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消失的行当 —— 磨刀匠

即将消失的行当 —— 磨刀匠

在吆喝中磨砺远去的时光

“磨剪子嘞,抢菜刀……”在高楼林立的都市里,你还记得这抑扬顿挫似唱歌一般的吆喝声吗?你还记得肩上扛着一条长板凳走街串巷的磨刀匠吗?

曾几何时,这句熟悉的吆喝声让市井多了几分生活气息。然而,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个原本常能听见的声音已经与我们渐行渐远,走街串巷的磨刀匠难觅其踪。

李泽银就是凯里磨刀匠中为数不多的坚守者之一。

坚守市场谋生活

9月的第一天,早上7点,63岁的李泽银如往常一样从家中步行来到凯里市金玉商场。此时的菜场里已经人潮涌动、熙熙攘攘。

“工具都是放在熟悉的摊贩那里,免得每天带回家。”在一个商贩的摊位后面,李泽银取出了跟随自己20余年的家伙什,在商场角落的一条过道边,开始了他新一天的工作。

磨刀匠的行头好像都一样。一长条凳子,凳子的一头捆着两块磨刀石,一块用于粗磨、一块用于细磨;凳子的另一头则挂了一个篮子或一只箱子,里面装一些简单的工具,锤子,钢铲,水刷等;凳腿上还绑着个水罐。

“我们这身行头叫做‘骑着它不走,走着不能骑’”。李泽银说,“骑着”是指磨刀匠干活时骑在凳上,那自然是不走的了;干完活磨刀匠扛起凳子走路,是人走,又怎么能骑呢?

不一会儿,相熟的卖肉摊送来了大小不一的3把刀,刀口上还隐约留着肉渣。李泽银劈腿呈骑马状跨在凳子上,摆开架势埋头开干。

磨刀前,手捏捏刀背,眼眯看刀刃,计划着从何处起磨。用刷子往上面刷一层水,把刀面上的污垢与铁锈仔细擦除,先在粗糙的磨刀石上磨,之后换成表面光滑的磨刀石,按照刀面上的各个不同受损位置进行打磨。

“嚯嚯嚯……”喧闹的菜市场中,菜刀与磨石互相摩擦的声音显得别有一番韵味。

2000年左右开始磨刀,到现在已经20年了。”利落娴熟的手法,他一边磨一边回忆自己的职业生涯。“刚开始没有全职做这个,还要兼顾着黄平老家的农活,农闲时候来凯里磨一段时间。”

李泽银回忆,那会儿没有固定的地方,都是肩扛长凳和工具走街串巷,因为初来乍到,大家不信任技术是否过关,生意不怎么样。

“从2009年,就一直在这里磨了。”随着3个女儿长大,家里需要用钱的地方越来越多,为了更好地谋生,李泽银拖家带口来到凯里,从此开始坚守金玉商场的磨刀生活。

磨刀过程中,他不时用拇指感觉下刀刃锋利的程度,直到刀刃锋芒闪亮为止才算完成手中的任务。

“磨一把3元钱,大小同价。”李泽银说,来市场磨刀的老百姓越来越少,做的基本都是卖肉摊和餐馆熟客生意,价格也就相对稳定。“他们生意好,我们就生意好,是互相的。”

一上午,李泽银断断续续磨了十多把刀,当他把磨好的刀交还给主人时,那脸上每一条皱纹里都蓄满了笑意。中午,周围的许多摊贩都收摊回家,市场也变得安静许多。吃过老伴送来的午餐,仰头一气喝完一杯茶,随手用衣袖抹一下嘴,又佝偻身子忙活开了。

“一天都不能休息,家里就靠我一个人磨刀生活。”不停地推送双手打磨刀面,李泽银头上滴落的汗水与清洗刀面的水融在一起。

“每天磨三四十把刀,小刀最难磨,经常会把手指割破。”常年磨刀,李泽银的双手伤痕累累,十指布满老茧,加上长期沾水,手指被浸泡得泛白。

“苦不苦?累不累?”面对记者的询问,李泽银用一句俗语回答:“钱在高崖,不苦不来。”每个月3000多元的收入是最让他觉得欣慰的事情。底层百姓的生活,靠的就是自己勤劳的双手。

当被问到,当年怎么想着要干磨刀这个行业的,李泽银说,这得亏了自己的同乡潘光祥,是他带我来到凯里靠磨刀挣钱养家的生活,还教了我3天,算是我入门的师傅。

走街串巷找灵感

“清晨出门去喊街,三尺磨凳肩上扛。大街小巷已走遍,商场如市好上班。不图荣华与富贵,只求日日有三餐。吃饱喝足有力气,挣钱虽少心喜欢。”这是潘光祥的新作《磨刀诗》。

李泽银口中的师傅潘光祥,不仅是个从业20余年的磨刀匠,还是人们口中会作诗、作画的“磨刀秀才”。

虽是师傅,但今年56岁的潘光祥比李泽银小7岁,两人都是黄平县重安镇黄金村人。九十年代,在凯里初尝“甜头”的潘光祥,回乡时聊起自己做磨刀匠的经历,让李泽银也萌生了做这行的想法,于是带着他一起来到凯里,并教授了一些自己的技艺和经验给他。

