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新闻网消息:收藏一座城市的荣耀,诉说荆州儿女的骄傲。观众朋友们,新春好!欢迎收看大型人物纪实访谈栏目《荆州骄傲》,楚天辽阔,楚地广博。荆楚英才,灿若群星。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脚下这块土地,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杰出学者、教育大家。他们当年也是在故乡启蒙,从故乡出发,受恩师栽培,从而一步一步走向学术巅峰。人生中求学的黄金时代,思想道德的形成时期,都是在家乡完成。在2020年新春之际,荆州市教育局、荆州广播电视台推出《荆州骄傲》第二十季“惟楚有材”主题节目,盘点荆楚英才成长之路,回望70年教育往事。第一期节目,就从一位公安县麻毫口东清河走出去的先生开始说起。
人们也许只知道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学家,却不知道,这23位科学家当中,朱光亚、周光召、钱学森等10多位科学家,都曾经在解放前的西南联合大学,听过王竹溪先生的课。
王竹溪,1911年出生于公安县麻毫口东清河旁的潭子湾王家台。新中国第一代科学家、物理学家、教育家,热力学统计物理研究的开拓者。王先生将毕业的精力与时间,殷切的希望及关怀,都倾注在学生们身上。他先后在西南联合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执教四十多年,学生遍及天下,中国几代物理学家都曾听过他的讲课。
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1938年,在烽火连天的抗战时期,西南联大在昆明成立。教育之道亦是救国之道,众多优秀杰出人物开始涌现。那些看似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却有着钢铁般的意志,从英国剑桥大学拿到博士学位的王竹溪先生,在国家的召唤和命运的安排下走向教育之路。
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说,1942至1944年,他在西南联大念研究生,得了硕士学位,为了写一个硕士论文,要找一个导师,他就找了王竹溪先生。
在西南联大物理系执教期间,王竹溪先生与后来的著名科学家、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杨振宁,结下了深厚的师生情。
杨振宁说,他第一次认识王先生是大学二年级的时候,王先生做了一系列的演讲,去听的人非常荣耀,他也是其中一员。
就是这场演讲,在这位未来的诺贝尔奖得主心中,种下了萌芽的种子。一位优秀的先生,对于学生日后的学术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
就是讲当时热门的一个题目,就是向变的理论,我当时二年级,听不太懂,根基不够,但是这件事情种下了一个根,我觉得向变是很有意思的问题。做研究的时候,就做统计力学的研究。这件事情对我一生有决定性的影响。
杨振宁一生从事的研究中,有三分之一的内容是统计力学。2017年,在西南联大80周年校庆上,杨振宁无比感慨地追忆恩师王竹溪先生。在他眼里,先生当年的教育,对他的一生都起到了重大的影响。
时光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初,基辛格和尼克松先后访华,中美两国的外交关系进入了最关键的时期,杨振宁从美国回到了祖国。当接待他的工作人员,问这位名扬四海的科学家想见什么人的时候,他从容地写下了自己恩师的名字——王竹溪。
1971年,王竹溪先生突然被接回到北京,刚开始,他并不知道为什么,当见到阔别21年的学生杨振宁,他笑了,因为他为这个出色的学生而自豪。
而这一次重逢,也是师生二人最后的相见。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在科学的春天刚刚到来不久,王竹溪先生却被发现肝硬化后期,于1983年1月30日,走完了自己的科学人生,享年72岁。在王竹溪先生的追悼会上,学生们望着老师的遗像,万般悲痛。杨振宁、李政道,这两位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的学生,分别从美国发来长长的唁电:
竹溪师生平勤实诚正,是朋友和学生都十分敬佩的。他造就了许多科技人材,我对统计物理的兴趣受了竹溪师的影响,师母务祈节哀。振宁谨上。
我极其悲痛地获悉王竹溪教授逝世,请向他的家属转达我最深的悼念,世界上失去了一位大科学家,中国失去了一位良师。李政道
2019年的深秋,《荆州骄傲》摄制组在北京大学燕北园,寻访到王竹溪先生长子王世瑚家中,见到了这两张泛黄的电报。这间老式的房子,简朴而宁静,王先生曾使用过的桌椅整齐摆放着,先生的大儿媳说,这是抗战胜利后从日本人手中买下的,一直用了好多年。在另一个房间,被先生熟读的《二十四史》,也被妥善珍藏着,这也是先生花费了一个月的工资,挑选回来的古书。
