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振兴路丨大余:奋进路上争朝夕 全面崛起正当时

八年

在历史的长河中

如沧海一粟,白驹过隙

八年

对于31万人口的大余县而言

却镌刻着荣光与梦想

八年来,大余县抢抓赣南苏区振兴发展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在国家广电总局(原国家新闻广电出版总局)和应急管理部(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的倾力帮扶下,顺势而为、借势而上,认真打好中央三大攻坚战,纵深推进六大攻坚战,精准发力、持续用力,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

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72.16亿元提高到2019年的105.57亿元;财政总收入从2012年的7.1亿元提高到2019年的13.7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的6075元提高到2019年的12886元……受益于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政策“红利”,大余演绎着翻天覆地的变迁。

大余县城全貌。

如今,放眼这片发展的热土

楼宇挺拔、产业聚集、人气兴旺

章江浪潮托起的这个县城

血肉丰满、轮廓分明

高质量发展的主旋律响彻庾岭大地

县域经济跨越腾飞

乘着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东风,大余县因地制宜谋创新,以加快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服务民生为重点,鼓足干劲、破难奋进,一二三产业齐头并进,经济转型舞出新姿态。

◎工业经济实现新突破。曾经“一矿独大”的大余,因工业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链条短、科技含量较低,一度陷入“钨竭城衰”的困境。八年来,大余县致力转变发展方式,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工业经济加速摆脱单一资源依赖,步入良性轨道,产业发展稳步迈向中高端,呈现出资源、创新、速度、质量、效益全面升级的蓬勃发展态势。坚持“亩产论英雄”“亩税论英雄”,深入实施“满园满能满地工程”,工业园区形成新华、新安、新世纪、新城“一园四区”格局,实现园区平台裂变式发展。大气魄推进有色金属新材料首位产业发展,培育了翔鹭钨业、云锂新材料等一批关联度大、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和有色金属精深加工项目,成功打造出从钨采掘、精矿加工、钨粉、硬质合金等到钨渣综合利用的完整钨产业链。顺利通过“省知识产权富民强县示范县”项目验收,成功创建“国家级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顺利拿下全省乃至全国第一本专业从事APT钨渣处置经营许可证,对各类矿物做到“吃干榨尽”,变废为宝,生态循环利用,彻底解决了钨渣处理难题。

大余打造出从钨采掘、精矿加工、钨粉、硬质合金等到钨渣综合利用的完整钨产业链。

◎现代农业迈出新步伐。积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依托区位优势,推动土地集中连片流转,整合部门资金,统筹规划,大力建设高标准农田,着力做大做强蔬菜、花卉苗木、稻虾养殖等特色产业。目前,花卉苗木种植面积突破15万亩,蔬菜种植面积达9万亩。进一步延伸传统农产品产业链,以农副产品深加工为基础,以特色高科技食品制造为动力,投资30亿元规划建设了集生产加工、科技研创、旅游观光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绿色食品产业园。大力培育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业生产、加工、流通实现一体化发展,形成板鸭、花生、黄酒等农业产业链条和食品产业集群,逐步打响“南安”“牡丹亭”等特色农业品牌。大力发展创意农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和绿色生态农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获评第二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试点单位、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省级试点示范县。

大余县池江镇顺泰蔬菜基地占地600余亩,年产蔬菜2500吨,产值达2000万元。

◎现代服务业发展后劲持续增强。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大力推进“大上崇幸福产业示范区”建设,突出抓好全域旅游、生态康养等优势产业。按照全市“一核三区”旅游布局,主动唱响“丝路明珠、生态大余”旅游品牌。丫山景区创建国家生态旅游度假区工程、三年游击战争红色文化旅游长廊、西华山钨矿国家矿山公园等10多个投资亿元以上旅游大项目快速推进。因地制宜发展森林康养和运动休闲等大健康产业,荣获第一批国家森林康养基地称号,大余章源生态旅游有限公司被评为“国家级体育产业示范单位”。

游客在大余丫山运动休闲小镇体验BMX泵道。

攻坚战场勠力同心

近日,在赣州虔顺新材料有限公司项目建设现场,项目工程已进入封顶阶段,工作人员正在新修建的厂房里安装调试相关设备,预计很快能投入生产。据了解,赣州虔顺新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钽铌、锡、钨系列产品精加工的高科技企业,项目总投资1.8亿元,建成后预计可年产500吨钽条、1100吨铌条、5000吨钽铌原矿,收入达3亿元。

