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易旭东 方志四川
欢迎关注“方志四川”!
易旭东
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
司马相如再“建节往使”西南各族,重开通江达海的交通线。
钦差大臣。“建节”,即持节,相当于后世的尚方宝剑。
精心策划,周密安排。
有了汉武帝的支持,又有首富岳父在背后撑腰,还有美貌与智慧并重妻子压阵,先派遣礼官,携带厚重礼物,聘问西夷各族君长,有礼有节,恩威并施,“邛、筰、冉、駹、斯榆之君皆请为内臣”,把西汉的郡县制度,推行到西南山脉的屏障地带。
沃野千里,莫非王土。
他,已经51岁,手持符节、率领数万筑路修桥将士、10多万生活民工,沿着这条贸易通道,一路向南,通过邛崃、汉源,横跨大渡河,再过临关、西昌、会理,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宣扬大汉国威。
勇气与机智,不费一兵一卒。
与此同时,又责成“南夷”的君酋,重效秦朝时“贡职”,“南夷之君,西僰之长,常效贡职,不敢怠堕,延颈举踵,喁喁然皆争归义,欲为臣妾”。
赏罚分明,因地制宜。
恩威并施,区别对待。
为说服巴蜀父老,元朔二年(前127年),又写下千古名作《难蜀父老》。
他,接受诸部归附,拆除旧关,在沫水(大渡河)、若水(雅砻江)和牂牁(今贵阳市)设置新关,为通“灵关古道”,调发巴蜀兵卒数万人,与岳父卓王孙紧密联手,在妻子卓文君鼎立支持下,用了两年多的时间,全线整修、打通“灵关古道”,在安宁河上架设桥梁,开拓、整修通往凉山、西昌的道路,直到云南洱海之畔的大理。
“通道与置吏并举”。
400公里“灵关古道”转为官道。山川险阻,或峰巅嵯峨,山耸十里,山者险恶,道路盘折,或山岭重叠,溪河密布,山高谷深,坡陡地薄,或江滚滚,白浪腾空,银花飞舞,天险难渡……
“桥孙水以通邛都”。
西边,政府的统治以青衣江、雅菪江为界,深入到如今的四川省甘孜州、凉山州的西部,设置了—个都尉,领十余县,属蜀郡;南边,政府的统治与新开发的贵州省中部联接,建立关塞,属犍为郡,还修建了道路、桥梁,沟通边疆与内地的联系。
“南方丝绸之路”的西线。
在西昌正式设置越嶲郡,下辖邛都、遂久、灵关道、台登、定笮、会无、笮秦、大管、姑复、三绛、苏示、阑、卑水、潜街、青岭15县,郡治邛都县。
西昌作为城市诞生的历史。
辖境相当今天云南丽江、绥江两县间,金沙江以东、以西的祥云大姚,以北和四川木里、石棉、甘洛、雷波以南地区。西汉后期,隶属于益州刺史部。
《史记》记载:“自滇以北,君长以十数,邛都最大,此皆椎髻,耕田有邑聚。”
西昌历史上的第一次移民潮。
移民屯田。从巴蜀选派大量劳工,用于修桥筑路,并征调大批中原官吏、士卒,维护沿途稳定,移民中占比最大的当属屯垦民,移民大量迁入,分散在“灵关古道”沿途,也带来了大量带有成都平原、蜀中色彩的器物。大量的青铜生活用具,出现在安宁河谷。
西昌地处清溪关道的要冲,北接蜀地、南通云南。
进可攻、退可守。
唐王朝在司马相如所开“灵关古道”基础上,开通“清溪关道”,即自成都出发,经双流,过邛崃,至雅安,再南过荥经,抵达西昌,由会理跨金沙江,进入南诏领土。路线基本重叠。
纵贯凉山而过。
“清溪关道”,地处甘洛县坪坝乡境内。
经汉源,入甘洛。从成都进入云南的官道。
