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成都方志 ,作者成都方志
修志问道,直笔著史
欢迎关注“方志四川”!
少年英才 一生坎坷
世家后裔零落江汉
张船山(1764-1814),名问陶,字仲冶,四川遂宁人。自幼聪颖过人,15岁开始写诗。乾隆五十三年(1788)中举,1790年中进士,时年27岁,寻授翰林院检讨。
张船山的高祖张鹏翮,系康熙朝名臣,官至武英殿大学士,为官清廉,“食无兼味,亦无田庐”。船山幼年,家境贫寒,在遂宁的住房都是租赁别人的。在他15岁时,全家又迁徙寄住汉阳。
在流离的日子里,少年张船山承担了生活的担子。他的父亲远在云南开化作官,家里只有母亲、兄长亥白、弟弟和两个妹妹,船山时常奔走告贷。邻居中有一个卖烧饼的李姓老人,同情他家的困窘,常予照顾。十年后,当船山考中进士、寓居北京时,忆事怀人,他吟七律一首:
曾赊饼饵当饔飧,何止淮阴一饭思。
此日扪心犹有泪,当时乞食竟无门。
十年绕梦悲江汉,三策留书告子孙。
为讯衰翁今健否?因君不忍饫鸡豚。
字字情真,描述了少年时代的困苦和他同下层人民的情谊。这段时期的生活,对诗人思想、性格的形成有深远影响。
七载求名足迹万里
“布衣不合饥寒死,一寸雄心敌万夫。”张船山在厄运面前并没有心灰意冷,而是顽强地坚持学习。没钱购书就到处借书来抄读,并不断地写作,积极准备应试。在当时,通过科举考试取得功名,较之荫封或捐官,是正派的途径。所以从21岁开始,张船山三赴京师应试,行程万里。
乾隆五十年(1785),他北上京师参加顺天乡试,不第。“近水有心思结网,补牢无术任亡羊。”乃取道运河、长江回川。次年秋,原配周氏病殁于涪州。船山于功名淹滞之际,又赋孤鸾之恨。乾隆五十二年(1787)九月,张船山在成都续弦,继室林韵微是四川盐茶道林西崖的女儿。林氏父女慕船山才华,不嫌其贫困,以红丝相系。
闺中知己的切磋、妻子的爱,激励船山钻研学业,再赴科场。乾隆五十三年(1788)三月,25岁的张船山又越秦岭、过关中、渡黄河入京。奇山异水,进一步开阔了诗人的眼界,启发了诗人的灵感。九月重阳,京兆榜发,张船山中了举人。次年岁初,他由原路西返。心情已比来时好,题咏更较往日多。
七年求功名,游踪逾万里。张船山在“读万卷书”之后,又“行万里路”,有了接触社会的机会。“泉清莫恨出山迟”,乾隆五十五年(1790)春,他中进士,授翰林院检讨(从七品官)。从此,开始了他二十多年的仕宦生活。
宦游京师廿载风尘
船山二十年间,没有大的升迁,较长时间职任瀚林院检。翰林院是清冷官署,检讨是从七品官,薪俸不丰。他家境又很困难,“最怜天万里,忍冻索羊裘”。到后来连仅有的奴仆也相继告假辞去,真是“家事乱如毛,棼然失所操”。
船山承袭了古代文人的习性,在恶运沓至之时,只好放纵诗酒,求得解脱。在京师同僚中,他结交了一批志性高洁、狂放不羁的文士,如洪亮吉、张莳塘、石竹堂等;与大诗人洪亮吉尤为忘年之交,他们或通宵狂饮,或醉后驱车,达旦不寐,“共把长空当诗屋”。
表面上张船山虽放浪于形骸之外,内心却异常寂寞,他怀念乡村、意存退隐,回到大自然的怀抱。可是,“一涉尘缘归不易”。有一次,他在午门坐班,见御苑幽居的白鹭,慨然有感,作诗寓怀云:
松梢擎白鹭,风格最翩然。
爱汝仍孤立,相看已十年。
晓钟依禁,春水梦陂田。
逐宫鸦队,高闲自往还。
嘉庆十五年(1810) 七月,他出任山东莱州知府。到任之后,他清理积案,访察民隐,巡回府属潍县、掖县、潍胶、高密、掖昌等县,考试童生,奖掖后进。
诗人依然洁身自爱,不事趋奉,“与上官龃龉,郁郁不自得”,仅一年,便因病罢免。船山阅世已深,自甘淡泊他系念东莱地方近年歉收,民有饥馑,在辞郡前,“首倡捐谷七百石,分布七邑,以赈济灾黎”。
诗人忧患余生,竟积劳成疾。在他流寓吴门不久,于嘉庆十八年(1813)卒于客舍,终年50岁。
张船山有诗四千首以上,经删存,见于二十卷《船山诗草》的计有二千二百七十首。由于家境贫寒,长期飘零,使他能接触到民不聊生的社会矛盾,写下了一些同情劳动人民的诗作,而对蝇营狗苟的墨吏,给以沉痛的鞭挞。
来源:“成都方志“微信公众号,原标题:《少年英才,他的一生如此坎坷……》
方志四川部分图片、音视频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文章所含图片、音视频版权归原作者或媒体所有。
温馨提示
如喜欢本文,请分享。
转载请注明:来自“方志四川”(ID:scsdfz)。
原标题:《【方志四川•人物】张问陶:少年英才 一生坎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