大余县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第一抓手,通过大项目推动大发展。坚持以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树牢“项目为王”理念,扎实开展“项目建设提速年”活动,加强人员、资金等要素保障,坚持“一个重点工程、一个挂点县领导、一个牵头单位、一名直接责任人、一个工作班子、一套工作方案”,实行从项目选址、征地拆迁、立项、规划、科研、设计等前期工作到建成全程负责、一包到底的工作机制,确保了项目建设工作扎实有效推进。

大余县天然气综合利用项目黄龙门站。

为有效破解项目用地等瓶颈,大余县创新了指挥部大兵团作战模式,创造了项目建设“大余速度”,征地拆迁速度、面积创造了大余历史之最。近年来,相继完成城南片区综合改造提升、环城路、国际商贸城、食品产业园、梅岭三章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园等项目征地,累计新增征地达3万多亩。与赣州银行、九江银行合作设立“大余县六大攻坚战”投资基金,与赣南苏区振兴产业发展基金合作,分期开发建设龙安新城,有效解决了项目资金难题。

项目建设大提速得益于全县招商引资、争资争项工作成效突出。该县成立了由县四套班子领导为组长的6个招商团队和5个专业小分队,坚持“北上、南下”“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开展了5G网红直播经贸合作暨“余商回归”招商推介会等重大招商活动,有效破解了项目引进难题,招商引资项目总数、投资总量创造了大余历史之最。疫情防控期间,该县充分利用云招商等方式,截至5月底,成功签约项目11个,投资额38.2亿元。

此外,大余县还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笔者在大余县振兴办了解到,该县8年来共上报赣南苏区振兴发展重大项目264个,总投资536亿元,共争取上级项目资金超100亿元,成功争取全国第三批资源枯竭城市、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革命老区转移支付县。

对口支援硕果累累

《若干意见》出台实施8年来,大余县抢抓机遇、感恩奋进,着力促进政策落地、解决民生问题、加快项目建设、推进先行先试,全力以赴推进振兴发展。

千里驰援,心系红土。对口支援工作开展以来,国家广电总局领导先后深入大余调研指导数十次,考察县情、体察民意;应急管理部多次组织专题调研组深入大余县调研,研究支持加快大余振兴发展的政策和举措。

由国家广电总局、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19年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江西分会场集中示范活动大余现场。

依托大余实际,国家广电总局以项目为载体,积极推动对口支援大余帮扶项目落实,力促大余县经济社会特别是文化事业的跨越式发展。为解决农村边远地区群众收看电视、收听广播难题,将赣州“户户通”工程列入享受西部政策补助范畴,累计向大余县下拨“双模直播卫星接收设备”12506套。同时,将大余高山无线发射台基础设施建设列入“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全国覆盖项目”,建设了玉枕山台、卵岭台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推动大余人民广播电台复播。

协调人民出版社、韬奋基金会等多渠道筹措400余万码洋图书充实乡镇综合文化站、基层农家书屋等,支持大余县创建“全民阅读示范县”;在大余设立播音主持实践锻炼基地,邀请海霞、张越等著名主持人授课,300多名广电从业人员参加培训,推动赣南等老区广播电视事业发展;“梦回南安”中秋民俗游园主题系列活动、《魅力大余》系列专题片等在央视直播或录播……近年来,国家广电总局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从政策、资金、项目、人才等方面倾情支援,有力地促进了大余县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高质量发展。

大余县一直被誉为中国钨业的开山鼻祖和中国钨业发祥地,但在为新中国的建设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面临资源逐步枯竭、经济结构严重失衡的严峻形势,大余正处于城市转型的关键时期。

在细致调研的基础上,应急管理部结合大余实际,量身制定出台了对口支援大余县振兴发展实施意见。根据实施意见,应急管理部根据自身职责和大余县发展需要,通过人才培养、技术支持、产业扶持、项目引导等多种形式,增强大余县安全发展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应急管理部指导大余县推进西华山国家矿山公园建设、非煤矿山“六加一系统”和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将大余县列入全国非煤矿山重点监管县,成功争取了非煤矿山整顿关闭项目补助资金5000余万元;把大余县职业危害防治工程列为重点帮扶项目,先后推动大余县西华山医院成为“赣南职业病防治医院”、中国煤矿基金会第59家定点医院和科研基地,累计协调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捐赠价值8800余万元的各类专业医疗设备,有力提升了全县职业病防治水平。

