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惯的心灵与当代教育问题:如何培养“反脆弱”的孩子?

为什么 “虎爸虎妈”要用“直升机式”的教育方法把孩子们照看得密不透风?为什么这些孩子,虽能在考上精英大学的“军备竞赛”中脱颖而出,却对焦虑和抑郁毫无免疫力,在青春期时成为前所未见的脆弱一代?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教育,我们始终被焦虑笼罩,付出了全部心血,却换来脆弱的心灵,迷茫的巨婴、没有炼成的钢铁……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新近出版的教育心理学著作《娇惯的心灵——“钢铁”是怎么没有炼成的》指出了上述问题的症结:在三大谬论的认知指导下,过度保护和过度教育导致一代人的衰弱,我们为孩子所做的一切可能都与美好的愿景背道而驰。这三大谬论是:

1、脆弱人设: 凡是伤害,只会让你更脆弱。

2、情感推理: 永远相信你的感觉。

3、我们 vs 他们: 生活是好人和恶人之间的战斗。

《娇惯的心灵:“钢铁”是怎么没有炼成的?》

作者: [美] 格雷格·卢金诺夫 / [美] 乔纳森·海特

译者:田雷 / 苏心

版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0年7月

这三大谬论既不符合基本的心理学原理,也不符合许多文化中的古老智慧;但它们却在社会各方力量的推动下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贯彻落实,导致了青少年心理问题的爆发式增长、自杀率的上升、成熟期推后、抗压性减弱、难适应社会等等诸多问题。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渠敬东曾在第二届“大学-中学”圆桌论坛上提到:“健康,才是教育的根本。”以下,是他的口述。

健康,才是教育的根本

渠敬东

第一,身体的健康。今天不同于以往,北大学生常刷夜,一宿一宿不睡觉,年纪大的人都知道,以前欠的债现在都要还的。大学四年或七年如果完全在这样的节奏里,我们能培养出为了一项事业保持长久的兴趣,并献其终身的学生吗?大学考得好保研能保上,能证明他是未来能够坚持50、60年的人才吗?一个孩子的持久性、忍耐力,长久保持对一件事情的热爱和忠贞,才是我们教育需要的。一句话,他需要体力,需要健康的身体。

第二,心理的健康。任何真正的人才都是要敢于面对失败的,无论你今天考多高的分,如果不能面对失败,不能在失败中挺过去,就不是人才。成就居里夫人的,不是几千次失败吗?换句话说,她能忍别人忍不了的。人当然要聪明,但最根本的不是聪明。要忍受失败的考验,要接受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勇于承认自己的缺欠。凭什么世界都是你的呢?你不可能以自己要求整个世界,所以心理健康尤为重要。

第三,精神的健康。这个精神健康不是就精神失常的病理而言的,指的是国家培养的真正人才,应该是有无我之境的,不能只考虑自己的成功,要有对那些伟大的人或事物有敬畏感,要对以往的历史和传统有敬畏感。那些榜样,那些值得我们尊敬的人物,是引领我们自己的力量。真正的人才,需要有大无畏精神,舍我其谁的勇气和担当。如果我们只是在技术上讨论教育的问题,我认为中国的教育是没有出路的。

电视剧《三十而已》

我们今天的教育有很强的竞争色彩,甚至可以说是彻底竞争化了。国家在国与国之间竞争的角度理解教育,学校在校与校之间竞争的角度理解教育,个人的教育更是陷入了一个全面的竞争状态。在无所不在的丛林中,每个人必须在每一刻胜出才能胜出。我个人认为,当每个人在每一刻都胜出的时候,已经差不多注定失败了。标准化的制度,大学的排名,各个系的评估指标等等都助长了这个竞争机制。这就是弗洛伊德讲的,庞大的超我结构使得每个人在竞争中最后心灵处于一个全面压抑的状态。