清溪峡,现名深沟,呈南北走向,全长5公里,南起甘洛县坪坝乡政府驻地,北至汉源县大湾。国内仅存的年代最久远、保存最完整、路程最长、马蹄印最深的古代青石板路。
最深的蹄坑有35厘米深。
隐秘幽深。穿越时空的历史跫音,如幽灵在溪流上飘浮。绝壁处,凿空的甬道,行人得低头勾腰,真不知道当初马帮如何通过?有几处坡陡弯急,道路右下是悬崖,步步惊心不敢大意。
与西昌相邻的台登(今冕宁县泸沽镇)的铁矿,也得到开发。
泸沽镇位于安宁河与孙水河交汇处地带。
泸沽铁史。《后汉书•郡国志》记载:“台登出铁”“台登县有孙水……山有砮石,火烧成铁,刚利,《禹贡》厥赋砮是也”。泸沽铁矿,汉代即已发现并采掘冶炼。
盐源县。正式置定笮县、大笮县,
盐源的盐矿,也开始进行开采。
已有2140多年的建县史,县名几经变易。
汉称“定笮县”,唐称“昆明县”(中唐为“香城郡”),宋称“贺头甸”,元称“柏兴府”(后又易名为“润盐州”),明称“盐井卫”,清雍正七年定名为“盐源县”,沿袭至今。
盐源以“盐铁之利”闻名古今。
遗迹犹存。越西与沪沽之间的登向营,当年护送马帮、商旅往来的古城堡。
甘洛县海棠镇,“灵关古道”进入凉山的第一个商贸重镇和关隘。
主要居住着古羌人、古笮人。置越郡时,海棠设阑县。
唐《蛮书》称,该地为“达士驿”,今彝族仍称为“嗄达铺”(彝音)。
安宁河谷平原渐次发展繁荣。
“不乏精彩与妖娆”。
建立起了一个“袖珍天府”,仅次于成都平原。
单这一地区面积达6万多平方公里,比欧洲的荷兰、比利时等国的面积还大。
小司马相如34岁的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说自己“迁升为郎中,奉使西征巴、蜀以南,南略邛、笮、昆明,还命报”。在《河渠书》中,又提说“余西瞻蜀之岷山与离堆”。
随着汉武帝开发西南夷大军的“随军记者”司马迁,沿“灵关古道”而下,在司马相如建功立业之地,深入到昆明部族聚居的博南道。沿途考察风土人情,写出《西南夷列传》,给后代比较完整、详实的西南地区民族分布与政治、经济和习俗史料。
“邛都南山产铜”。
西汉末、东汉初,在东靠螺髻山,西临安宁河的西昌黄联关镇东坪村(“东坪遗址”),建国内最大的采矿、冶炼、铸钱三位一体的大型冶铜铸币工场。“二五铢钱”流遍“灵关古道”,悄然搅动着往来贸易,让蜿蜒于高原雪山、深渊密林的古道生动,充满“烟火气”。
立足“东坪遗址”,时光仿佛瞬间倒流。
2000多年前,热烈的铸币景象浮现:往来运送铜锭的推车,发出清脆的叮当声,炉里的火烧得正旺,映红铸币人汗流浃背的身躯。随着风箱的抽拉,红亮的铜液,缓缓注入钱范。
淬火池边,“嗤嗤”冒气的白烟,裹着热浪升腾。
附近,还堆放着冷却后,等待打磨的钱坯……
西汉“五铢”“大泉五十”钱币,铸造的青铜器,源源不断地销往云南各地。
邛都地区的笮马、牛羊、山货,也通过旄牛道向北运到邛崃等地,贩卖给成都商贾。
成都的铁器、布匹、丝绸等物,再回入安宁河谷。
“邛都铜洗”(汉代盥洗用的青铜器皿)远销外地,凉山的牦牛、僰童等珍品,脚力优良的笮马,不但深受客商欢迎,更成为了进献中央朝廷的贡品。
来自巴蜀的铁器、丝绸和布匹等商品,在市集上随处可见。
《史记》中,司马迁简单地描述为:“巴蜀民或窃出商贾,取其笮马、僰童、牦牛,以此巴蜀殷富。”人们手持一枚枚从“东坪”铸币厂出炉的五铢钱,等待着马帮的到来……
