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金山还有座“甸山”!竟藏了那么多独家记忆...

原创 金山融媒 i金山

素有柘山之称的甸山,位于山阳镇与张堰镇交界处,整座甸山分属两镇。

长兴村甸山11组村民潘仁忠,在1969年至1971年,他所在山阳公社负责开采原甸山村“甸山”,具体包括开山的流程、石块的运输、石块的归属;老人作为开山队的一名会计,笔耕之下详细记录实况;此外,消逝的甸山,也寄托着村民们浓重的文化情结。

开山动工

那是1969年,开山工程正式启动。“打眼”、“爆破”、“运输”……我们先将甸山周身的土壤、树木挖出,土壤被运送至周围的河浜内。石头露出后,在上面打眼,接着就是安装炸药实行爆破。且因“爆破”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疏散周围住户也成了必要工作。当时,山周围有五六户村民,所住房屋多为平房,引爆时容易引起玻璃破损,为避免人员受伤,需提前叮嘱村民配合回避。

紧接着,就是运输,这可是一项不小的工程。开采后的石头尚需经过陆运、河运两种路径才能到达终点——沪杭公路段海塘。而甸山与河岸之间有100多米的距离,这段路程怎么办?工作人员修建出一条连通山、河的轨道,将石块装入小车通过轨道运入货船。尔后,途径沈家格河、战斗港、运石河到达目的的。此时,由海塘所工作人员接管,负责将石头抛入海塘内,以此起到消浪、巩固海塘的作用。

一日内,载重8吨的船,少则运输2趟,多则5趟。粗糙、乌色的护塘石,轻则上百斤,重则500多斤,往往需要多位工友齐力协作。

工作见闻

当时,我们这支开采队是由50名成员组成,主要来自于如今的华兴村、长兴村、中兴村,他们个个身强体壮,年龄均在40岁上下。而生于1951年4月的我,时年18岁,当属其中年龄最小的一位。拥有初中文化水平的我,担任会计一职,日日到岗。

我负责记录采石量、工友们的工分……我们借住在周边村民家中办公,配有专门厨师负责工友们的膳食。队友们日劳作量均在8个小时以上,每月可领取30元薪酬,额外还有6元伙食补贴。而当时镇上公务人员月薪不到20元。

由于工程得到了县、海塘管理所的资金支持(金山县拨款3万元,每吨石头海塘管理所支付3元),整个项目我们开展地很顺利。而当时的山阳镇属于松江县域,张堰属于金山县域。我们采石队仅负责采挖分属张堰镇辖区范围内的山体。

整座甸山占地面积1.5亩,从地面到山顶的垂直高度为3米。采石队前前后后采出6000方石头,结果,山底部留下一个4米多的深坑。当我们的工作人员深入地下作业时,需持续用大型水泵抽取地下积水。开挖两年之后,也就是1971年6月,山阳公社与张堰公社均并入金山县。而山阳公社围填指挥部接到投入石化厂建设的通知,开挖甸山的工作也因此终止。

甸山记忆

当下,在甸山遗址前,我们仍然可以看到两块硕大的大青石,长约2米、厚1米,上面布满青苔。传说这两块青石为岳飞铠甲,当时,我们施工队员准备爆破时,绞尽脑汁也未能打出眼来,炸也炸不了,搬也搬不动,最终只好弃置于原处。

其实,甸山既寄托着我们周围村民的美好愿望,也承载着文化的记忆。

曾经,坐落于甸山脚下的杨老爷庙;我的母校甸山小学;设有茶馆、肉铺、药店的甸山小镇……

如今,每逢重阳节,甸山小镇仍吸引不少流动性的小商贩汇聚在此,他们携带的小商品备受村民们青睐,这大抵是为找寻“甸山记忆”。

记者:公维同 鲁学静 杨季峰 甘力心

编辑丨孙进

责编丨翁羽

原标题:《原来,金山还有座“甸山”!竟藏了那么多独家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