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路步行街东拓段尚未正式开街,却已然成为新晋“打卡”网红地。你是否知道,在这条全长不到500米的街上,既有引领19世纪下半叶商业潮流的福利、汇司、泰兴、惠罗“前四大公司”,也有上一代人耳熟能详的老介福、中央商场、亨达利等名特商店,是曾经名副其实的“淘宝”和“流量”聚集地。
本期,请随小编一路向东,从历史的记忆中寻觅南京路“前四大”的身影。
1947年《上海市行号路图录》“前四大公司”示意图
(左右滑动查看长图)
20世纪30年代南京路东望,前方横马路是四川路。
福利公司
(Hall & Haltz,Ltd.)
福利公司(南京路、四川路东南转角)
是上海第一家百货公司。1848年英国商人霍尔(Edward Hall)于福州路创办福利洋行,后迁至南京路、四川路东南转角(今南京东路99号)。1855年霍尔茨(Andrew Haltz)入股,洋行更名为“Hall & Haltz”,中文名“福利”。公司初期经营面包、洋酒等西式食品,兼营服装、家具代客加工业务。1892年发行股票,改组为有限公司,并开始经营环球百货。1914年迁至南京路、四川路西北转角(今南京东路114号)。1935年在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190号)落成新楼设总店。1954年申请歇业。
1887年福利公司
20世纪初福利公司(南京路、四川路东南转角)
福利公司柜台
《申报》刊登福利公司广告
汇司公司
(Weeks & Co.,Ltd.)
汇司公司(南京路、江西路西南转角)
1875年由英国侨民约克(George E.York)创办于宁波路、江西路口,最初主营绸布及服饰用品,英文名为“Weeks & Co.”,中文名“汇司”,1901年改组为有限公司。1903年迁至南京路、江西路西南转角处(今南京东路181号),经营范围扩大,包括服装、衣帽、地毯、家具以及日用百货。上世纪20年代后出售给上海电力公司建造办公楼,1931年竣工。上海解放后由华东电业管理局使用。
1910年南京路、江西路口西望。左侧为汇司公司,
建筑上可以看到“Weeks&Co.,Ltd.”。
《申报》刊登汇司公司广告
泰兴公司
(Lane,Crawford & Co.,Ltd.)
1866年南京路(四川路以东)沿街商店,左侧为屈臣氏大药房,
中间为泰兴公司。
1850年英国商人Thomas A.Land和Ninian Crawford在香港成立连卡佛公司(Lane Crawford),1895年在上海南京路、四川路以东(今南京东路61号)开办分公司,中文名“泰兴”,1896年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经营呢绒绸布、服饰用品、食品杂物、酒类、家具、船具、女服女帽等十余大类,最大的特色是各部门自成系统,代理欧美有业务往来的工厂或商店的商品,门类齐全,以至于曾有“去泰兴,买世界上任何商品”的流行语一说。尽管泰兴后来从南京路消失,但连卡佛仍是香港老牌高档百货商店,2013年在上海淮海中路大时代广场设全球最大、国内首家旗舰店。
泰兴公司内景
《申报》刊登泰兴公司广告
惠罗公司
(Whiteawag,Laidlaw & Co.,Ltd. )
20世纪初惠罗公司(南京路、四川路东北转角)
是近代上海外商开办最大的环球百货公司。1882年英国商人E.Whiteaway和Robert Laidlaw创立,总部设在英国伦敦,1904年在上海设立分公司,租赁南京路临近外滩三间店面。1908年在南京路、四川路东北转角建成5层楼房作为店址(今南京东路100号)。公司经营百货和进口贸易,主要商品有洋纱、帽子、蚊帐、绒衫、盥洗具、热水瓶、雨衣等,经营品种之多,居上海各商店首位。惠罗公司以大众化和“薄利多销”的营销方针,首创“一元货”模式,将若干小商品捆扎一起,每扎1元,吸引大量顾客购买。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惠罗公司被日军侵占,抗战胜利后恢复营业,但经营日益萧条,1954年申请停业。1955年产权转移后,成为上海二轻局产品陈列室。1986年9月18日大楼失火,建筑基本被烧毁,次年以原样重建。1992年改制为“中外合资上海惠罗有限公司”(今惠罗公司)。
1910年惠罗公司三楼家具装潢部商场
左图:惠罗公司广告 右图:《申报》刊登惠罗公司广告
(左右滑动查看)
“前四大公司”中,除惠罗以外规模都不大,但它们更新了商家的营销策略和顾客的消费观念,为上海日后商业的快速发展做出了示范。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我国民族工商业欣欣向荣,南京路上的百货业由东向西延伸发展,尤其是华人创办的先施、永安、新新、大新“四大公司”崛起后,外商创办的南京路“前四大”影响逐渐式微。
20世纪30年代先施、永安、新新、大新四大公司
阅读延伸
南京路上的四大公司
来源 / 黄浦档案
原标题:《你知道南京路上的“前四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