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化 | 凉州攻鼓渊源考——西凉乐舞的遗存

一、西凉乐舞的形成与发展

西凉乐舞是凉州当地音乐、中原汉族音乐与龟兹、天竺(古代对印度和其它印度次大陆国家的统称)音乐融合交流而成的一种丰富多彩、美妙动人的恢宏乐舞。西凉乐舞在隋唐音乐宝库中闪耀着奇光异彩,它所取得的艺术成就,使每一个凉州人引以为豪。

西凉乐舞形成于五凉时期的凉州。西晋灭亡后,东晋占据了江南、荆湘地区,在北方和西南地区则先后建立了二十多个国家。北魏史学家崔鸿撰写了一本史书《十六国春秋》,选取其中十六个国家来代表这段时期,史上称之为“东晋十六国”。在301年至439年的140年间,河西走廊地区先后产生了前凉、后凉、南凉、北凉、西凉五个以“凉”为号的割据政权,史称“五凉”,属于“十六国”的范畴。

五凉政权年表

因中原战乱不断,河西地区偏安一隅,承前启后,继绝扶衰,贯通中西,联络南北,形成了灿烂辉煌的五凉文化。其中的优秀成果——西凉乐舞则对唐代的乐舞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需要强调的是,“西凉乐舞”中的“西凉”并非单指“五凉”中李暠创建的“西凉”,而是指整个河西地区,等同于“河西乐舞”。

我国现代最负盛名的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陈寅恪先生对西凉乐舞曾有研究,他认为:“唐之胡乐多因于隋,隋又多传自北齐,而北齐实承北魏。当然北魏胡乐又是由凉州及河西传入的。追本溯源,北魏至唐数百年间宫廷乐舞的源流,均与凉州和河西地区息息相通。”

凉州,自古是汉族和少数民族杂居之地。五凉时期,凉州成了“中西音乐文化的大熔炉”。前凉张氏政权时期,中原战乱不断,大批士族文人纷纷逃难来到凉州居住。这些移民的到来,同时给凉州带来了中原地区多彩的文化,其中包括一些汉、魏旧曲。

前凉时期,音乐发达。前凉张骏墓中就葬有乐器,由后凉时期的盗墓事件可知,《太平御览》记载:“后凉咸宁二年,有盗发张骏墓,盗得白玉尊、紫玉箫。”《隋书·音乐志》中记载:“《天竺》者,起自张重华据有凉州……歌曲有《沙石疆》;舞曲有《天曲》;乐器有凤首箜篌、五弦、琵琶、笛、铜鼓、毛员鼓、都昙鼓、铜钹、贝等九种,为一部;工十二人。”也就是说,349年前凉张重华时期,天竺国的使者送来一支12人的乐队,带来了天竺歌曲以及乐器。

西凉乐舞的真正形成是在后凉吕光时期。吕光于384年远征西域时,被龟兹瑰丽的文化艺术所倾倒。在班师东归时,用2万只骆驼运送珍宝和乐舞艺人。到姑臧(武威)后,他将带来的乐人舞伎和各种乐器编成一支庞大的乐舞队,又将大量的龟兹乐曲加以改编,与河西地区的中原乐舞融合,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实现了“中原旧曲杂以胡声,使西域音乐杂以秦声”。

北凉时期,西凉乐舞得到进一步大发展。《隋书·音乐志》记载:“西凉乐声,起蔡氏之末。吕光、沮渠蒙逊等据有凉州,变龟兹声为之,号为秦汉伎。”

魏晋时期墓葬壁画 宴乐图

439年,沮渠牧健投降北魏,凉州3万余户迁入平城(山西大同),西凉乐舞随之传入中原。《秦汉伎》传入北魏后,改名为《西凉乐》,被尊为“国乐”。

西凉乐舞之所以能够流传于河西而风靡于中原,一个重要原因是为河西保存并向中原输送了一大批艺术人才。这批人被称作“乐工”或者“伶人”。《魏书·乐志》记载说:“晋永嘉之乱,太常乐工多避地河西”,“(魏)平凉州,得其伶人器服,并择而存之”。

隋文帝开皇初(公元581年),宫廷制定了以“国伎”(《西凉乐》)为首的七部乐。隋炀帝时期,又增加了两部,使宫廷音乐达到九部。这九部中,七部是由河西输入的。

有文献记载,大业五年(公元609年),隋炀帝西巡到河西,召开西域诸国的贸易洽谈会。当时,西域27国均派使者前来参加。为迎接各国来使,西凉乐舞故乡的艺术家们尽展其出众的才艺,凉州、甘州一带的百姓盛装观看,夹道欢迎各国使者的群众队伍长达数十里,场面十分壮观。

唐代是西凉乐舞发展的极盛时期。其实,魏晋以降,河西、关陇一带士民及统治者多有胡人血统,五凉、北魏不必说,隋、唐帝王均有胡人血统。唐朝的皇帝,多爱乐舞,李渊擅弹琵琶,李世民擅跳舞,李隆基更是被称作“音乐皇帝”。唐时的乐舞,武有《秦王破阵乐》,文有《霓裳羽衣曲》,均为巅峰之作,引领后世。

据史籍记载,620年,秦王李世民破叛将刘武周,解唐之危,河东(今山西永济)士庶歌舞于道,军人利用军中旧曲填唱新词,欢庆胜利,遂有“秦王破阵”之曲流传于世,后编入乐府。

