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年轻的美院院长是咱潍坊人!

艺术,当为时代和人民发声

——访中国美术学院院长高世名先生

高世名近照。记者许文海摄

高世名,1976年8月生,山东潍坊人,2013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5年8月参加工作,研究生学历,文学博士,教授。2015年10月任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2020年7月任中国美术学院院长。2020年8月当选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主席。曾任第34届世界艺术史大会(CIHA)中国主席团成员、上海双年展学术委员、亚洲艺术文献库(Asia Art Archive)学术委员、Journal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 Culture Studies国际编委、《新美术》编委等。于国内首创跨媒体艺术专业,率先建立艺术策划人才培养的学院系统,培养了我国第一批艺术策展领域的硕博士。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浙江省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多次获得国家研究生教学成果奖、亚洲当代艺术贡献奖等重要专业奖项。

高世名提出“无墙的学院”等办学理想,先后创立跨媒体艺术学院、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中国艺术教育研究院、创新设计学院等学术机构和教学单位,优化了中国艺术的教育模式。此外,高世名还长期从事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艺术教育及策展实践,先后策划上海双年展、广州三年展等国际性艺术大展10余项,组织大型学术会议40余项,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发表学术文章50余篇,出版《镜子与面具》《行动的书》《一切致命的事物都难以言说》等多部专著,编辑出版《国美之路大典》(43册)、“亚非拉现代思想文丛”、“跨媒体艺术丛书”等学术书籍30余种。

东晋陶渊明《拟古九首·其二》诗云:“生有高世名,既没传无穷。不学狂驰子,直在百年中。”此诗表达了田园诗人对高尚节义之士的敬仰之情。近日记者专访的高世名,非“五柳先生”笔下摒弃名利、隐逸乡野的节义之士,而是当代一位矢志不渝致力高等艺术教育创新并取得卓著成效的教育学家。他就是潍坊人、现任中国美术学院院长高世名先生。

当打之年:“最年轻”院长的使命担当

2020年7月,我国有着92年历史的老牌“国字号”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换帅”,迎来了一位史上“最年轻”的潍坊籍院长。

7月29日上午,中国美术学院召开学校教师干部大会,宣布浙江省委关于院领导班子调整的决定,原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高世名任院长,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油画学会主席、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许江不再担任中国美术学院院长。8月17日至18日,浙江省美术家协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在杭州召开,高世名当选为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其时,生于1976年的高世名刚满44岁。

高世名(左)与许江参加浙江省美术家协会第九次代表大会。

高世名发言。

我国高等艺术教育界有“九大”美院之说,分别为: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经记者询证,除中国美术学院外,其他“八大”美术学院的院长都是造诣深厚、德高望重的业界翘楚,整体平均年龄正好60岁。而中国美术学院新任院长高世名相比之下年龄整整差了16岁。

中国美术学院始建于1928年,是我国第一所国立高等艺术学府,也是唯一一所历史没有中断的老牌美术学院。历史上,其学校名称几经变迁,从最初创立的国立艺术院、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国立艺术专科学校、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独立建制、独立办学),直到浙江美术学院;1993年,经原主管部委文化部批准,由浙江美术学院更名为中国美术学院。历任院长分别为林风眠、滕固、吕凤子、陈之佛、潘天寿、汪日章、刘开渠、莫朴、肖峰、潘公凯、许江。

与诸多德高望重的前辈相比,正值当打之年的高世名,如何担纲起一所“国字号”美术学院改革进取、创新发展的历史重任?对此,高世名胸怀坚毅,内心笃定:“我们国家和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艺术教育工作者都要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社会,以明德引领风尚,肩负起历史所赋予的光荣使命。在今天,‘引导心灵转向,推动社会创新’,这是我所理解的一所高等艺术学院的使命,也是我作为一名艺术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和担当!”