“灵关古道”处在少数民族与汉族的交汇地,沟通川、藏、滇各民族的地缘走廊,包括国外文明,时相摩荡、常相交融,使得岷江流域的巴蜀文化文明,活跃多于死板,丰富而又多彩。
雅安荥经,秦汉时期严道的治所。
汉严道古城遗址,南方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牦牛道”起点。
山清水秀。《西游记》中的女儿国,在汉源周边。自古以来,雅安有“雅女”、凉山美姑有彝族美女、甘孜丹巴有康巴美女(东女国)、凉山泸沽湖有摩梭女儿国。
越西境内,保存完好的遗迹尚有驿道沿线板桥乡境内的“树衔碑”、丁山乡境内的“双石桥”、南箐乡境内的崖画等。新民古城、县城古城墙、灵关石刻……
神秘而又奇特的北纬30度线上。
一条世界上自然风光最壮观,文化最为神秘的绝品线路。
“灵关古道”将散落在高山峡谷间,一个个古老城镇、一块块“文化绿洲”,串联成南北文化交流与融合的链条。2000多年后的今天,无论是成昆铁路、西昆高速,还是雅西高速,依然紧紧地贴合着这条千年古道,承载着先民一步一步走出的文明之路、经济之路。
“云端上的高速”,并非历史的巧合。
“逆天工程”。如今的雅(安)西(昌)高速,北上接成雅高速至成都,南下经荥经、汉源、石棉,到西昌,继续南下至攀枝花,进入云南。西南的崇山峻岭中,穿梭的超高架桥、超长隧道结合,跨越青衣江,大渡河、安宁河等水系,十二条地震断裂带,展布在丛珊峻岭之间,山恋重叠,地势险恶,每向前延伸一公里,平均海拔高程就将上升7.5米,被称为“天梯高速”。
中国冬季最美的高速公路。
整条高速公路像一条玉带,蜿蜒镶嵌在崇山峻岭,抬头远远望去,各色汽车,盘旋高空,引手可摘云朵。一场大雪后,群山银装素裹,尤其是山间的高速公路上,车动景移,千姿百态,雪景美妙,美丽“冻”人。一年中的最美之季。
中国,甚至世界,自然环境最恶劣、工程难度最大、科技含量最高的山区高速公路。
路线与两千多年前的“灵关古道”相似。
“灵关古道”,如今成昆铁路、雅西高速的“历史版本”。
交融着古今智慧。
壁立千仞的影像。
二郎山间。漫步“灵关古道”,盘桓于心中。
古羌人向南迁徙的通道,用脚踏出,后来的走私商人,既要避开东边官府的盘查,又要避免西部民族的劫掠,就选择了山间民族交界处的“小道”。
山势,险峻陡峭,骡马根本上不去,古道上背夫很多。
背夫们每天最多也只能走7.5公里,走到康定,就要半个月。
古道、铁路、水路、公路、高速路……
一首庞大的叙事诗,壮观绚丽。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易旭东,知名纪实作家,非学院派天府文化学者,北宋人物史研究学者。在国内外报刊发表纪实作品400余万字,近50篇作品获各种奖项。
往期回顾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易旭东
配图:方志四川
方志四川部分图片、音视频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文章所含图片、音视频版权归原作者或媒体所有。
温馨提示
如喜欢本文,请分享。
转载请注明:来自“方志四川”(ID:scsdfz)。
原标题:《【方志四川•历史文化】易旭东 ‖ 从“驷马桥”到“灵关古道” | 《难蜀父老》“通零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