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传承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他强调,“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文水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农耕文明史的地方,遍布着众多历史悠久的传统村落。这些传统村落凝结着历史的记忆,反映着文明的进步。它体现着文水当地的传统文化、建筑艺术和村镇空间格局,体现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精髓和空间记忆。
为了更好地传承历史文化,建设美丽乡村,文水宣传特意开设专栏“乡村记忆”,推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梁大智同志采写的《乡村记忆》系列文章,陆续介绍文水县古村落的故事。
平陶是个历史悠久的村落。村里有两条主街,前街叫吴家街,后街叫王家街。在前街顺延到村西,是一段郭家街。
吴家街和郭家街交界处有座砖砌过街楼门,楼门上悬“古陶”二字,楼门转角有一更房,是每晚打更者值班室,二层上塑有神像。楼门北侧是夫子庙,村人也叫书子庙。据考证,夫子庙建于民国三年(1914年),为供奉孔子,兴学兴教而修。夫子庙为上下两进院,上院正殿供有孔子塑像,大殿东西各有一个小配院,里面供奉着孔子七十二个弟子牌位。上下院之间建有木牌楼,牌楼两边各有一小门,东边叫礼门,西边叫义路。下院宽阔,院内有一水井,南部是高高的院墙和很深的洞形庙门。郭家街西头是七星庙,正殿是三间窑洞。
平陶曾是尧为唐侯时的都城。光绪九年版《文水县志》云:“平陶城,在县南二十五里,尧为唐侯时都于此。汉为县,属太原郡,后魏改名平遥,后以西寇内侵,徙居京陵,今平陶都。”《永乐大典》记载:“平陶城,去县南二十八里,汉太原郡旧县也。后魏改曰平遥县。”可见,今天的平遥史称古陶,就是由平陶演变而来的。而“尧为唐侯时都于此”,说明四千多年之前尧帝就在这里活动,且把平陶作为都城。
尧帝,姓尹祁,号放勋。因封于唐,故称“唐尧”,由于他德高望重,人民倾心于帝尧。他团结亲族、联络友邦、征讨四夷、统一华夏。爱民勤政、富而不骄、怒而不烦、仁德如天。主政期间,派鲧治水,制定历法,整饬百官。尧十三岁辅佐挚,封于陶地,十五岁改封于唐地,所以尧号曰陶唐氏。在位70年时,访遍天下贤士,得到舜,并把首领之位传给了舜。
平陶曾建有尧庙和子夏庙,光宣统三年《文水乡土志》载:“汉平陶县故城,有尧庙与子夏庙,与汾阳冀村接界。”在马村西坡的武客墓志铭上有:“左临汾水,右眺商山,前指尧城。”尧城即尧为唐侯时建的平陶都城。
平陶是子夏西河设教的重要部分,子夏山一带很多村都建有子夏庙,平陶也是最早建有子夏庙的村庄之一。站在平陶村北,子夏山峰历历在目。子夏山最早名“隐泉山”,后又称“大陵山”,因孔子高徒、魏文侯之师子夏晚年退隐于此,设教西河,故唐朝时玄宗改称此山为“子夏山”。卜子夏(前507年—前420),姓卜名商,春秋时晋国人,孔子的学生,“孔门十哲”和“七十二贤”之一。少时家贫,苦学而入仕,曾作过鲁国太宰。孔子死后,他来到魏国的西河讲学。授徒三百,连魏文侯都“问乐于子夏”,尊他为师,这就是著名的“西河设教”。
平陶村在古代就掌握了烧制陶器技术,距平陶村一公里左右的上贤梁,不断出土新石器时代的陶器,有灰陶、红陶、黑陶、夹沙陶、彩陶等,种类异常丰富。平陶这里的“红胶泥”正是适合烧陶的土。这应该就是最初“平陶”的来历吧。
上世纪七十年代,时任团支部书记的吴朝文带领青年在村西北西门道地挖大口井,挖到地下约三丈时发现有土炕、土灶等遗址。村里还有人挖到古城池地基,有村里还挖出的文物收藏在省博物馆,还有古币爱好者收藏的平陶币。
