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江非遗文化知多少?非遗“探秘”,安排!

非遗文化是人类留下的珍贵财富

它与物质文化遗产共同

构成了绚丽多彩的人类世界

庐江人文荟萃,英才辈出

拥有着深厚文化底蕴

口耳相传的非遗文化

反映着庐江最基层的气息

庐江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那么都有哪些非遗文化呢

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起盘点一下

看看你知道几个

庐江,自汉武帝元狩二年建县以来,已有两千一百多年的历史。在这个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县城,保留着大量的文化遗产。相对于人们所熟知的冶父山欧冶子铸剑池、周瑜墓园、何氏太始祖陵园等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那些依赖于人自身而存在,以口耳相授为传承方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则更能够反映出庐江最基层的文化气息。

庐江县自2006年正式启动非遗保护工作以来,经过长期艰苦的田野调查,共普查出180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传统钾明矾制作工艺为省级非遗项目,庐江小红头制作技艺、孔明惠手撕书法技艺、朱三卤鹅制作技艺等六项为市(县)级非遗项目。

手撕书法

手撕书法,是一种新兴的书法艺术形式,以用手撕纸代替了执笔写字,把写字功力由笔杆转换至手指上,是一种书法意境的延伸和升华。即不要“文房四宝”之笔、墨、砚,仅用“纸”,就能创作出具有“笔情、墨趣和金石味”的书法作品,具独特艺术魅力!

庐江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艺术(手撕书法)创始人与代表性传承人--孔明惠,以中国传统书画为根底,多研习手撕书法艺术,成果显著。其个人名录和手撕书法作品,已经编入《中国书法家精品手册》、《中华书画宝典》和《中国名家名作选集》(1900-2003年)等十余部艺术专业典籍,并登载公开发行。2014年11月,手撕书法作品毛泽东《沁园春 雪》经专家学者评审后,入围中国八达岭新长城之“中国文化榜”名录。2018年7月,荣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艺术大奖赛金奖,并被授予(手撕书法)代表性传承人荣誉称号。

孔明惠也在每个周末去附近的小学、文化站等地方举办义务培训班,向中小学生、教师以及有一定功底的书法爱好者传授手撕书法。除此之外,他也积极参加如《中国达人秀》、《中国梦想秀》等节目,尤其是他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表演手撕书法,更是反响强烈。现在的孔明惠,已让自己的孩子参与到传承中来,先习书法,然后钻研手撕,把这项非遗发扬传承。

矾山钾明矾制作工艺

传统钾明矾制作工艺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与智慧的结晶,现已被评定为安徽省省级非遗,自唐朝中宗年间(705-709)班大宏、班二宏发现明矾,矾山即兴起采炼之举,千年明矾开发史就此开端。由唐朝简单的手工小规模采炼,到宋朝发展为作坊式生产。采矿业由一天一人采100至200斤矿石,到宋朝时已发展到一次采“一柯”能达到9万多斤矿石。炼矾也逐步实现了由煎矾与矿石焙烧的连续作业。经历代采石炼矾工人的不断完善,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一直沿袭至今,千年炼矾窑火不断。

传统钾明矾制作工艺通过历代采石炼矾工人的摸索、提高、发展,形成的工艺流程是:明矾石开采、明矾石焙烧、熟明矾石风化、明矾浸取、矾液沉降、矾液加热、明矾结晶七个工序。

传统钾明矾制作工艺传承千年,沿袭至今,它有着独特的优越性。主要是该工艺具有设备简单,投资少,耗能低,不需要添加其它化工原料。且工艺操作也不复杂,工艺操作人员,主要是师徒相传,言传身教,悟性领会,靠传承人的长期实践熟能掌握操作技能。该工艺生产的明矾,晶莹剔透,大块透明,质量好,在国内外市场广受赞誉。

虾子灯

龙灯、狮灯、荷花灯……这些花灯名,你或许并不陌生,但有一种叫“虾子灯”的,你听说过吗?在庐江,“虾子灯”流传于盛桥镇薛岗村,“虾子灯”的每只虾灯由两人掌舞,双虾和舞,色彩斑斓,迎花追逐,生动活泼,活灵活现,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已列入合肥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虾子灯是当地渔民祈求国泰民安、鱼虾满舱的一种表演形式,历经岁月的变迁,虾子灯的照明设备与吹奏乐曲都进行了不断地改进。

虾子灯出灯时间有讲究,预定计划,居家和备,百事和谐,五和俱佳,三和出灯。出灯时灯笼幻色,枪炮震撼,锣鼓喧天,礼花飞扬,一对虾子灯在众人的簇拥下隆重出场,翻转跳跃,弓臂转伸,活腾如真,迎花追逐,生动活泼,活灵活现。

虾子灯挨户巡访,随着鞭炮和锣鼓声,虾子灯按照预定路线,每到一户,便燃放鞭炮,迎灯接福,祈祷平安;观灯嬉戏,披送红缎、送上喜烟,又鸣竹又看舞灯,忙得不可开交。各户礼品不完全一样,但都饱含诚意、心愿神美,大体上有祝愿大吉大利、百业顺利、合家欢乐、身体安康、幸福美满之意。

