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武宣三万年的历史!

国际博物馆日

2020.5.18

武宣为先秦时期百越故地,又名“仙城”,境内山水形胜,人杰地灵,风景独好。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设中留县,唐武德四年(621年)更名武仙县,仙城由此得名。明宣德六年(1431年)改名武宣,延续至今。滔滔黔江,世代孕育两岸的武宣人民,历经千年繁衍生息,发展农耕,开埠经商,创造了璀璨的仙城文明,书写了辉煌的武宣历史。

三万多年前,我们的先民们就在武宣这片热土上刀耕火种、围猎捕渔,以原始的生活方式,与大自然作斗争,留下了远古的文明。在武宣1700多平方公里土地上,历史遗存文物丰富。老虎冲石器出土地点、勒马汉城遗址、勒马村汉墓群、金鸡塘聚落址、陈家岭窑址等是先民们的活动的佐证。

目前,武宣境内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县博物馆馆藏文物1000多件,珍贵文物180多件。

什么是可移动文物——

可移动文物"指馆藏文物(可收藏文物),即历史上各时代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代表性实物等,分为珍贵文物和一般文物;珍贵文物分为国家一级文物、二级文物、三级文物。"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单位以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或民间收藏。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武宣的可移动文物,通过不同历史时期的文物实体,生动地再现武宣历史风貌,以期让观者在欣赏其至巧尽美的造型、纹饰,感受丰富的文化内涵,领略武宣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新石器时代的武宣

01

新石器时代的武宣

新石器时代指在考古学上是石器时代的最后一个阶段,以使用磨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

02

秦汉珍宝

2019年武宣县“勒马汉城遗址”确认为秦汉时期桂(郁)林郡中留(溜)县故城。在这里出土了大量的珍贵文物,其中最重要的当属出土的东汉“中溜丞印”铜印章,这是考证城址性质的重要实物资料,是广西秦汉考古中少见的考古发现与文献记载相互印证的研究实例。据此推断,“勒马汉城”应是秦桂林郡、汉郁林郡所属的中留(溜)县故城。

03

迷一样的大唐时期

历朝历代多多少少都会有文物出土,唯独在鼎盛的大唐时期,众多考古专家在武宣基本找不到城址和有力的文物佐证。

唐的城址在哪里?至今依然是个迷。

04

宋时期

三里旧县宋城旧址、陈家岭宋窑。

05

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留存的各种文物、实物确实是太丰富了。

5月11日至12日,习近平总书记赴山西考察大同云冈石窟时强调,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发展旅游要以保护为前提,不能过度商业化,让旅游成为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在北京和天津考察工作时,他也就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

明天5月18日是世界博物馆日,欢迎大家到武宣县博物馆参观。武宣县博物馆位于武宣镇上南街一巷18-1号,占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主要以提供社会文物保护,征集,整理,研究和展览民族融合发展的文化与艺术遗存、物证、典籍等物质与非物质遗产为主。

来源:武宣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原标题:《一文读懂武宣三万年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