竞争意味着什么?每个人都必须在一个标准系统里和其他每一个人做出区分。你愿意在这个世界里活着吗?反正我不愿意。我们必须跟每个人都不同,每时每刻都要赢。世界大学排名就是这样的,把北大排到15、26、37,又能怎么样呢?作为北大的教授,我一点都不care这个排名,我就要做我真正关心的工作。所以,我认为如果只为了“赢”来确定教育目标、任何时候的成绩名次都会是你的“瘾”,那就像吸大麻一样,最后的结果就是年轻人过早地夭折。

今天教育最大的问题是,国民教育里最好的资源都退出了教育。教育任何时候都是立国之本,现在的教育让位给孩子一出校门就进的各种班,全面让位给市场化经营的教育企业。接下来,家长作为孩子的经纪人,把绝大部份的积蓄都投入到针对孩子的教育市场里,家长们必须得不断研究各个年龄段、各种教育资源的比对和匹配,俨然成了一辈子的经营项目的CEO了。但这个CEO不以盈利为目标,而是以大笔的花钱为目标。

所以,真正研究教育的人,应该好好地看一看每一个家庭,经济水平不同的家庭,因为国家资源的退出而为市场付出了多少成本和代价。教育一方面使得国家不再负责国家的职能和义务,另一方面又在用庞大的资本市场攫取了所有家长重要的经济资源。这就是今天的教育双轨制,而且越是这样,越让孩子提早进入到一个残酷的竞争世界里,孩子从小就越明白,我拿高分是用资源换来的。

如果我们成了只会写论文的动物,不给孩子留出充裕的交流时间,那么学生们的内心里究竟还会留下什么?我真的希望留给孩子们的是那些不太考虑自己,而一心为了孩子,一心为了一个科学目标或者一心为了一种文化传承的人,从而最终在孩子身上注入一种力量,可以感召他们、影响他们,而不是在二十年后,留给他们的是虚无感、厌恶感、无聊感。

今天的孩子很容易读懂萨特,加缪或卡夫卡,因为他们就生活在这样一个表面化的世界里,可他们很难读懂像莎士比亚、歌德和托尔斯泰这些人的作品了,因为教育及其环境,无法为他们展现一种博大的世界和胸怀。

卢梭说得好,人类正因为从孩子长起,所以人类才有救。我们千万不要让孩子过早地进入成人的状态,用每时每刻的竞争和焦虑不安的心理来扼杀教育,扼杀我们的未来。所以要留住孩子们单纯朴素的心,让他有能力去喜欢他喜欢的事情、去追寻他所敬仰的人。这才是教育的最终目标。一个人真正的成功,在于他能够与世界和解,能够在前辈和后代之间,扩展出连续的生命,而不是每一次的竞争中,“赢”得只剩下了孤家寡人,只剩下疲惫的身体和残破的心灵。

(原文为作者在第二届“大学-中学”圆桌论坛上的讲话)

8月4日19:30,新京报·文化云客厅联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邀请朱永新(苏州大学教授、中国教育学会第八届理事会学术委员会顾问)、甘阳(清华大学新雅书院院长)、渠敬东(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芦咏莉(心理学博士)、吴琪(《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共谈:从父母的教养方式到学校的培养方式,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整个成长期,从社会的发展到科技的革命,家庭、学校、社会如何共同努力才能培养出更聪明、更强壮并且反脆弱的孩子?

| 嘉宾简介 |

朱永新

中国教育学会第八届理事会学术委员会顾问

甘阳

清华大学新雅学院院长

渠敬东

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卢永莉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校长,儿童心理学专家

吴琪

《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

| 你将听到 |

1、自杀率增加,成熟期退后,抗压性减弱......为何当今青少年心理问题频发?

2、社交媒体对青少年生活的全面侵占会导致什么问题?

3、哪些社会力量和历史进程的合流,制造了当下的“教育危机”?

4、父母、学校需如何教导,才能培养出更聪明、更强壮并且反脆弱的孩子?

来源:书评周刊

编辑:李格非

01.

02.

03.

04.

05.

原标题:《娇惯的心灵与当代教育问题:如何培养“反脆弱”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