应急管理部把大余县职业危害防治工程列为重点帮扶项目,推动大余县西华山医院成为“赣南职业病防治医院”、中国煤矿基金会第59家定点医院和科研基地。

情牵庾岭助振兴,对口帮扶结硕果。成功申报省级综合减灾示范乡镇1个、国家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1个,获批全国首批综合减灾示范试点县;先后荣获“国家森林康养基地”“中国最美绿色生态旅游名县”“国家森林旅游示范县”……近年来,国家广电总局和应急管理部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倾力支援,一系列有力举措和务实作为,为大余振兴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民生福祉款款情深

日前,在大余县旅游集散中心设立的丫山高铁无轨站正式投入使用。通过大巴车接驳换乘,极大地方便了全国各地游客前来大余旅游观光及大余周边县市人民乘坐高铁出行,有效解决了赣州西站(高铁站)至大余和丫山等景区“最后一公里”问题。

总投资约2.8亿元的大余县旅游集散中心于去年底正式开业。

大余县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整合投入民生资金110多亿元,一件件民生实事、一个个民心工程在百姓的心坎里如花般绽放,一幅幅温暖的民生图景在眼前徐徐展开。

“给力”的“民生套餐”正在悄然改变着市民群众的生活。赣韶铁路运行通车并停靠大余站,结束了大余没有火车直达省会南昌至北京的历史。庾岭大道、G323国道黄龙至五里山一级公路改造等项目已完成。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完成低电压治理1.3万余户,220千伏南安输变电工程已完工。完成了小农水重点县、小型水库除险加固,乡镇河堤防洪工程,彻底改变了原有的“一年一小淹、五年一大淹”的状况。新建天华山风电场、天然气综合利用等系列项目,全面完成省天然气管网铺设任务,推进速度名列全市前列,成为第一个具备通气条件的县。

竣工开通的大余绕城公路。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走进大余县左拔镇云山村白莲产业扶贫基地,娇艳的荷花肆意绽放,十几名村民穿梭田间,忙着采摘莲蓬。好一幅产业兴旺、风景宜人的丰收画卷。

大余县始终把精准脱贫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第一民生工程来抓。推行“大村长制”,在全省率先建立县级扶贫和教育慈善基金,开展“本地能人富人帮带”和“百企帮百村带千户”活动,安排105家民营企业帮带105个行政村,实现所有贫困村全部退出。打造产业基地(合作社)249个,捆绑贫困户8115户。光伏发电覆盖所有乡镇、所有村居和80%以上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创建就业扶贫车间83家,开发扶贫公益岗位1000多个,逾万名贫困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贫困人口健康扶贫“四道医疗保障线”报账比例达90.24%,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100%。13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入住率达100%,义务教育就学率达100%。统筹推进村组道路、灌溉渠道、河堤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改水、改厕覆盖率100%。深入开展脱贫攻坚扶德扶志主题教育活动,着力补齐贫困群众的“精神短板”,全面激发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让贫困群众感党恩、跟党走。

以人为本惠民生。建成139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解决了9.61万人口的不安全饮水问题;11所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章江小学顺利开园、开学,大余衡水实验学校全面招生,有效缓解了城区中小学“大校额”“大班额”问题,学前教育公益普惠水平明显提高;新建各类保障性住房4000多套;创新访前法律咨询服务试点改革,并在全市推广,连续5年被评为全省信访工作“三无县”……一件件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实事,让更多的百姓感受到了振兴发展带来的红利。

大余县章江小学于2019年9月开学,有效缓解了城区大校额、大班额问题。

乡村振兴欣欣向荣

放眼今天的大余,一条条干净整洁的街道,一个个宽敞漂亮的广场,一辆辆整齐鲜明的共享电动车,一群群敬业奉献的“小红帽”志愿者,春风化雨般传递着大余的文明温度。

以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文化旅游城市为目标,大余县持续打好新型城镇化攻坚战,城乡环境整治提升工作走在了全省、全市前列,大力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县城、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县城“四城同创”,顺利通过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年度测评和国家卫生县城省级检查验收,打造了全新的“大余形象”。

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的大余县黄龙镇旱田村。

该县积极引进社会资本,投资40亿元高起点规划打造20平方公里“城市新区”,实施了丝路明珠·印象南安、奥园城市综合体(二期)、赣粤国际物流园、幸福小镇等一批社会投资项目。扎实开展城市功能和品质提升三年行动,大力推进小街小巷、路面立面改造,推进全民“洗城”、停车场、行道树、臭水沟等十一大专项治理工程。推进160余条背街小巷改造提升,新建和改建公共厕所,施划停车位1000余个,有效解决“如厕难”“停车难”问题,城市旧貌焕新颜。