年轻,并不意味着使命感、责任心和创新力的削减。相反,回顾高世名艺术成长的道路和经历,让人感受到的恰是年轻力量的澎湃与改变。高世名年少成名,17岁时,高二的他首次试考就拿到中国美术学院专业课成绩第一名;硕博阶段,中国美术学院没有他想选择的专业,于是他自编了专业方向,并成功赢得学校及老师的认可;27岁时,作为策展人的他力邀众多世界级的学术大咖,成功策划多次富有影响力的大型跨国展览和国际学术论坛;34岁时,他创办了我国第一所当代艺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39岁时,就任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被称为浙江省教育系统最年轻的副院长……如今就任中国美术学院院长,其年龄也刚满44岁,正是年富力强的当打之年。

对于年龄这一敏感问题,高世名自有他的理解:“中国美术学院自1928年由蔡元培先生创立到现在,是唯一一所历史没有中断的老牌美术学院,从严格意义上来讲,中国美术学院史上最年轻的院长应该是林风眠先生,他就任北京国立艺专校长时才26岁,就任杭州国立艺专的校长时是28岁。而且,我也不是惟一非艺术专业出身的院长,中国美术学院第二任院长滕固先生就是知名艺术理论家!”

中国美术学院校园景观。

时光荏苒,中国美术学院自创立至今,已经走过92年的风雨历程。新文化时期,它高举“为艺术战”的旗帜;新中国时期,它塑造育人的摇篮;改革开放新时期,它是勇于改革的先锋。2006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听取了中国美术学院的发展规划,为学院擘划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蓝图。至今,中国美术学院已经成为国家一流学科建设单位,各方面走在全国艺术类院校前列。

实质上,中国美术学院从最初的国立艺术院创建伊始,其办学的态度和思想就十分开放,年轻的领导者们都希望通过艺术运动来唤醒民族的意义,相信艺术能够改变社会、改变世界。92年的发展史上,这一办学的态度和思想从未更改。如今,“最年轻”院长高世名的就任,似乎又是一个最好的例证。

中国美术学院校园景观。

少年意气:“泡吧”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自古以来,我国知识分子就怀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使命感责任心。一个人穷尽一生,无论成就有多大,其少年时代世界观的开启尤为重要。高世名向记者追忆了自己的少年时代。

时光回溯到三十年前,高世名还是一个对未来充满未知的懵懂少年。与其他同龄人所不同的是,高世名有着大量的时间到图书馆里“泡吧”。当年,幸运的他有着博学开明的父母,父亲在大学里教授物理,母亲则是小学语文老师,两人都是山东省的优秀教师,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根本没有时间管他。高世名每天小心翼翼躲开投身讲台的父母和备战高考的哥哥,钻进图书馆里一泡就是一整天。在这个充实的小家庭里,一家四口互不干涉,各自忙碌着自己的人生。

“我们那个时候,事情自己打理得比较清楚,心里有什么想法也都是瞒着父母,不像现在的学生都是被父母安排。一个年轻人,他的自我的开启非常重要,而我的运气就比较好,当时有相当多的时间泡在图书馆里,通过自由的阅读,逐渐建立起相对独立的心灵世界,有了看世界的独特眼光,以及自己的表达方式……”回忆起自己的青春时代,高世名的神情里带着惬意。

“高二的时候,我第一次读到存在主义和荒诞派小说,包括未来主义的戏剧,也是不可思议,感觉整个自己打开了一扇大门,就像发现了一个世界的秘密一样,从此之后就觉得跟其他同学的追求和思考方式不一样了,朦朦胧胧觉得要搞艺术,自己今生就要走这一条道路!”对于少年时代的高世名来说,世界就在眼前这书海里,伸手的瞬间抓住的是命运的礼物,人生的道路在他眼前渐渐明晰起来。

1991年,高世名就读于潍坊一中。但翻开高世名的简历,会发现奇怪的一项:他在潍坊一中的学习经历只有高一和高二年级,没有高三阶段。因为1993年高二时,年仅17岁的高世名跳过高三,与哥哥一起参加了全国艺术类高考,并且以当年专业课第一名的成绩被中国美术学院顺利录取。

上了大学,高世名依然意气风发,校园生活可以算得上丰富多彩。课上,他带领同学向任课老师连发19问,现场“踢馆”,让老师头痛不已;课外,他继续保持少年时养成的习惯,一头钻进大学的图书馆里继续“泡吧”,博览群书,广泛涉猎,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等头痛的老师们熬到这届学生要毕业了,高世名又做出了史无前例的举动。他的硕士研究的是艺术史与艺术批评,当时中国美术学院是没有这个专业方向的,但是高世名自己编了这个专业方向。博士阶段的时候,他写了艺术史与思想史,学院也是没有这个专业方向的,全靠他去大学图书馆里“泡吧”,自己找课学习研究。

