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新冠肺炎疫情,让我想起了1931年至1932年的两年时间内,上海曾出现多家防控疫情的“时疫医院”,其中一座在浦东高桥镇。
高桥镇上的“时疫医院”,后发展为今天的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
1931年,长江流域的水灾导致霍乱(也称“虎列拉疫”)在全国蔓延。上海市卫生局采取了饮水消毒、隔离病人、注射疫苗等措施。为了更好地创造疫情防控和诊治条件,1931年7月25日,“时疫医院”在浦东高桥镇的小浜路成立。疫情过后,于同年10月改名为“济群医院”,医院有床位8张,职工14名。
(2009年公开出版)
1935年,济群医院搬迁到杜家祠堂左侧的平房内,医院床位扩充到40张,医护人员14名。1937年8月,震惊中外的淞沪会战爆发,济群医院无法维持,只能停办。
1938年6月,日伪上海市政公署强占了济群医院的全部医疗设备,并运至高桥公园(今高桥中学),改名为浦东履仁医院。
1941年,履仁医院更名为市立高桥医院。抗战胜利后,上海市卫生局接管了高桥医院,迁回杜家祠堂原济群医院的旧址,改名为上海市第七医院,时有医护人员32名,床位24张。
上海解放后,医院由杜家祠堂迁至高桥镇,定名为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
今日的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为上海市花园单位,设有全市领先的灼伤治疗等医学特色专科,是上海市的文明单位。
文章作者简介
唐国良,1945年生于浦东,笔名“谷梁”。1985年从云南转业回浦东,历任川沙县委组织部长、宣传部长,浦东新区党工委宣传统战部副部长、一届政协秘书长等职务。
唐国良同志长期钟情于浦东地区历史文化研究,1993年开始,先后主编了《话说浦东》、《2号楼纪事》、《辛亥革命中的浦东人》、《图录浦东抗战》等28 部文史著作。在《世纪》、《联合时报》、《浦东时报》等书报杂志上发表了350多篇文史文章,并运用丰富的文史资源进行文史系列演讲,2005年退休后参与组建上海市浦东新区文史学会,现为文史学会名誉会长、上海市文史资料研究会理事。
被问及为什么会写这篇文章,唐国良老师说:“记录历史,传承历史”。
最后,也希望我们每个七院人能记住这段属于七院的历史。
原标题:《从“时疫医院”到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