贞观初年(627年),唐太宗诏魏徵等增撰歌词7首,吕才协律度曲,订为《秦王破阵乐》。

贞观七年,李世民亲制《破阵舞图》,对舞蹈进行加工:左圆、右方,先偏、后伍、鱼丽、鹅贯、箕张、翼舒,交错屈伸,首尾回互,往来刺击,以像战阵之形。舞凡三变,每变为四阵,计十二阵,与歌节相应。令吕才依图教乐工120(一说128人)﹐披甲持戟﹐执纛演习,定名为“七德之舞”。凡宴三品以上官员及“蛮夷酋长”,于玄武门外奏之。擂大鼓,声震百里,气壮山河。后用马军2000人,引队入场,尤为壮观。

敦煌莫高窟217窟 晚唐壁画《破阵乐图》

到了唐玄宗时期,尚武之风渐衰,奢靡之风日盛。唐玄宗开元中(公元727年),西凉府节度使杨敬述率领优秀乐工、舞伎、倡优,浩浩荡荡前往唐都长安,进献了由西域传到凉州的天竺乐曲《婆罗门曲》改编而成的《凉州大曲》。《凉州大曲》后经多次加工提炼,特别是得到深通音律的唐玄宗亲自加工整理并将其改编为《霓裳羽衣曲》,由贵妃杨玉环伴舞成为唐代乐舞艺术成就的巅峰之作《霓裳羽衣舞》。

霓裳羽衣舞

《旧唐书·音乐志》说《西凉乐》“最为闲雅“。《西凉乐》的特点是娴雅、柔婉。它分为歌曲(声乐曲)、解曲(器乐曲)和舞曲(舞蹈曲)三种。

舞蹈是西凉乐舞中又一重要表现形式,按照风格来分,有柔舞和健舞。据《通典》记载:西凉乐舞的舞蹈分为“白舞”和“方舞”。前者是单人舞,后者是四人合舞。古凉州地区流行的著名的舞蹈有《胡旋舞》《胡腾舞》《柘枝舞》《狮子舞》等。这些舞蹈,在一些唐诗中被记录下来,如唐代诗人李端的《胡腾舞》,白居易的《西凉伎》等。

此外,《西凉乐》的乐队组织和演出规模之大,乐器种类和乐工人数之多,在隋、唐期间也是空前的,在宫廷所有的乐队中是最大的一部。在敦煌壁画中有许多作品描绘的就是西凉乐舞的场景。

二、凉州攻鼓子是西凉乐舞的遗存

许多学者认为,凉州攻鼓子是西凉乐舞的遗存。凉州攻鼓子因为其威武雄壮,粗犷豪放的风格,被认为源于汉唐军旅出征乐舞,其实主要指的就是《秦王破阵乐》。《秦王破阵乐》是“雄健”的“武乐武舞”之祖宗,“锣鼓杂戏源于秦王破阵”,作为“武腰鼓”的典型代表,被认为与秦王破阵乐渊源颇深就不足为怪了。

西北民族大学舞蹈学院院长李琦教授(女)在《论武威攻鼓子中的西凉乐舞遗存》一文中认为,魏晋至隋唐时期,在凉州等与少数民族政权相接的边地,中原旧乐同西域胡乐渐次融合,逐步形成与南方清乐截然不同的西凉乐舞。历史上曾经名噪一时的西凉乐舞如今已经踪迹难觅,舞蹈史研究更多是通过古人在诗词歌赋中的记载和壁画、书画中的描绘来探微索隐。然而,虽然乐舞的形式已不复存在,但乐舞的文化基因或多或少通过当地的民间艺术形式保存下来,武威攻鼓子就是其中典型的个案,是研究西凉乐舞特征的活态范式之一。

西凉乐舞的重要特征是中原汉乐与羌胡等民族乐舞的融合,也就是“胡汉兼容”,它是在“中国旧乐”的基础上吸收当地及西域少数民族乐舞而渐次形成的。凉州自古就有北羌、马羌、西戎、匈奴、鲜卑、氐族、吐蕃、党项羌、蒙古和回鹘等游牧民族生活。到了清朝时,朝廷推行屯垦戍边政策,大量陕、晋、皖、浙的汉族人也纷纷迁居于此。所以,凉州是民族融合的大熔炉,是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中原文化和西域文化的交汇之地。在凉州攻鼓子中,我们能明显看到“胡汉兼容”的特征。

烈士武臣,多出凉州,“尚武”是西凉乐舞的另一显著特色。攻鼓子色彩对比鲜明的服饰、夸张狰狞的脸谱,都给人以极强的视觉冲击感,体现了浓重的尚武精神和少数民族游牧文化的特色。攻鼓子阵型变换带有明显的古代战阵和狩猎场景的特征。攻鼓子多以慷慨激昂、苍凉悲壮的“西凉古乐”为伴奏,使听者如同置身于金戈铁马、战鼓雷鸣的古战场,心潮起伏,难以自遏。

凉州鼓韵 摄影:刘忠

作者简介:赵大泰,武威人,陕西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研究生毕业,教育硕士,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现供职于武威市凉州文化研究院。主编非遗专著《凉州贤孝之“二十四孝”》,发表论文多篇。

来源:凉州文化研究院

猜你喜欢

本文为武威市文体广电旅游微信公众号整合内容。如遇到1、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2、标来源非第一原创;3、微信内容发现错误等情况,请第一时间私信“武威文体广电旅游”微信公众号或致电:0935—2211772,我们及时审核处理。

原标题:《非遗文化 | 凉州攻鼓渊源考——西凉乐舞的遗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