学院、苏州乐器厂等各大音乐院校及相关单位达成交流合作,不断扩大音乐公益教育覆盖面,合力打造遂昌音乐公益教育高地。与此同时,遂昌还依托绿水青山的生态底色,借助汤显祖—莎士比亚文化交流、汤显祖文化节、汤公音乐节等大型文化活动,带动了县域旅游经济的发展。
黄泥岭的“音乐筑梦”实践是新时代城乡互动的一种新模式,是绿水青山向着金山银山转化的一个新路径。乡村振兴需要阿戴这样的实业家,也需要陈其钢这样的艺术家,他们的所作所为值得点赞。
(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由躬耕书院提供。)
记者:徐继宏
责编:李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