“我研究生阶段的许多课程是在浙江大学修的。当时的浙江大学有两个校区,我在玉泉校区学西学,在老杭大校区学国学,国美和浙大两所高校根本没有学分互认,但是当时的我竟然让浙大的老先生们给我的论文写了评语、打了分,之后还让学院的教务处认可了这个分数,学院至今惟此一例!”回忆起这段往事,高世名的语气中带着些许自豪。

2015年,高世名眼镜度数升到了950度,也是在那一年,39岁的他就任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被称为浙江省教育系统最年轻的副院长。

工作室中的高世名。记者许文海摄

心灵殿堂:打造“无墙的学院”

过去二十年,教育之变翻天覆地。对艺术教育而言,教与学、知识的生产与传播、艺术本身都在被重新定义。随着当代艺术的迭代,艺术教育的方式和意义也转化出新的内涵,社会现场日益多元化,艺术教育也就不仅止于技艺的传授、观念的交流,更意味着传播情境的展开、公共性的构建以及艺术社群的生产。尤其是最近几年,随着时代环境变化以及互联网络普及,经济、社会、文化、教育、传媒等也都发生巨变,似乎每一个行业、每一个领域、甚至每一个人都面临着不同的危机和挑战。

高世名提出“无墙的学院”的办学理想,倡导校内、校外双向打通,全球、本土双轮驱动,以乡土为学院,深扎中国大地,探索中国高等艺术教育自主发展之路。

其实,十年前在策划上海双年展的时候,高世名就已经敏锐感觉到了“教育的危机”以及“人的危机”,比如多元文化主义的泛化、艺术史坐标失效、学院精神沦丧、喧嚣的艺术市场、艺术批评的社会媒体化、政治正确和抽象正义、各类大展的疲惫……当代艺术沉窠暮暮,艺术教育危机重重。2018年4月份,是中国美术学院的90周年校庆,高世名组织过一个论坛,就叫“学院的危机与人的危机”,当时邀请了50多位国外的美术学院的院长来参加。

中国美术学院校园景观。

中国美术学院历史悠久,是中国最早的现代意义上的高等学府。本质而言,其创办者蔡元培先生对这所学院的期许比想象的要大。1928年的开学仪式上,他说:“这所国立艺术院,是一群有志于为人类而创造的艺术家、老师们汇集的场所。”第二任校长滕固是严格意义上的中国第一位现代艺术史家,1938年他给国立艺专立下校训“博约弘毅”:“立身行己,贵乎博约;开物成务,期以弘毅”,把艺术创造和艺术教育之间的关系讲得非常清楚。所以,这个学府历来都是“民族复兴的策源地”,院长们身上也都有若干共同特点:一是除了专业,都有诗性文心;二是艺术主张的背后,都有着博大的文明史观;三是平视中西,绝不迂腐狭隘。

当下,所有人都在切身参与极具颠覆性的技术认知变革,所有人都在共同见证一个哲学、艺术、技术全面重构的时代。“在今天,一张杰出的画的影响力跟手机怎么比?课堂上面所有的知识点,网络上都很容易查到,老师需不需要继续站在讲台上教,学生们又应该怎么学?如何寻找学院创新的基因与动力,在未来的竞争中赢得先机?……”高世名也经常陷入深思。

面对这一切巨变,44岁的新院长高世名应该如何带领一所92岁的高等艺术院校迈向新未来?“引导心灵转向,推动社会创新”,成为高世名艺术教育实践的目标和方向指引。多年的落地实践与多维研究,使高世名得以抓住学院的根本---“教”与“学”。他表示,从“教”的方面说,艺术学院奉行之教育,在于引导心灵转向,培养共同关切,点拨经验,更新知见,涵养胸襟,锻造品格。“学院教育之宗旨,在于引导学生在怀疑和自省中发现自身,确立起心灵内在的战场与殿堂。因为内心有战场,所以有批判,有反思;由于心中有殿堂,所以有敬畏,有冀望。批判、反思,敬畏、冀望,我们在如此的纠结与反复中不断前行。”

纵观高世名自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学院院长至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再至院长这一路,其策划、主创和牵引的诸多活动与项目,最大的特质在于坚守传统之上的创新求变。比如,“无墙的学院”的办学理想,强调愿景生产,创新设计学院的设立,之江国际青年艺术周对毕业季的迭代,等等。

