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四川•特产】地理标志产品——大竹香椿

欢迎关注“方志四川”!

大竹香椿

地理标志产品——大竹香椿

大竹历史悠久,唐武则天久视元年,即公元700年置县,因“竹地竹多、竹大”而名,素有中国苎麻之乡、川东绿竹之乡之美誉。2009年7月,香椿为大竹再获殊誉——“中国香椿第一县”。

香椿又名香椿芽、香桩头、大红椿树、椿天、春苗、虎目树等,《夏书》称香椿为杶,《集韵》作櫄,《左传》作槆,属楝科,落叶乔木,雌雄异株,原产于中国。

香椿历史悠久,《史记·夏本纪》称香椿为杶,由此可见香椿迄今已有三、四千年历史。

大竹香椿栽培历史悠久,据县志记载已有500多年栽培史。相传,明末清初,大竹一书生进京赶考,其母曾以香椿腌制咸菜、烙制炊饼;抗日战争时期,范绍增(电视剧《傻儿司令》原型、大竹籍人)曾用香椿芽供将士充饥,并作“国破切记作忠臣,巴山香椿映红日”的佳句;大竹二郎、双拱、蒲包等地,流传着“三月八,吃香椿芽”的说法。

上世纪80年代前,大竹香椿介于林用木材和蔬菜之间,处于零星种植、粗放管理,仅有香椿炒鸡蛋、制作香椿饭甑等简易利用模式,未形成规模化的商品性生产。80年代后,香椿繁殖方式、栽培方式、开发利用等技术迅速发展,香椿种植面积逐年增加。至2015年,大竹香椿成为林业产业重要组成部分,全县香椿达11.3万亩,香椿种植户人平增收突破1400元。

大竹香椿品种齐全,种植体系趋于完善。上世纪80年代初,香椿作为绿化树种在全县引种,经30多年来的开发、发展,目前已形成以“巴山红”香椿为主体,涵盖红香椿、红叶椿、黑油椿、褐香椿、红油椿、青油椿、红芽绿香椿、薹椿等种植、繁育体系。

红香椿 红香椿为芽、材兼用速生树种,适宜于湿润肥沃的土壤。

椿芽初生时芽薹及嫩叶为棕红色,鲜亮,长成商品芽约需6~10天。

红香椿芽薹及复叶柄粗壮,脆嫩、多汁、少渣、味甜,香味浓郁,无苦涩味。每100克鲜香椿芽含糖4.32%、蛋白质8.17%、脂肪9.03%、维生素C 73.3毫克。品质上等,生食、炒食、油炸及腌制均适宜,味道纯正,按品质质量指标品评为第一位。

红叶椿 红叶椿又名红叶臭椿,乔木型春季红叶观赏新品种,树姿优美,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叶色红艳,持续期长。

红叶椿嫩芽脆嫩多汁,香味略淡于红香椿,味甜。每100克鲜芽含糖3.76%、蛋白质8.28%、脂肪7.28%、维生素C 79.3毫克。营养成份略高于红香椿,品质上等,芽薹粗壮程度及色泽艳丽程度低于红香椿,市场售价略低,按品质质量指标品评为第二位。

黑油椿 椿芽初生时芽薹、嫩叶及茎为紫红色,油亮,长成商品芽约需8~13天。嫩芽长6~10厘米,生长较开张,每芽有叶7~8片,单芽重25克左右。

黑油椿嫩芽肥壮,香味特浓,脆嫩多汁,无渣,味甜,生食无苦涩味,含油脂多,品质上等。每100克鲜芽含糖3.69%、脂肪9.27%、维生素C 69.4毫克。按品质质量指标品评为第三位。

褐香椿 椿芽初生时芽薹及嫩叶为褐红色,鲜亮,芽粗壮,小叶叶片较大,肥厚,皱缩深,微被白色茸毛,长成商品芽约需8~12天。

褐香椿嫩芽脆嫩多汁,无渣,香气极浓,微有苦涩味,品质上等。每100克鲜芽含糖3.38%、蛋白质8.1%、脂肪8.39%、维生素C 53.8毫克,营养成份略低于红香椿和红叶椿。嫩芽肥壮、色泽艳丽、香气浓郁,市场售价不低于红香椿,极为畅销,按品质质量指标品评为第四位。

红油椿 椿芽初生时芽薹及嫩叶为鲜红色,油亮,5~7天后颜色加深,长成商品芽约需8~12天。

红油椿嫩芽粗壮,香气浓郁,脆嫩、多汁、无渣,油脂较多,苦涩味较大。每100克鲜芽含糖4.32%、维生素C 61.2毫克,营养成份略低于红香椿,按品质质量指标品评为第五位。

青油椿 椿芽初生时芽薹、嫩叶及茎为紫红色,6~7天变为绿色,油亮,长成商品芽约需10~14天。

青油椿芽脆嫩、多汁、少渣、味甜、香味淡,腌制后肉质最脆,品质次于红油椿,采收晚于黑油椿。每100克鲜芽含糖3.3%、蛋白质8.08%、脂肪9.5%、维生素C 61.4毫克,品质中上,按品质质量指标品评为第六位。

红芽绿香椿 椿芽初生时芽薹及嫩叶为淡棕红色,鲜亮,5~7天后尖端为淡红色,其余部分为淡黄绿色,长成商品芽约需6~10天。

红芽绿香椿营养成份脂肪含量稍高,其余偏低,每100克鲜香椿芽含糖2.81%、蛋白质7.71%、脂肪9.14%、维生素C 54.7毫克,市场售价普遍低于红芽类香椿,因其发芽早、产量高、采芽时间长、木质化较慢,按品质质量指标品评为第七位。

薹椿 薹椿芽初生时芽薹及嫩叶为浅褐色,有白色茸毛,小叶极细,皱缩如花叶病,芽薹和叶轴粗壮且长,形如菜薹,长成商品芽约需8~13天。

薹椿嫩芽脆嫩、味甜、渣少、略有苦涩味、香味淡、外形不美观,市场售价略低。薹椿不易木质化,营养成份较高,每100克鲜香椿芽含糖4.32%、蛋白质8.3%、脂肪8.58%、维生素C 60.2毫克,品质中等,产量高,适宜温室栽培,按品质质量指标品评为第八位。

悠悠的香椿清香伴随一代又一代大竹人的成长,大竹因香椿而闻名,香椿必将因大竹而繁荣。清香伴随一代又一代大竹人的成长,大竹因香椿而闻名,香椿必将因大竹而繁荣。

方志四川 篆刻:殷智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供稿:李锡全(大竹县地方志办公室)

方志四川部分图片、音视频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文章所含图片、音视频版权归原作者或媒体所有。

温馨提示

如喜欢本文,请分享。

转载请注明:来自“方志四川”(ID:scsdfz)。

原标题:《【方志四川•特产】地理标志产品——大竹香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