朱三卤鹅

提到美食,朱三卤鹅相信庐江吃货们都很熟悉,但是你可能未必知道,他还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庐江朱三卤鹅,安徽老字号,2010年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朱三”者,本名朱传长,家中兄弟排行老三,人称朱三。朱三祖居庐江县泥河镇,据传,其父朱义昭曾为皇家御厨,且专长各类卤制品。后告老还乡,颐享天年,便将宫廷卤制品的配方密传子女。然其他几个儿女均无意继承父业,唯有三儿子传长将这宫廷卤制品的配方视为珍宝,并决心要把这宫廷卤制品“飞入寻常百姓家”,让普通百姓也能享受皇上的“口福”。因泥河境内天井、洋河系黄陂湖水域,河网纵横,盛产大白鹅。朱传长就以卤鹅为主打产品,专项制作卤鹅。

按照宫廷配方卤制出来的卤鹅,五香味浓,骨质松脆,肉感香嫩,调料适口,姜葱味齐备,食之回味。众人品尝后赞不绝口,争相购买。一传十、十传百,时常日久,“朱三卤鹅”便成了一道地方特色菜肴。

小红头

庐江县特色小吃“庐江小红头”,香甜酥松,细腻无渣,以精致的小竹篓包装,可随身携带,它在2009年入选了巢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承载着家乡美好的记忆和情怀。。这项庐江传统名点,原名饽饽,又名油糖烧卖。其外形如石榴花,小而圆,大如钱,顶端染有一点红,故被称为“小红头”。

相传清朝乾隆年间,清军著名将领,庐江人吴长庆奉旨出征,尽管将在外征战,但难割难舍的是不散的乡情、乡思。加上长期在外,水土不服,随身同去的家乡厨师从一日三餐中看出端倪,于是,便常为他做此点心以慰藉,很受吴的赞赏。

吴长庆因戡定朝鲜“壬午兵变”有功,受到朝廷嘉奖。为感谢皇室的恩泽,吴长庆亲自将小红头装篓,每篓22个,共100篓小红头作为贡品献给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太后和皇帝品尝后,认为色香味形俱佳,大为称赞,遂将“小红头”赐给文武大臣。从此,庐江“小红头”便驰名海内外。

生花堂毛笔

毛笔,中国传统的书写绘画工具,与墨、纸、砚,并称“文房四宝”。“生花堂”,这个庐江本土的民间文化用具手工制造坊,是周边地区存世不多的笔业祖传品牌,距今已有近200年历史。

清道光年间,“生花堂”毛笔第一代传人吴象成父子,来到上海李鼎和笔店学徒。由于吴氏父子勤学苦钻,练就了一手精于制笔的好工艺,在上海同行业中独占鳌头。咸丰八年(1858年),小有名气的吴氏父子在上海开办了自己的毛笔店,取店名“生花堂”,寓“妙笔生花”之意。当时,不仅众多学子争相购买 “生花堂”毛笔,名人雅士也不惜高价相求同,“生花堂”一时声名鹊起,誉满浦江。光绪八年(1882),思乡心切的吴象成父子毅然举家迁回安徽,定居安庆。宣统三年(1911年),吴象成辞世后,其孙吴德贵秉承祖业,并于民国十年(1921年),将“生花堂”毛笔店由安庆迁至庐江县城,直至1996年,96岁高龄的吴德贵去世,其子吴光裕和女儿吴萍坚守祖业,相继在黄屯老街、皖南泾县开办分厂,“生花堂”毛笔享誉大江南北。

吴光裕八岁便随父学习制笔,现已从业六十多年。因受先人长期熏陶并自己潜心领悟,吴光裕主持的庐江“生花堂”品种也日趋于丰,其大可书盈尺匾额,小者能写蝇头小楷。吴氏制笔坚持以质取胜,除注重精选黄鼠狼、野兔、山羊、雄鸡“四毛”外,并十分讲究梳、齐、赶、盖、扎、修、装七道工序。制作中,对选定之毛精心搭配,做到根根梳顺梳匀,务求基、垒、尖“三齐”,再以篾刀赶刮,而求“清风亮顶”,由里及表盖匀,扎平扎牢根基。再“修杂”、“剔飘”,后以松香装牢,确保每支通体圆直,子口成线,不留水槽。

“生花堂”毛笔,像很多的优秀文化产品一样,漂洋过海,远销美国、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欧盟等国及香港、台湾等地,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对于庐江,无论是从主管非遗保护工作单位,还是普通的非遗传承人,他们的心中都涌动着一种对非遗项目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正是有了他们的存在,庐江人生活的这片热土才能承载更多的文化记忆,才能让更多的人关注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遗文化,是祖先留下的珍贵财富,它溶于我们的血脉之中,合理的保护和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促进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你还知道庐江有哪些非遗文化吗

欢迎留言告诉我们~~

出品:庐江县融媒体中心

往期精彩回顾

来源/庐江文旅

编辑/张媛

校对/施杰

原标题:《庐江非遗文化知多少?非遗“探秘”,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