也许,古代的平陶城比现在的平陶村要大得多,至今汾阳冀村还有一条“平陶巷”。
吴姓是平陶的主要姓氏之一,传说从江苏通过洪洞大槐树迁移到这里。当年吴氏家族走到平陶一带遇上一位白胡子老人,便上前打听:“老先生,请问什么地方适宜我们居住和生存?”老人捻着胡子不吭声,用手指了指蓝天,又指了一下脚下,然后飘然而去。吴氏始祖恍然大悟,便在此地开始建家立业。吴氏家族在这块土地上安居乐业,不断壮大,在平陶逐渐成了吴家一条街,成了当地的旺族。他们每每想起那位指点过他们的白胡子老人,总有一种感恩的心情,但他们并不知道他叫什么。后来吴家族长决定建一座庙以纪念这位老者,就以老者手指蓝天为缘由,把庙名定为指蓝庙。
吴家街有棵老槐树,树东路北有座吴家大院,这是座“宝”字形三进院,吴家世祖吴书所建。正房三间两层窑接明楼,三个院落东西厢房共十八间,临街南厅三间,中央是正门。院东有行道,二院临街留有朝东大门,门上有一间楼阁,上有砖雕“巨观”二字,落款“康熙岁次丙戍七月”。由此可见,这座院应该是建于1706年7月。
道光年间吴家出了个举人六世祖吴玉光,他还是个大商人,在河北有大粮店四座。正值鸦片战争,又逢连年大旱,焦金流石,赤地千里,民不聊生。吴玉光毅然打开粮仓,救济百姓。他还分发谷种,帮人们播种自救,结果有的地方下了雨有了收成。当地人为了感谢他,还建了玉光庙。咸丰皇帝得知他为国分忧、慷慨为民之举后,赐予双斗旗杆。见了双斗旗杆,文官下轿,武馆下马。从此,这对双斗旗杆就耸立在吴家大院大门两侧。
吴玉光去世后葬在平陶吴家坟,坟地里有石柱、石马、石碑等,还有守陵人。三年后,刚刚撤了守陵人,墓就被盗了。是守陵人自盗还是其他人盗的不得而知。
吴家八世祖吴应明中得秀才,开设私塾,教书为生,经常替老百姓写状子。一次,本村有人因饥饿偷吃了邻村的几穗玉米,被邻村人打得动弹不得。吴应明知道后主动找到他鼓励他去打官司,本村人说算了,毕竟咱偷了人家的玉米。吴应明说,就算偷了他玉米,也不能打成这样。结果吴应明写了状子,官司真的赢了,邻村人道了歉,赔偿了医药费。其实,吴应明的状子就八个字:“隔界掏人,私设公堂。”
1947年,我地下党秦乡长身份暴露,平陶村村长吴铭义和郑家庄村长秘密将秦乡长护送到神堂村。不料他俩在回村时被阎军发现,被乱棍打死在平陶村南。
平陶村有三处姑姑坟,每处姑姑坟都有五、六座坟墓。其实,这些坟都是为一个人修的。
王在台,字尔基,号肇区,明万历四十一年癸丑科进士。王在台从小由姑姑含辛茹苦地养大,一直供他成了进士,姑姑终身未嫁 。姑姑去世后,王在台厚葬了姑姑,当时怕有人盗墓,便采用了这种埋葬方式,就是这十多个墓中也不一定有真的墓。那王在台姑姑究竟埋在哪里呢?至今仍是个谜。王在台考取进士后,先在山东滕县任知县,继任户部主事、郎中,又任汉中知府、布政司参政,再任郧阳巡抚。
文水有座熊耳山,明天启《文水县志》载:“熊耳山,在县西北三十里,以山状类熊耳,故名。上有洪胜寺,内胜神牡丹一本,高丈余,根石窟,鲜艳异常,足称国色。”
王在台写的一篇《熊耳山牡丹赋》:“生于石穴,旋毁旋生。……仰托云霄,俯凭峭壁。缥缈兮早披海曙之光,连蜷兮悬抹瑶室之霓。……枝桶榜兮难攀,影徘徊兮莫即。既远脱兮氛嚣,孰蹂躏兮车马。不开桃李无言之蹊,宁作茅靡漫野之蓬。祝融之焰烈而失炎,巨灵之斧锻而弥迥。”通过写牡丹坚强的生命力和美丽的花萼,赞扬牡丹自甘寂寞,不畏烈焰巨斧,有独特的处世风范。《熊耳山牡丹赋》被称之为大赋,一直在流传,得到世人的称道。
王在台在平陶村的宅院位于郭家街西面路北,是座二进制四合院,里院正房一明两暗三孔砖券窑洞,门窗为拱券式,二层原有木构阁楼。明间前出悬山抱厦,无斗栱,枋檩间有木雕彩绘花卉垫木。东西厢房各三间。外院有东西厢房,倒座南房连大门。大门和二街门上,布满密密麻麻的铁钉,村里人就把这座院落叫做“铁门院”,“铁门院”的西面和北面各有一处场院。大跃进时期该院为集体食堂使用,东厢房墙壁上写有“粗粮细作,清香美味”,西厢房墙壁上写有“精打细算”。