王世瑚安静收藏着关于父亲的物件和回忆,不愿被打扰,也不愿打扰别人。他在北京大学工作的妻子盛淑兰,当起了向导,陪我们在北大校园,一起追寻与王竹溪先生有关的记忆。
深秋的北大美不胜收,金黄的银杏绚烂无比。北京大学校史馆,在北大历史的星空里,闪耀着人类文明的群星,在无数梦想的座标之间,王竹溪先生点燃了物理的版图。在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物理楼的门厅里,并列着六位物理学宗师的雕像,王竹溪先生摘下了眼镜,微笑地守望着莘莘学子。
对于引以为傲的学生,王先生就连对最亲近的家人也不曾说起。盛淑兰1975年嫁入王家,一大家人共同生活,对老先生的风范耳闻目睹。
最让盛淑兰感慨的是,婆婆为公公缝制了一件接待外宾穿的中山服,老先生穿了好多年,所有着中山装的照片,就是那一件。
正因为看到这种优良的家风,当年盛淑兰结婚不久,丈夫要离开共同生活的西北,赴北大深造之时,她心里无比踏实。
一个世纪以来,无论物质怎样匮乏,生活多么艰难,学者们始终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前途紧密相连,以一片赤忱之心努力坚守,悉心浇灌,不断推动科学的本土化进程。而我们的王竹溪先生,就历经了科学救国、科学报国的阶段,他努力推动着以物理学为代表的科学,在中国这片土地上,落地生根直至繁茂成林。
王竹溪先生曾吟诗自咏:耿耿忠心效桑梓。在40多年的学术生涯中,对我国物理学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主要从事理论物理特别是热力学、统计物理学、数学物理等方面的研究。所教授的课程从普通物理、理论物理到高等量子力学等等,囊括了培养一个物理学人才所必须的几乎全部课程。大学期间的不少课程,包括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电动力学、数理方程等等,都和王竹溪先生有关,他会是著者、合著者或者参考书目著者。读过先生教科书,听过先生学生授课的人,则历数代而不可计数。
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先生致力于科研和著作,从1979年起任《中国科学》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委、主编《现代物理学丛书》《物理学基础知识丛书》英汉《物理学词典》。
王竹溪一生勤于学而精于研,博闻强记,出生于书香门第之家,其父王才俊及祖父都是秀才出身,幼年随父亲、舅舅和长兄熟读《四书》《左传》启蒙,并曾在家乡的麻豪口学堂读书。1922年秋,王竹溪随二哥赴武昌求学,在此期间博览了大量课外书籍,开阔了视野。
1929年夏,因仰慕梁启超之名,考入清华大学。1934年夏,与钱学森、赵九章等人同批考取了清华大学第七届庚款留美生,却因物理大师保罗·狄拉克访华,而改为留学英国,由此改变了治学方向。1938年,已经成为国之栋梁的先生,回到战火纷飞的祖国,只是为了心中那盏不灭的救国灯。
1946年,王竹溪先生随清华大学迁回北平复校,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调整,清华大学物理系合并到北京大学物理系,王竹溪先生此后一直在北京大学工作,其1955年编著出版的《热力学》成为中国第一部热力学教材,并于1955年被评定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62年,被任命为北京大学副校长。
王竹溪先生一生兴趣广泛,被称为文理兼通的百科全书式学者。他不仅是物理学家和数学家,而且有深厚的中国语言文字和历史文化的根底。从20世纪30年代起他就研究中国的语言文字,并早在1979年就提出汉字检索机器化方案,花费四十余年编撰《新部首大字典》,共收51100个汉字,多于《康熙字典》,是对汉文字学的重要贡献。
王竹溪先生作为我国第一代科学家,是最早一代受过严格科学训练,进而以科学的眼光来生活、来看世界、看社会的中国人。他国学功底深厚,西方自然科学和东方传统文化做到了最强联合。
公安县一中校园里,坐落着“王竹溪先生纪念馆”,由杨振宁先生题写馆名,学校希望用于鼓励一代又一代莘莘学子,从家乡的少年,走向科学的世界,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去求索未知的领域。
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作为中国物理学的一代宗师,王竹溪先生也曾身为学生,唯学术理想至老不灭。或者说破灭一次,再理想一次。在波澜壮阔的文化民国、烽火连天的战乱守拙、大江大海的南渡北归里,先生宛如灯塔,照亮一方山河,也为今日中国教育立镜一面。先生,是一个称谓,一种修为,瞻彼淇奥,绿竹猗猗,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本期节目就到这里,明晚8点,我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