中国美术学院校园景观。

为中国美术学院在良渚建立一座新校区,作为探索教育新模式、新机制的实验园,是近年来高世名肩扛的一项重要工作。去年,中国美术学院创新设计学院在良渚建成。良渚位于浙江杭州市区西北,2019年7月6日在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良渚古城遗址成功申遗,获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自此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总数已达55处,位居世界第一。

“良渚文化作为长江下游地区的远古文明,是中华文明5000年的起点,在那里开辟一个新的校区,我们需要的是大画面的创新思考。这个校区最重要的学院叫创新设计学院,史无前例地招收了一批非艺术类理科生,文化课最好的到700多分,理科生、艺考生,画画的和不画画的在一起,共同学习创新设计!”高世名有些兴奋地分享着创新经验。

中国美术学院创新设计学院的第一个小学期被称作“玩吧”,所有的“教”与“学”都是以玩的方式,聚焦“游戏”与“科幻”这两个课题,进行艺术创作和设计实验。混合理科生和艺术生的15个小组,以双流村作为创作现场和中心舞台,面向民众准备一场“游戏”与“科幻”主题的艺术派对。

“一个月的时间里,这批新生所做的3D动画,影片,动力装置,以及设计的游戏,完全超乎我们的想象,这此作品的深度令人震惊,值得我们深入反思,可以说学院严重地低估了学生的创造能力,而我们今天的常态化教学又是多么迫切地需要改革和创新!”高世名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以后这样的事情要年年做,要融入到创新设计学院的常态化教学,以此把一群最有思想浓度的,以及最有整体性的泛创造人群汇聚起来,充分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希望美院的每一位同学都能在短短的四、五年时间里建立起体察社会、感悟世界的独特方式,在此基础上进行艺术创新创造,打造自己的小世界,一旦这些小世界跟社交网络彼此连接联通起来,就是一个大世界!对于科学和艺术,福楼拜有一句话说的很好:‘科学和艺术在山脚下分手,在山顶上相会!’”

对高世名来说,关于“山顶相会”的探索,并不只是一次心血来潮的尝试,其实早在2010年,他就已经创办了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开启了跨学科融合的创新实践,利用互联网环境里面产生的新的技术和媒介进行创作。

2019年9月,中国美术学院与台湾艺术大学联合举办了“丛生---首届两岸艺术院校优秀毕业作品联展”,共邀请了包括两岸17所高校的200件优秀作品参与。高世名对于这次展览的效果十分满意:“题目叫‘丛生’---两人一起走,这个展览不按照学院来分,而是打乱了所有的媒介,设计、综合艺术、媒体艺术和绘画等全部穿插在一起,让它们彼此在每一个区域里面跟其他的作品之间发生关系,给观众带来十分震撼的视觉效果,那个大视野、大画面的思考和创新是最关键的,能够真正鼓荡起中国年轻人面对无穷的未来去探索的勇气!”

在中国美术学院92年的风雨历程中,曾经十迁其址,五易其名,岁月流转,人事更迭,历经风雨,而其精神不灭,薪火传承。在高世名看来,正是凭籍了这种基于“批判、反思、敬畏、冀望”的反复,以及基于传统之上的不断创新和创造,探索和前行。

中国美术学院校园景观。

新世纪以来,中国美术学院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以“大学望境”的山水家园、一流的视觉艺术学科群,培养具有“哲匠精神”的“四通人才”,即品学通、艺理通、古今通、中外通,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办学成就: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浙江省首批“重点建设高校”;在最新一轮全国学科评估中取得美术学、设计学“双A+”的骄人成绩;在教育部“双万”建设中,“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均居全国艺术类院校之首……它始终探索和建构着中国艺术教育的自主之路,为世界的当代艺术教育提供中国方案并保有鲜明的“国美”模式。

“最近的这2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又一次加速期,在今天,必须要朝向新领域,打开一扇窗口。我们学院已经跟四、五十个地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深度地参与到地方发展和社会创新里面去。新时代是个大时代,艺术家在工作室里的双手要跟真实社会中的生产,能够真正地连接在一起,科学和艺术之间的对话也好,融合也好,我们共同要参与到一个新的大时代里面去!”高世名表示。