村里王姓人家有个故事,一直流传着。民国期间,村里王鸿银、王鸿如兄弟俩赶着毛驴去县城卖菜,卖完菜后就把毛驴拴在一家门口柱子上,准备去吃饭。正在这时,出来个人对着毛驴就要打,二兄弟连忙过去制止。那人说,“你们不看看是什么地方?竟然把毛驴拴在这里。你们是哪里人?”二兄弟报了姓名后,那人马上说,误会,原来是一家人,快请进来,就在这里吃饭吧。这时,二人才知道这里是县城南大街路东的王氏祠堂。二兄弟在祠堂吃了饭,高高兴兴地回到村里,逢人便说真是天下王家是一家。在平陶王家街也有两座王家祠堂,东头是东支股王家祠堂,西头是西支股王家祠堂。
村里王鸿藻是个中医,乡里乡亲有什么病痛都会找他号脉、抓药,有没有钱都会热心对待。其宅院在王家街东面路北,是一座二进花栏四合院。里院正房五间,建有出檐门楼,两明柱插有精致的花卉木雕图案。正房东侧有台阶,通过一小门可达屋顶。东西厢房三间,外院是花园,院门是座非常漂亮的砖雕垂花门,雕有三组斗栱,中间有对称的两组花卉图案。两侧砖雕垂莲柱出挑屋檐,整体看上去灰色的磨砖效果雅静明快。
赵世樱从小在北京学徒,由于他聪明伶俐,得到师傅赏识,后来他成为田裕大酒店的大掌柜。田裕大酒店东家是太谷人,这里的三掌柜是平陶村的王恒俊。赵世樱在村西王家街上有两座宅院,路北是坐北朝南的二进制北宅院,里院正房三间,两侧各有一耳房,东西厢房各三间。外院东西厢房各两间,倒座南房连砖雕街门。北宅院东有一场院。路南是座坐南朝北的三进制南宅院,里院正房三间,两边耳房各一间,东西厢房各三间。中院东西厢房各三间,砖雕垂花门。外院倒座北房,中央是大门。北宅院的西面也有一座赵家的场院。
村东吴家街路北有座二进制楼儿院,坐北朝南,里院正房是高大的砖砌结构二层古楼,墙壁高大厚重,一层一明两暗,单檐硬山顶,面宽三间,进深四椽,门窗较小,属拱券式,明间内设有木质楼梯通往二楼。东西厢房各三间,砖雕垂花式二街门,外院有倒座南房连街门三间。这座宅院原本是杨家宅院,因主人嗜好赌博,欠了许多赌债,便把宅院卖给了李家。用村里人的话说,一夜之间就输了一座楼儿院。
村里吴家街西面还有一座杨家宅院,因地势很高,它的地基比一般房屋能高出五尺,人们称“高台院”。高台院里院正房三间,两边各有耳房一间,东西厢房各三间。外院为场院,临街为砖雕垂花街门。
平陶村文化底蕴深厚,1920年就创办了平陶国民小学,当时学校地址就在村西夫子庙,五圣庙里还办过女子班。说起来平陶学校也有百年历史了。村里还出了两位著名晋剧艺术家。一位是小时候曾在这里生活过的冯继忠,艺名小狮子黑,晋剧净角(大花脸),国家一级演员。师承胡逢恩(窑头黑)、乔国瑞(狮子黑)和王增福。为胡的亲传弟子,也是晋剧乔派第二代艺术传人。他曾在《卧虎令》饰董宣,《明公断》饰包拯,《李陵碑》饰杨继业,《杨儒传奇》饰维特,《红灯记》饰鸠山,《沙家浜》饰胡传魁,《智取威虎山》饰座山雕,《下河东》饰欧阳方,《忠报国》饰徐延昭,《打金枝》饰郭子仪,《劈殿》饰程咬金,《忠烈千秋》饰包拯等等。另一位是马派须生李月仙,国家一级演员,师承晋剧表演艺术家、教育家、马派艺术创始人马兆麟。她的“帽翅功”“髯口功”“梢子功”“马鞭功”,达到了情、技、艺浑然一体,特别是“髯口功”是她创建的一绝。她演戏有“台缘”,表演有“神韵”,挥洒自如,豪放激越,张弛有致,独树一帜,具有激情洒脱的表演风格和隽永雅致的演唱特色,主要作品有《卧虎令》《三关点帅》《齐王拉马》《杀驿》等等。
在平陶村,现在沿用着许多旧地名,子池、顺道、东凹地、西凹地、金圪洞……这些都记载着平陶昨天的历史,仿佛讲述着一个个往日的故事。
图文:梁大智
原标题:《【乡村记忆】平陶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