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听过“条条大路通罗马”,但你可能不知道,世界上第一条“高速公路”其实在中国。
秦直道是秦始皇时期修建的军事交通工程,从陕西咸阳到内蒙古包头,全长约700多公里,全部用黄土夯筑,由于道路大体南北相直,故称“直道”。其被史学家誉为中国“第一条高速路”,穿越平原、山地、草原和沙漠,曾“车辚辚、马啸啸”,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寻迹秦直道
位于甘肃省庆阳市董志塬深处的这条“秦直道”,比著名的“罗马大道”还宽3-8米,长10倍,它的平、直、宽,都符合现代高速公路的特征。
秦始皇35年,即公元前212年,派大将军蒙恬、太子扶苏征调民工数万,“堑山堙谷”、烧山伐木,于秦始皇37年(公元前210年),终于筑成了这条古道。千载之下,秦直道或被自然剥蚀,或被林木覆盖,但我们仍然能从遗迹中辨认出直道的磅礴气势。
据司马迁《史记》记载,秦直道全长“千八百里”(约合今1400余里),从咸阳所控的甘泉宫(今陕西淳化县)开始,一路向北,直通边塞九原郡(今内蒙古包头市麻池古城)。途经陕西、甘肃、内蒙古等三省区十四个市县八十余乡,历时两年半主体全线贯通,是当时由咸阳至九原郡最为捷近的道路。随着唐宋以后政治格局的改变,秦直道才逐渐被忽略,转为民用。
《蒙恬列传》中说秦始皇想巡游天下,取道九原郡(治所在今内蒙古包头市西)直通云阳县甘泉山的林光宫(在今陕西淳化县西北),乃命大将蒙恬负责修路。从九原到甘泉,一路开山填谷,全长千八百里(约合今748公里余)。
王昭君在这里出塞
打扮梁是子午岭上的小地名,在今华池县乔河乡境内,是秦直道上一个古驿站。相传汉代昭君王嫱出塞远嫁匈奴单于呼韩邪时,走的就是秦直道。在途中经打扮梁这个地方时,曾有小驻。当时这里是西汉和匈奴实际控制的边界线,王昭君越过此地,便意味着离开了故土。因此,王昭君在此曾梳洗打扮,面南拜别故土父老。于是,便留下了“打扮梁”这个富有纪念意义的历史地名。现在这里除了一个城障遗址的残垣断壁和一座烽台外,再也看不到当年驿站的任何遗迹,但昭君梳洗打扮这历史的一幕却永远定格在了这里。
时空的隧道
著名作家陈忠实先生曾说:“秦直道穿越平原、山地、草原和沙漠,而且经过两千多年风雨的洗礼,现在仍然有一些路段能够比较完整地保留下来,这是很令人欣喜的事情。”
原标题:《世界上第一条“高速公路”在庆阳,你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