荣获“全国农业产业强镇”“省级示范镇”“省百强中心镇”等荣誉称号的大余县新城镇。

城市面貌清新精致,乡村面貌也变得整洁美丽。该县大力实施“整洁美丽、和谐宜居”新农村建设行动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美丽庭院建设三年行动,稳步推进228个新农村建设点和10个乡镇圩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等项目建设,配套实施3400多处公共服务项目。在全省率先成立乡镇卫生管理办公室,推行农村环卫第三方治理和保洁员全职化,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首创理事会制、组长制、路长制、党员包干制对农村生活垃圾进行治理,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积分兑换银行(超市)试点工作,农村垃圾治理工作顺利通过国家验收考核。黄龙镇大龙村获评“2018中国十大美丽乡村”荣誉称号,青龙镇元龙畲族村获评2018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池江镇杨梅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同时,大余县深入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大力实施“河长制”“林长制”,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文章,生旅游扶贫、绿色矿山建设典型在全省推广,获评“江西省生态文明十佳示范县”“全省环境保护工作先进单位”“江西省第三批生态文明示范县”,打造了美丽江西“大余样板”。

大余县吉村镇游仙村生态美景。

该县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县领导和县直部门挂点帮扶企业负责环保问题制度、智慧环保机制。大力开展城市“四尘”“三烟”“三气”专项治理,铁心硬手开展章江流域(大余段)环境综合整治还章江“一江清水”行动,持续开展“清河行动”,取缔河道采砂场45家,累计完成植树造林近30万亩。争取山水林田湖草奖补资金超过1亿元,扎实推进西华山钨矿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南安镇新华村滴水龙废弃稀土矿山治理项目等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项目工程建设,让大余的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

火热的六月,章江河畔

各个攻坚战场热潮涌动

大余这片充满希望和活力的土地

正以扎实开展“六个年”

(脱贫攻坚决胜年、项目建设提速年、

争资争项强化年、主攻工业突破年、

民生实事推进年、作风效能提升年)

活动为抓手

纵深推进六大攻坚战,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

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提振精神干事业 庾岭大地焕新颜

——大余纵深推进六大攻坚战纪实

感恩奋进,实干担当。今年一季度,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81亿元;1月至4月,实现财政总收入5.13亿元,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8%,出口总额1.1亿元。

●工业产业加速转型升级。大余县深入实施“主攻工业突破年”活动,按照“育龙头、补链条、建平台、保要素、强集群”发展思路,坚定不移推动“主攻工业、三年再翻番”。实行产业链链长制,对有色金属新材料、电子信息、食品药品等重点产业由县领导领衔产业链链长。狠抓有色金属新材料首位产业不动摇,推进有色金属新材料首位产业培育工程,大余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跻身省级重点工业产业集群之一。抓实翔鹭钨业(二期)、银河钨业、悦安新材料、盛源新材料等大项目建设,主攻工业攻坚战重点调度项目27个,已开工24个、竣工2个。成立由县四套班子领导为组长的6个招商团队和5个专业小分队,开展了5G网红直播经贸合作暨“余商回归”招商推介会等重大招商活动3次。截至5月底,成功签约项目11个,投资额38.2亿元。扎实推进园区创新发展三年倍增行动计划,制定出台《大余县工业园区创新发展三年倍增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20-2022年)》。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成功创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开展“百名干部帮百企,防控疫情促生产”和“七个一”帮扶企业活动,对全县158家重点企业进行挂点帮扶和驻厂管理。截至5月底,全县共发放“一通一贷”资金2.94亿元,规上工业企业复工复产实现应复尽复。悦安新材料科创板上市工作稳步推进。

短短数年间,迅速崛起的新城工业小区。

江西翔鹭钨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技术人员正在调试低压烧结炉。大余县狠抓有色金属新材料首位产业不动摇,推进有色金属新材料首位产业培育工程,大余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跻身省级重点工业产业集群之一。

●脱贫攻坚成效更加扎实。大余聚焦“一收入两不愁三保障”要求,深入开展“脱贫攻坚决胜年”活动,计划投资9.12亿元,精心实施2020年脱贫攻坚项目。2019年度全省市县党委和政府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考核中综合评价等次为“好”。深入开展“脱贫攻坚冲刺月”行动,进一步抓实驻村和结对帮扶工作,扎实做好贫困户产业、就业、住房、安全饮水等工作。帮助所有扶贫经营主体在3月上旬全部复产,帮助1.2万多名贫困劳动力返岗就业。落实疫情期间延期还款政策,共为1120笔5513.38万元贫困户贷款办理延期还款业务。开展“五进五销”消费扶贫活动,累计实现扶贫产品销售3186万元。

