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勤端阳节习俗
□ 樊泽民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阳节,俗称端午节,又名重五节、五月单五、五毒日、五月节,也称浴兰节、地胜节、天中节、午节、女儿节、娃娃节。古时,五月称恶月、传月,这月里常瘟疫滋生,人们又把五日看成是五月中最不吉利的日子。
端阳节的由来,各地解释不尽一致,广为流传的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说。据梁朝吴均《续齐谐记》记载,春秋战国时楚国三闾大夫、爱国诗人屈原,遭谗不用,于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而死,人们为了纪念他,在端阳节包粽子、划龙舟。这一传说家喻户晓,影响深远,民勤也不例外。
清《乾隆镇番县志风俗志》载:“五月五日,插柳,饮雄黄酒。医者每于此日采制药饵。”
蒸扇子
民勤端阳节蒸扇子、送扇子的风俗由来已久,至少有600多年的历史。史载,民勤大部分户族是明代洪武到成化年间从浙江宁波和江南应天府迁徙而来。在浙江宁波一带,自古就有端阳节发庚贴和制扇子、送扇子的风俗。这种风俗也传到了民勤,但当地没有竹扇和芭蕉扇,人们就创造出了面扇子,蒸上扇子,在端阳节这一天,亲友们相互赠送,以寄托美好的愿望和祝福。
油饼卷粽子
端阳节各地都有吃粽子的习俗。相传爱国诗人屈原投江而死,为了纪念屈原,使屈原不被江中鱼类所食,人们就做粽子,以粽子投江祭奠。
民勤人吃粽子与别处不同,是用炸的油饼卷上粽糕吃。先将上好的糯米配上民勤红枣用温水浸泡,加上红糖,有时加些葡萄干,用锅蒸煮半小时左右,搅拌均匀,就成了粽糕。再将面粉加上薄荷叶粉用开水搅烫成黏稠状,擀成薄饼,用胡麻或麻籽清油温火煎炸成油饼。最后用油饼把粽糕卷起来吃。油饼酥软而腻香,柔软有弹性,粽糕白中透红,甜糯可口,吃起来外香、里甜,堪称绝配。
端午这天,家家户户清早出门,折来柳秧,插在家门口。也有采来艾蒲插在家门上的。大人用柳秧编个灵符柳圈帽给小孩戴在头上,相传可以亮睛。大人饮雄黄酒或青稞酒,并用雄黄酒涂抹家中每个人的发际、耳朵、眼睛、鼻子。以此避邪除疾,驱虫避害,以求岁岁平安。
端阳节前,家家的祖母、母亲都要为自己的孩子精心绣制花肚兜,到端阳节时戴出来。这一天,孩童们穿戴一新,兴高采烈地聚在一起,敞开新衣衫,亮出花肚兜,互相攀比议论。这些肚兜的花样,有莲生贵子、五福捧寿、鸳鸯戏水、瓜果飘香等等,也有绣成五毒肚兜的。其制作方法,有的用丝绣,有的用彩拼,有的用剁花,再用金线圆出花边。真是异彩纷呈,争目夺光,可说是一次手工艺品的大展览。俗话说的“五月端午穿出来,八月十五端出来。”就指这个。
五月端午前一天,奶奶和妈妈用五色丝线搓成花绳子,叫五彩丝,又俗称五色丝。端阳这天,把露过露水的花绳子,在小孩子的脖子、手腕、脚腕上都戴上,俗称“戴五彩绳”,名曰“五彩续命”,以示吉祥,据说可以辟邪和防止五毒近身,保孩子长命百岁。民勤歌谣中有“一愣儿、二愣儿,娃娃脖儿里戴的花绳子”的唱法。老人们说,花绳要一直戴到七月七的那一天,取下来撂到房上,让喜鹊叼着给在银河相隔的牛郎织女搭桥,让他们每年相会一次。也有佩戴香囊、艾虎的。
端阳节这天,姑娘们把平日精心制作的花荷包、花绣球、花香袋等,成串成对地带在胸前、衣襟间,男孩子们就瞅机会去抢。尤其在庙会上和登高游玩的地方,姑娘们成群结队聚在一起,有意亮出各自精制的荷包、香袋,供人去抢。照例,姑娘们是不能生气的。这个习俗,是古代男女趁游春之际选择伴侣、互赠信物的遗风。
明清以来,民勤有端阳赛诗之风。民国时期,曾以端阳节为诗人节,举行诗会。每逢端阳节,文人墨客聚集在一起举行赛诗会,作诗添词,吟咏比赛,其内容或凭吊先贤,或抒情言志,或写景状物,或颂扬揭露时世。
明清至民国年间,端阳节学校自行放假一天,让师生旅游。学生为先生送节日礼,如扇子、油饼卷粽糕等,先生亦招待学生。城内学校、机关公务人员及市民,于下午登高,或攀城墙,或登沙窝游玩,或到圣容寺、雷台及苏武山一游。
来源:樊泽民 民勤县文化馆
猜你喜欢
■
■
■
本文为武威市文体广电旅游微信公众号整合内容。如遇到1、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2、标来源非第一原创;3、微信内容发现错误等情况,请第一时间私信“武威文体广电旅游”微信公众号或致电:0935—2211772,我们及时审核处理。
原标题:《民勤端阳节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