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到社科历史
读完,可以会出现奇迹
《 荆棘鸟 》
#澳大利亚现代文学 #女性
豆瓣评分:8.6 分
借用《荆棘鸟》代译序的话:这是一曲美丽而凄婉的爱情故事。这本书来自澳大利亚作家,整部小说的格局不算特别宏大,时间跨度却长达半个多世纪,整整讲述了克利里家族三代人的人生经历和情感经历,其中以神父爱上梅吉的爱恋情节成就了一部不可多得的禁爱小说。
《 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 》
#美国现代文学 #科幻 #人性
豆瓣评分:9.0 分
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从一个智障少年的视角看世界,他多么纯真,很想很想自己能变聪明,因为他想要别人开心,想要被别人喜欢。有人对他很好,也有人对他很坏,等他真的变聪明以后,他却无法爱人,也无法接受被爱。这本小说刻画的每个人都有复杂的情感,懂得学会爱与被爱才是作为一个人最重要的事情。
《 一个人办不到 》
#日本现代文学 #温馨
豆瓣评分:6.9 分
偶尔读到伊坂幸太郎的书,发现是一本暖心的故事书,七个短篇小说既能独立成事,又能很好的串联起来,一环扣一环。那些奇妙的日式日常类似小彩蛋,或许没有想象中精彩,当中还是带有十足的温馨感。
《 岛 》
#英国现代文学 #人性
豆瓣评分:7.7 分
跟着主角的脚步从英国来到希腊的岛屿,探寻母亲的隐藏多年的过去——关于麻风病人和麻风岛。这是一部家族与病痛斗争的历史,其中有爱恨,有人间的冷暖,也有生与死的讨论,整篇小说的故事情节都是循序渐进的,将几代人的生命阴霾逐渐拨开来,尤其适合连续阅读。
《 月亮与六便士 》
#英国经典文学 #理想
豆瓣评分:8.8 分
一直不懂这本小说的书名与情节有什么关系,第一次读来只觉荒谬,估计凡是大才都有点怪胎,再重读两三次才记住了主人公的名字,也才敢说揣摩出一二点意味。趁着闲暇再读又有不一样的感受 —— 其实我们在不同的年龄读这本书都有不同的感受,就像“四十几岁的人已经习惯了生活,突然的巨变是需要莫大的勇气的”这句话,一定要等到我们四十岁才能懂吧。
《 道林格雷的画像 》
#英国经典文学 #文艺
豆瓣评分:9.0 分
一想到王尔德可能是那个年代稀有的同性恋,就会想要再读一次这本书,总能从文字中发现不一样的暧昧。
我们都知道王尔德的毒舌,既优美,又犀利,说的就是王尔德,在这本书中也留下了不少的金句。在能力允许的情况下推荐看英文版,一定能感受到措辞造句的犀利之处,在本身所讨论的“自恋”主题之外夹带着一些邪恶的情节,让整个小说更加丰满。
《 霍乱时期的爱情 》
#拉美经典文学 #爱情
豆瓣评分:9.0 分
选择在这个疫情隔离的时期再读一次《霍乱时期的爱情》有了不一样的意味,与其在家搞网恋,不如读读一场来自十九世纪的爱情故事,感觉是某种隔空对话。
几乎所有关于这本小说的评语中,我们都能看到“爱情的百科全书”这样的字样。没有《百年孤独》的魔幻感,原来马尔克斯写的爱情也可以如此细腻。
《 绿毛水怪 》
#中国当代文学 #爱情
豆瓣评分:9.0 分
每次读王小波的小说就会有一种人间值得的感叹,以《绿毛水怪》开始,以《天长地久》结束,这是王小波独有的浪漫。
这本收录9个短篇故事小说集来自早期,与作者的黄金时期相比显然有种青涩感,但是谁也无法否认当中烂漫的想象力,依然能让人百读不厌。
《 时间移民 》
#中国科幻 #短篇小说
豆瓣评分:8.4 分
跟很多人一样,我们也是从《三体》才开始追的科幻小说,但是这本《时间移民》是刘慈欣的短篇小说集,脑洞大到爆炸,读他的文字会有感受到一种抓不住边际的想象力,时不时就翻看这些科幻故事,也能让我们的大脑暂时狂奔一下。
《 呼兰河传 》
#中国现代文学 #童年
豆瓣评分:8.9 分
萧红笔下的呼兰河,在这个东北小城镇中发生的二三事,以小孩的视角来呈现记忆中的童年,通篇的文字朴素干净,在叙事中读出一种几近绝望和不幸的愚昧,也有一种踏踏实实的生存力,哀而不伤 —— 即使是在南方暖冬之时读此本书,也能感受到远在北方的寒冷。
《 人间之味 》
#散文 #生活美学
豆瓣评分:8.8 分
这本散文集收录了汪曾祺的一些代表性作品,其中当然不乏有美食,书中还有大量的水彩插画。人间草木皆有情、人间有味是清欢、人间皆是好去处、人间有情亦有爱,从植物到食物,从游历四方到返乡,仅是四章读罢下来,流畅的文笔一定能把人看爽,要是用AI来读汪老的书,有种给耳朵挠痒痒的快感。