1938年,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校长林风眠在沅陵写下对学生的临别赠言。

“为艺术战”:为时代和人民发声

1938年,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校长林风眠在沅陵写下对学生的临别赠言——“为艺术战”,希冀学生危难之时不忘初心,以艺术救亡,不仅救国家、救社会,更要救民族、救人心。高世名认为,“为艺术战”是一种姿态,更是一种信仰,艺术教育工作者必须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树立起深沉的家国情怀和命运与共的人类情怀,然后才能创造出不负时代、无愧人民和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精品力作。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我国蔓延。庚子大疫,寰宇震荡,举世皆悲。这次疫情是全民性的,也是全球性的,让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了切肤之痛。数千万学生寓居在家,各大院校纷纷开展网络线上教学。5月16日,中国美术学院全面返校复课的第二周,在线上线下同步推出“众志赞歌——致敬抗疫英雄暨中国美术学院线上教学汇报展”,以200余件主题创作、30门线上专业课程、1000余件居家写生,向社会汇报抗疫期间的教学成果。史无前例的疫情,锤炼了史无前例的人性关怀,塑造了史无前例的人生大课。展览开幕至今,先后迎来了李兰娟等数百位援鄂医疗队医护工作者以及浙江省几十个部门的专场参观。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高世名感慨地说,在疫情肆虐的几个月间,中国美术学院万名师生以网络为课堂,为人生而艺术,通过线上教学、远程交互,打响线上教学的“国美战役”,开启了一场深化艺术教育内涵的改革,内容包括系统梳理和打通人文与专业“两个通识”、深入拓展“写生”观念、重新理解“现实生活”、磨砺推进“主题创作”以及打造一流“国际网课”等。疫情期间的线上教学,让许多教学观念、创作意识发生改变,复学后学院的画室也经历着一种深刻的改变---正在发展成为一个课堂内外打通、线上线下协同的多维现场,一个艺术实验和社会感知交织互动的创生之地。

在今年各大美术院校纷纷将线下毕业展移至线上后,中国美术学院仍然坚持初衷,成为今年惟一推出线下毕业展览的美术院校。今年“中国美术学院2020毕业季”与“浙江音乐学院2020毕业演出”共同组成第二届之江国际青年艺术周,主题为“共同生活”。

高世名表示,2020年人类正处于全球性的多重危机之中,尽管这个时代有着无与伦比的科技成就,世人却从未有过如此普遍的孤独、困惑与迷茫。这不只是因为疫情隔离中的以邻为壑,更是因为网络时代的彼此隔绝与疏远。“‘共同生活’是身处社会的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面对的议题,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我们更加体会到了共同生活的力量。‘共同生活’,是一群人无所畏惧地在一起,是万物共生,属类平等,感天地,敬苍生,察鸟兽之友爱,晓自然之法则,在共通性与共同性中,不逾矩地发展与生活!”

第二届之江国际青年艺术周,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处大疫之年,中国美术学院的青年学子秉承“大义在胸、大爱在心、大责在肩”的精神担当,用画笔投身这场全民战疫,以水彩、素描、国画、油画、版画、设计、戏剧、影视短片等不同艺术形式,表现抗疫英雄,将抗疫一线的动人故事转化为生动的创作素材,用鲜活的作品为时代立传,用艺术创作铭刻中华民族共同的记忆。

“艺术教育的核心是引导学生通过艺术确立起自我和世界的关系。这就需要我们学会用画笔去‘兴、观、群、怨’,学会通过创作开启自身、理解他人、发现世界。这就是‘为人生而艺术’。”高世名表示,艺术是对现实的沉思,是生活的回声,但艺术要成其大者,还要承载人道。在中外历史上,每当人类面临危机、灾难或紧急状态时,文艺都曾发挥巨大的作用。中国美术学院首任校长林风眠,曾创作巨幅主题绘画《人类的痛苦》《悲恸》《摸索》等。“为人生而艺术”,首先就要对人之为人有所思考、有所领悟。这次“以艺抗疫”的经验,对全体师生的主题性创作产生了非常实在的推进。“全民性的新冠疫情让我们每个人都感同身受,这次的主题不再抽象,每个人都有着真切的经验。要创作反映重大历史事件的优秀作品,艺术家必须要有深邃的历史洞见、真切的历史感知,要能够营造出充满历史感的记忆现场。只有投身其中,成为历史的剧中人,才能够体会到事件所汇集到的历史动力、价值和激情,作品才会有力量、有深度!”高世名说。