师出同门,两人的磨刀装备、磨刀手法基本一样,但与李泽银坚守市场不同的是,潘光祥的装备中多了一个小喇叭,他如今仍是以走街串巷的形式喊街磨刀。

“市区的各大菜市场、小区、开发区,到处转。”潘光祥说,凯里待一段时间,他偶尔还会回黄平磨上几天。

磨刀是个需要耐心的活,坐在市场一个地方磨一天甚至一段时间,对于潘光祥来说太难熬了。“本身磨刀就累,还每天都看同样的人和事,太没有意思了,需要找点其他事情娱乐一下自己。”

潘光祥娱乐的方式和别人不同。“我读的书不多,但特别喜欢写作。”心里的想法还蛮多,就想用叙事诗歌的形式表达出来,一来二去,写诗和绘画成了他唯一的爱好。

从此,走街串巷磨刀,成为潘光祥寻找创作灵感的方式。“既挣了钱,又见了许多新鲜的人和事,还有了写诗的灵感,何乐不为呢!”

“根据不同种类、大小的刀,3元、5元、10元不等。”除了能寻找灵感,走街串巷在价格上还能有优势,不像在市场内那么固定。现在每天多的时候能有两百多元的收入,少的时候一百多元。潘光祥说,“已经很满足了。”

这些年潘光祥的足迹遍布凯里的大街小巷,也不断得到许多创作灵感。在磨刀之余,他会把自己的内心想法用诗画的形式表达出来,还把自己的作品分享到网上,引起许多网友的关注和留言。

“我现在已经有将近1000的粉丝,获得点赞6万个了。”这个朴实的农村汉子带着憨厚的笑容,颇有些自豪地介绍自己在网络平台获得的鼓励。“网友们的点赞和鼓励给了我更大的信心和动力,像我诗里说的‘挣钱虽少心喜欢’,我会继续努力生活,发现身边美好的事物,多多创作分享。”

潘光祥把磨刀匠的生活过得诗情画意,把自己的人生也过得与众不同。

匠人情怀记心头

“磨刀都找李师傅,他磨的刀用起来很利落。”在金玉商场内,有一半的猪肉摊老板磨刀都会找李泽银。

“从我卖肉开始就是找他磨刀,到现在已经10多年了。”猪肉摊老板娘史大姐说,曾经也找其他磨刀匠磨过,但是都没有李师傅磨得好,后来就一直固定找他了。

干一行,爱一行。拿着刚磨好的刀,李泽银介绍,“如果磨的时候稍微竖着放,就会快很多,5分钟就磨好一把了,但那样容易损伤刀口,磨好的刀也用不了多久。”既然做了这个行当,那就要做好,让顾客满意才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和收的工钱。

“别看这是份不起眼的工作,靠它,我养活了一家人。”潘光祥自豪地说。

和潘光祥一样,李泽银靠着磨刀匠的工作,养大了3个女儿,养大了外孙和外孙女。“所以,对这份工作我很感恩,是有情怀在的。”

去年,李泽银因为脑供血不足生病住院,短暂休养后他回到金玉商场继续磨刀。

许久不见,老顾客们都来关心他病情如何。“他不在我们都不习惯,别人磨的刀用着都不顺手。”史大姐说,李师傅真应该培养一个徒弟,不然以后他不磨了,我们找谁呀?

随着年龄增大,李泽银自己也有身体上的顾虑,提起这门手艺,他不无叹息。“现在从事磨刀手艺的人一般都上了些年纪,基本没有年轻人愿意学这一行了,所以将来这个行当是否还能存在于民间还很难说,毕竟现在一把新的菜刀也花不了几个钱。”

“现在家里都用的是不锈钢刀,不像以前的铁刀一样容易磨损了,现在来磨刀的都是年长一点的人,年轻人见刀钝了,就换新的。”潘光祥说,现在走街串巷来磨刀的人越来越少还有一个重要原因,现在的高层建筑多,楼上的居民根本就听不到楼下我们的叫喊声。

城市里的磨刀匠越来越少,主要因为现在刀款式不再单一,菜刀、砍刀、水果刀,每把刀都有了自己的“专职工作”,不像以前,一把菜刀几乎承担了厨房里所有的活,并且质量都比较好。现在买刀的价格相对比较便宜,磨刀的价格则相对比较贵,人们会发现在磨刀和买刀之间,磨刀费时间,还不如买一把新的。

存在即合理,有磨刀匠一天,就说明市场是有这个需求的。“动得了一天我就会坚持磨一天。”李泽银说,现在不主要为挣钱,只为活得快乐、充实。

“要是有年轻人愿意学,我就愿意教。”潘光祥表示,现在没考虑过退休的问题,自己乐在其中,只要身体允许,会一直干下去。

一把把刀在磨刀匠的手上打磨着,让它重焕生机,让它变得更锋利,打磨的也是磨刀匠光明的生活。

时代在变,生活方式在变,磨刀匠这门手艺也已经渐渐退出了现代化市场的大舞台。不管曾经它走过多少岁月,储存了多少回忆,不管有多少不舍与怀念,越来越多的传统行当和手艺注定会成为社会发展的牺牲品。当有一天,老一辈仅存的磨刀匠们再也磨不动了,可能就是它真正消失的时候……

END

来源: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林果 杨玲 王珺

总监制:吴会武 监 制:龙卫东

编 审:杨 勇 编 辑:张 杰

(转载请注明出处,并保留LOGO)

原标题:《即将消失的行当 —— 磨刀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