《 生活是很好玩的 》
#散文 #生活美学
豆瓣评分:7.9 分
汪曾祺先生不仅是美食家,也是妥妥的生活家,他极其爱生活,也极其融入生活。在书中看到的都是平平凡凡的生活琐屑,淡淡的,轻轻的,少不了一点调皮气。
他的文字带着着雅的精髓,也有种恰到好处的撇气。透过一个个接地气的故事,我们能看到一个喜欢到处捣鼓的小老头。原来热爱生活的人,也会被生活热爱。
《 米,面,鱼 》
#日本料理 #美食文化
豆瓣评分:8.3 分
这本书在Kindle刚上架不久,从一开始看就会被吸引到,就像是文字版的《舌尖上的日本》。或许中文翻译没有尽其所好,美食的图片也没有原本想象中多,但是当中的文字措辞还是挺丰富的,一路上的见闻娓娓道来,对于想要去日本旅游的人来说,这也算是一个不错的向导。
《 一间自己的房间 》
#英国 #女性 #成长
豆瓣评分:8.4 分
从小到大都渴望着要有一间自己的房间,以为这本书也是在说女孩的房间,看完才发现这本书走的是”女性主义文学”,以“房间”指出独立的经济力量和社会地位。
背后在写这本书的人一定是个酷女人,正不断往手边的烟灰缸弹着烟灰,比张爱玲还多了几分社会气。更惊喜的是,我们在书中看到的插图,收录的都是艺术大家的名画。
《 被误诊的艺术史 》
#艺术 #科普
豆瓣评分:7.8 分
不同于正经的艺术史,这本书的语言十分风趣,像看段子一样看名画。几十幅名画在纸质书上的呈现更加精致,在手机上主要是一口气读故事,把画面与历史事件联系起来,有神话也有世俗,作者欣赏名画的角度看似在跟你聊八卦,非常合适用来消遣无聊的时间。
《 我们生活的故事 》
#美国诗歌 #文艺
豆瓣评分:8.6 分
原来人无聊时读的诗,跟悲伤时写的日志不一样。在马克·斯塔兰特所写的那些短促的句子里,他冷静地观察生活,将想象力浸泡在自己的生活中。
当阅读他的文字时,就像看爱德华·霍珀的画一样,能感受到人间的寂寞和焦虑。当然,诗歌的英文原文会更有味道,既然有时间,不妨看看英文诗。
《 我只知道人是什么 》
#中国现当代文学 #人性
豆瓣评分:6.9 分
翻开序言就被余华的文笔吸引住,这本经过编选的杂文集,基本是作者在世界各地演讲的讲稿,集中剖析了关于人性的主题。
在书中能看到有余华自己的成长经历,也有他在作品背后隐藏的故事,读来更像是跟作者在聊天,这是一个资深的前辈对我们这些在文字领域的后辈传授了一些重要的写作心得和感悟。
《 活在别人的句子里 》
#非虚构文学 #文学评论
豆瓣评分:8.1 分
基于这样的作品来写评论是在太为难,任何的评论都是班门弄斧的。译者陈以侃在书中留下这样的评论:读书从来不是读一本书,读书是我们回应一本书吸引在自己周围的那个场。
不得不说有点抽象,就像前面两章给人留下的感觉,从文字中就能知道作者一定读过不少的书,各种引用信手拈来,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做不少的笔记,有时间的话还可以去查阅一番。对文学有兴趣的人会对此拍手称快,否则只会有枯燥之感。
《 枪炮、病菌与钢铁 》
#非虚构文学 #世界史 #文化
豆瓣评分:8.8 分
看到“人类从历史学到的教训就是,人类没有从历史中学到任何教训”这句话时,我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这本近500页的《枪炮、病菌与钢铁》,一本需要花点时间才能看完这本历史巨作。
但是,它绝对不是一部乏味的历史学术著作,而是把影响人类文明历史的几大学科,比如地理学、生物学、历史学、考古学等等糅合起来,尝试以地理学家的理性思维告诉我们:为什么是欧洲人能用这三样东西来征服世界?
《 行为设计学 》
打造峰值体验 | 掌控关键决策
让创意更有粘性 | 零成本改变
#心理学 #管理
豆瓣评分:8.3 分
看了书名就很想知道,行为到底是怎么被设计出来的?行为设计学是人类行为科学为我们提供的改变工具,能够巧妙的引导自身和他人的行为,对工作、生活和自我成长都会有所启发。
这一套来自美国心理学家希斯兄弟的行为设计学共有四本,每一本都写得十分清晰,给出的概念和例子很有代入感,不少互联网人也在推荐这本书喔。
原标题:《文 艺 书 单 20 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