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棉花胡同15号位于东城区交道口街道。该院坐北朝南,二进院落。民国时期建筑。2001年公布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居民院。
大门位于院落东南隅,广亮大门一间,铃铛排山脊,合瓦屋面,板门两扇,梅花形门簪四枚,圆形门墩一对,前出如意踏跺两级,象眼处有万不断、龟背锦及变形龟背锦砖雕。大门东侧倒座房三间,过垄脊,合瓦屋面,抽屉封后檐墙,前檐装修为现代门窗。
大门西侧倒座房六间,过垄脊,合瓦屋面,抽屉封后檐墙,前檐装修为现代门窗。一进院内有一殿一卷式垂花门一座,悬山顶,清水脊,筒瓦屋面,脊饰花盘子,现已改建成住房。一进院东侧与东倒座房相对有北房二间,过垄脊,合瓦屋面,前檐装修为现代门窗。
一进院北房七间,过垄脊,合瓦屋面,前出平顶廊,封后檐墙。中间一间开门道,为砖雕拱券门形式,顶部有朝天栏板柱子,栏板上雕有岁寒三友松竹梅,门楣连珠纹饰,拱券雕刻有花卉及万不断图案,拱券立柱两端雕刻有须弥座,立柱中间配以砖雕花篮装饰,前出踏跺一级,后出踏跺三级。拱门两侧雕多宝格,有暗八仙图案,门内顶部有套环连珠装饰。拱门东西两侧北房各三间,明间拱券式门,前出廊子,铁制镂雕盘长如意纹及钱纹如意头挂檐板,次间为拱券窗。
二进院正房三间,过垄脊,合瓦屋面,前后廊,明间前出如意踏跺四级,前檐装修为现代门窗。正房两侧耳房各二间,东耳房鞍子脊,合瓦屋面,前檐装修为现代门窗。西耳房已改建为现代房屋。东、西厢房各三间,鞍子脊,合瓦屋面,前出廊子,前檐装修为现代门窗。
凤山,字禹门,号茗昌,刘氏,汉军镶白旗人。清朝军事将领。凤山早年以翻译举人袭佐领,充骁骑营翼长、印务章京。后来逐步升迁为参领,总办东安巡捕分局。1900年八国联军入京,法国人在其辖境用刀伤中国商民,被绑赴东安巡捕分局,凤山依照刑律处理了法国人。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擢升副都统,专司训练近畿陆军。1905年至1907年,任陆军第一镇统制。1907年升任西安将军,仍留北京治军。宣统初年,改练军归部负责,凤山方解兵权。宣统二年八月己丑,以凤山接替联芳为荆州将军。
宣统三年闰六月丁巳(1911年),凤山由荆州将军调任广州将军,未启程而武昌起义爆发。广东的革命党聚集香港,谋攻广东省城广州。众人劝阻凤山赴广州,凤山则称:“吾大臣也,不可不奉诏。”遂赴广州。将到广州时,两广总督及广东布政使、按察使以下官员皆不敢出迎,有人还劝他最好微服先入城,勿重蹈广州将军孚琦被革命党人温生才刺杀的覆辙,但凤山未同意。1911年10月25日中午,凤山由舆卫导行,行至南关仓前直街,革命党人李沛基在成记洋货店顶楼投掷炸弹,当场将凤山炸死,遗体体无完肤。凤山死后,清廷赠其太子少保,谥勤节,并予骑都尉世职。事后,清廷通缉参加此次行刺的革命党人李沛基、韦悫等人。
原标题:《四合院志丨东棉花胡同15号(凤山将军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