大余县青龙镇长里村奶羊养殖基地工人在投喂草料。

●乡村振兴战略稳步推进。大余大力发展蔬菜、油茶、脐橙等主导产业,以及麻鸭、花卉苗木、中药材、稻虾养殖等特色产业,培育顺泰蔬菜种植基地、康万家休闲农业等规模农业基地116个,引进温氏年出栏生猪50万头楼房式养猪场等亿元以上农业产业项目17个。花卉苗木种植面积突破15万亩,蔬菜种植面积达9万亩,赣南脐橙、红柚、柑桔等水果种植面积达到6.5万亩。扎实推进粮食生产,建成高标准农田1万亩,落实早稻种植面积6.81万亩,预计可实现粮食产量0.855亿公斤,全面完成目标任务。打造绿色食品产业园,入驻企业15家。稳步推进228个新农村建设点和10个乡镇圩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等项目建设,全域化推行农村环卫第三方治理,实行保洁员全职化。高标准打造了周屋、水南、元龙、大龙等乡村振兴示范区、田园综合体试点项目。松材线虫病防治取得阶段性成效。

大余县新城镇灌湖村中药材扶贫基地。

大余县樟斗镇樟斗村蔬菜基地流转土地200 亩,采取“龙头企业+村集体经济合作社+贫困户”的经营模式,可带动30余户贫困户在基地务工,户均年增收3万元以上。

●现代服务业发展后劲持续增强。大余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大力推进“大上崇幸福产业示范区”建设,突出抓好全域旅游、生态康养等优势产业。按照全市“一核三区”旅游布局,主动唱响“丝路明珠、生态大余”旅游品牌,抓实抓细项目建设、会场会务、观摩线路、氛围营造等工作。丫山景区创建国家生态旅游度假区工程、三年游击战争红色文化旅游长廊、西华山钨矿国家矿山公园等10多个投资亿元以上旅游大项目快速推进。因地制宜发展森林康养和运动休闲等大健康产业,荣获第一批国家森林康养基地称号,大余章源生态旅游有限公司被评为“国家级体育产业示范单位”。

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纪念馆项目位于大余县黄龙镇丫山脚下,总投资约 1.45 亿元,是全国首个全面反映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纪念馆。

游客在丫山国家级运动休闲小镇体验赛车乐趣。

每年冬春季节,大余县梅花大观园内,1.8万余株梅树竞相绽放。

●城乡环境展现新面貌。大余大力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县城、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县城“四城同创”,全力打好新型城镇化攻坚战。顺利通过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年度测评和国家卫生县城省级检查验收。规划建设20平方公里“城市新区”,进一步拉开城市框架。实施了丝路明珠·印象南安、奥园城市综合体(二期)、赣粤国际物流园、幸福小镇等一批社会投资项目。加快城南农贸市场建设,打通城市断头路,推进南燕路等11条城市道路项目建设。大力推进五里山等棚户区改造,让719户2500多名棚户区群众住上新房。大余丫山国家级运动休闲小镇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2019年十佳体育旅游精品景区”。

书香氤氲的丫山。

●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大余深入开展“项目建设提速年”活动,按照“在建项目抓进度、前期项目抓开工、储备项目抓前期、招商项目抓落地”的思路,积极推进该县省大中型项目、市县重点项目建设。绕城路(二期)、“四好农村路”、省天然气管网、电动汽车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加快推进。2020年全县列入市级调度的基础设施攻坚项目14个,总投资34.3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2.29亿元。截至目前,已开工项目11个,开工率78.57%;完成投资7.26亿元,完成年度投资率59.1%。

2019年修葺一新的乡道Y159新城茶园段,大大方便了沿线8个村的居民生产和生活。

重整行装再出发,砥砺奋进新时代

站在新的起点上

大余正乘着新时代的浩荡东风

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气神”

乘势而上、高歌猛进

奋力谱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大余篇章”

来源:赣南日报

作者:袁荣德 叶功富 吴寿生 张俊 叶志 谭家福 周育明 陈地长 文/图

原标题:《八年振兴路丨大余:奋进路上争朝夕 全面崛起正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