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偏头痛治疗药物的总结,你能给多少分?

原创 gcplive 药评中心

作者:gcplive

来源:药评中心

(转载时不得修改图片)

偏头痛是一种致残性疾病,不仅给患者造成巨大痛苦,而且可导致脑白质病变、认知功能下降、后循环无症状性脑梗死等。我国偏头痛的患病率为9.3%,女性与男性之比约为3:1。目前,偏头痛还无法根治,但可以有效控制。

一、用于偏头痛急性期的药物

偏头痛急性期药物治疗的目的是快速止痛、持续止痛、减少本次头痛再发。

1、常用药物

用于偏头痛急性期的药物可分为2类:非特异性药物(非甾体抗炎药)和特异性药物(曲普坦类药物)。

止吐药作为辅助用药,用于减轻患者的恶心和呕吐症状。

2、疗效比较

需治疗人数(NNT):是指得到1例有益结果(在2小时内达到无疼痛状态)需要治疗的病例数。

3、药物选择

对于轻至中度偏头痛发作,首选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对于中至重度偏头痛发作,首选口服或鼻喷曲普坦类药物;

曲普坦类与非甾体抗炎药联合用药可取得更好的疗效。

4、曲普坦类药物之间的区别

目前国内有舒马普坦、佐米曲普坦和利扎曲坦。

曲普坦类药物可选择性激动血管5-HT1D受体,使颅内动脉收缩,血液重新分布,使脑血流供应得以改善。

曲普坦类在头痛期的任何时间使用均有效,且越早使用的效果越好。患者对一种曲普坦类无反应,仍可能对另一种有反应。

特别提醒:

1、曲普坦类药物:与冠状动脉的痉挛有关,可引起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卒中等,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禁用!

2、麦角胺类:麦角胺类药物疗效不及曲坦类药物;极小量的麦角胺类即可迅速导致药物过量性头痛。因此,已不推荐常规使用。

二、用于预防偏头痛发作的药物

预防性药物治疗的目的是降低偏头痛发作频率、缩短偏头痛发作持续时间、减轻偏头痛发作的严重程度以及减少功能损害。

1、常用药物

目前用于偏头痛预防性治疗的药物主要包括β-受体阻滞剂、抗癫痫药、三环类抗抑郁药、钙离子通道阻滞剂。

2、药物选择

β-受体阻滞剂在预防性治疗方面的效果明确,证据最为充分的是普萘洛尔。

抗癫痫药托吡酯对发作性和慢性偏头痛均显示出明确的疗效,并且可能对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有效。

首选证据确切的一线药物;若一线药物治疗失败、存在禁忌证或存在其他药物可同时治疗的合并症时,方考虑使用其他药物。

有效的预防性治疗需要持续约6个月,之后可缓慢减量或停药。

主要参考文献:

中国偏头痛防治指南(2016),SIGN国家临床指南:偏头痛药物治疗(2018)

收听药评中心,每天都能进步一点!

原标题:《关于偏头痛治疗药物的总结,你能给多少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