中国美术学院是中国艺术教育的核心现场,新中国成立后成为教育部首批博士点授权单位,被誉为“中国现代艺术教育的摇篮”。自创办至今,中国美院名家荟萃、群星璀璨,聚集和造就了中国现代艺术史上的泰斗名家大师:林风眠、潘天寿、黄宾虹、刘开渠、颜文樑、吴大羽、倪贻德、李苦禅、李可染、艾青、庞薰琹、雷圭元、萧传玖、关良、黄君璧、常书鸿、董希文、王式廓、王朝闻、李霖灿、吴冠中、赵无极、朱德群、力群、彦涵、罗工柳、莫朴、邓白、黎冰鸿、陆维钊、沙孟海、张漾兮、赵延年、方增先、周昌谷、李震坚等。

中国美术学院还是一所有内涵的大学,它具有东方名校的文化底蕴,具有代代传承的振兴的血脉。1940年代末,学院前辈吴大羽对他的学生们说:“师生之间,是一种道义关系”。四十年后,在生命晚年,他又对学生吴冠中说:“怀同样心愿者,无别离!”这句话,吴冠中在最后的日子里传递给了许江,而许江最终传递给了高世名。7月8日晚,在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许江在“共同生活”2020中国美术学院毕业典礼上激情演讲,告别20年院长生涯。他动情地说:“二十年,我们勠力同心;二十年,我们矢志不变。生活将无尽,时序有轮转。我们坚信美院的精神风云无尽,美院的谱系山高水长。诚如我院创建者之一的吴大羽先生所言:‘怀同样心愿者,无别离!’”这一句话,高世名奉为圭臬,铭记于心。

中国美术学院校园景观。

寄语家乡:增强潍坊文化自觉自信

作为旅居在外的鸢都游子,高世名回山东潍坊的次数并不多。平时里,他就是那个四处奔忙、全身心致力于高等艺术教育的探索者、开路人,在中国美术学院的事业道路上孜孜以求、开拓创新,而鲜有机会踏上故土,虽然他心系桑梓、故园情深。

近年的返乡则缘自一场家乡的盛会。2018年4月,草长莺飞的阳春时节,山东省潍坊市举办了首届发展大会,向海内外的潍坊籍知名人士发出了诚挚的邀请。作为潍坊游子,高世名受邀参加首届发展大会,并在“文化名市”主题对话版块发表了主旨演讲,为家乡的城市建设和文化事业建言献策。

2020年8月,因疫情影响而推迟举办的潍坊第二届发展大会,高世名因公务繁忙而没有成行。虽有些许遗憾,但这并不妨碍他对家乡潍坊怀有的深厚感情。

高世名对潍坊的文化驱动与创新发展寄予厚望,期待潍坊树立自己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他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潍坊同时具备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的创新文化这三种文化。我们需要对这三种文化进行深度梳理,提炼精神,树立潍坊人自己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使之成为潍坊当代文化建设的根源性力量。希望潍坊可以精准定位,确立特色文化坐标,融合文化历史资源,汇聚各类创新要素,成为山东省文化创新发展的主阵地。”

“增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将文化‘软实力’变成经济社会发展的‘硬功夫’,更需要把优质的文化产业资源渗透到区域总体产业体系。”高世名说,“文化创意产业是渗透性的、无所不在的,可以与旅游业、制造业等其他行业深度融合。只要充分发挥文化对于其他支柱产业的加持作用,就可以探索出以文化振兴推动社会综合发展的新模式,就可以打出一套具有潍坊特色的文化建设创新发展的组合拳。”

对家乡未来的发展,高世名也寄予了厚望:“家乡是每一个人的精神原点,乡情乡愁是每个人最朴素、最真挚、最恒久的情感。潍坊是世界风筝都、中国画都,作为外地游子,我们都是家乡放飞的风筝,虽然距离遥远,但家乡牵引我们的绳线永远不会断。我期待着自己的家乡越来越富裕,城市越来越美丽,也衷心祝愿潍坊的父老乡亲生活越来越好。另外,我也期望潍坊的教育事业,特别是文化艺术教育蓬勃发展,人才辈出!期待有机会再回山东潍坊,为家乡的改革发展建言献策,奉献自己的力量!”

潍坊日报融媒记者:许文海

原标题:《中国最年轻的美院院长是咱潍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