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
垃圾分类事关城市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维系着市民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一年过去了,如今在浦东各居民区、机关单位、街头巷尾等垃圾分类的“第一线”,环境变好了、设施设备更齐全了。更为可贵的是,市民群众的理念发生了变化——垃圾分类从“新时尚”,变成了“好习惯”。
一年来,垃圾分类工作覆盖到浦东新区2999个居住区、2441个单位、659条道路(沿街商铺),让环境面貌有了实实在在的改变。在各个居民区里,最大的变化就是,实施垃圾定时定点投放后,原本在每个楼道都会见到的垃圾桶消失了。
如今,小区只留下了一东一西两个垃圾箱房,并且指定时间段开放。每次开放时间过后,保洁人员都会及时对垃圾桶和箱房进行清洁、消毒,随后锁掉箱房。这样一来,除了每天垃圾箱房开放的早晚两个时段、4个小时之外,小区里完全没有了垃圾的痕迹,也没有了异味,环境大为改观。
沿街商铺的垃圾如何处理,关系到一个城市的“门面”是否干净。2020年新出台的垃圾分类工作方案,对沿街商铺上门收集垃圾提出了不少新要求。不少街镇先行一步推出各种举措,维护着“门面”的干净整洁。
设施愈发齐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果说,“四分类”垃圾桶是垃圾分类工作开始以来的标配,那么配套湿垃圾桶使用的破袋器,则经历了从“神器”到“标配”的变化过程。
今年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方案出台后,破袋器成了“应有配件”。大团镇为镇域内各居民区统一配备了破袋器,这让家住同润蓝美俊庭小区的徐云芳也体会到了便利。“以前,我们来倒垃圾,尤其是湿垃圾,都是直接倒,手容易脏。现在有了这个破袋器,轻轻一刮,垃圾就倒下来了,蛮好的。”她说。
破袋工具容易沾染上垃圾,使用后需要经常清洁、消毒。居委工作人员说,每次垃圾投放时段过后,保洁人员都会取下破袋器,统一进行清洗、消毒和除臭处理。
事实上,还有更先进的设备。比如,高东镇的32个小区、80多个垃圾投放点,都安装了智能投放箱。这个智能投放箱,不仅配备了洗手装置等,还有用户识别系统。
早上8点多,高东镇千秋嘉苑小区垃圾投放时段。小区居民黄菊明拎着湿垃圾来到智能投放箱前,对着感应区一刷卡,垃圾投放口的盖子缓缓打开。黄阿姨从容完成破袋、投放等动作,随后在水槽边洗了一下手。此时,投放口的盖子才缓缓关闭。
“每户居民都有各自的卡,对应具体住址,这样方便我们了解分类情况,同时他们如果投放一些可回收物,也能相应得到一些积分。”高东镇垃圾分类推进办工作人员卢晔介绍。
夏天来临,天气越来越热,不少居民区的定时投放点和垃圾箱房都用上了这样的降温除臭装置,让投放点和垃圾箱房,变得不再那么恼人。
“时尚”成了“习惯”
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5月,新区湿垃圾日均分出量为1670吨,可回收物日均回收量1034吨,干垃圾日均处置量3347吨,资源化利用率达到44.7%。无论是湿垃圾分出量、可回收物回收量,还是资源化利用率,都有大幅提升。这么一份成绩单的背后,除了机制体制不断完善、各类设施设备不断提升,更关键的在于,市民群众的理念发生了变化——从最初的被动接受,到如今的主动参与。
之前,小区里的垃圾箱房是开放式的,有居民不顾定时的要求,随时前来投放垃圾。为此,小区里的热心志愿者们分成三班主动“值守”,引导居民定时投放。垃圾箱房改成封闭式之后,志愿者们改变了安排,在两个投放时段安排人员值守,其他时间则在小区内巡视。
今年63岁的徐琳弟,是垃圾分类志愿者之一。她告诉小布,小区在三四年前开始尝试推行垃圾分类,当时她就担任了志愿者。“那时候,我们经常去居民家里,看看垃圾分得怎么样,还要教他们怎么分。”如今,徐琳弟觉得,自己这个垃圾分类志愿者几乎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大家都知道按时来投放垃圾,而且分类也做得很到位。我们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偶尔帮助一下那些有实际困难的居民,比如说临时要出差的小年轻、不方便出门的老人等。”她说。
沿街商铺的商户们,也在集中收运工作启动后,逐渐养成了好的分类习惯。在周家渡街道南码头路齐河路路口,沿街商铺的商户们已经养成了一个习惯——他们会在店里把垃圾分好类,然后等着收运车的音乐声。“听到这个音乐声,就知道每天的收运时间到了,只要分好类,直接可以拿出去丢掉。”一家果蔬店的店员告诉小布。
也不是将来时
应该永远是进行时
上下一心 众志成城
大家一起继续努力
让我们的家园更美丽、生活更美好!
你所在的小区垃圾分类做的如何?
你有什么好的意见建议?
欢迎留言告诉小布~
部分摄影:郑峰
原标题:《浦东垃圾分类一年间:“新时尚”变成“好习惯”,“绣花功”绣出高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