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吴奕莹 林倖伃 复旦青年
“拂去岁月遗落的尘垢,翻开中国戏剧的史册。早在五四运动前后,就有一批复旦青年以演剧形式投身到革命和建设活动中去。“复旦剧社”的名字,历经近一个世纪的风雨飘摇,也在传承革命精神、接续前辈意志的历史过程中,逐渐为中国戏剧界所瞩目。”
复旦青年记者 吴奕莹 林倖伃 主笔
复旦青年记者 朱月萌 武纪冰 编辑
1930年6月1日晚,复旦体育馆人头攒动,尽管第二天就要暑期大考,也丝毫不影响同学们的热情。许多人把书带到观众席 , 一面“磨枪” , 一面等待一台法国浪漫主义戏剧在复旦的首演。
1897年12月,在巴黎最大的圣马丁剧场,《西哈诺》问世。这部五幕剧由法国剧作家罗斯丹创作,首演后一度轰动全城,风靡世界。为了给复旦师生最好地呈现这部世界戏剧史上的杰作,外文系教授洪深组织复旦剧社的学生演员们排练数月,登台演出者不下七十人,费资数千元。最终,校内试演反响极佳。
不久后,这部作品被搬上了上海新中央大戏院的舞台,一时间在上海滩引起了极大轰动,也确立了复旦剧社在中国戏剧舞台上的重要地位。
拂去岁月遗落的尘垢,翻开中国戏剧的史册。早在五四运动前后,就有一批复旦青年以演剧形式投身到革命和建设活动中去。“复旦剧社”的名字,历经近一个世纪的风雨飘摇,也在传承革命精神、接续前辈意志的历史过程中,逐渐为中国戏剧界所瞩目。
悄然出世:动荡时局中的浪漫《西哈诺》
五四运动后,青年运动在复旦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
1921年11月,中共上海地方委员会成立,任教于复旦大学中文系的陈望道先生受命成为第一任书记,为党组织在复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不久后,一系列有组织、有领导的爱国民主活动在复旦校园里展开。一批进步学生由此经受锻炼,成长为积极分子,不断壮大着党的队伍。
二十年代中期,校内社团组织百花齐放,社团活动氛围热烈。这在当时也被党组织充分利用起来,广泛团结群众基础。其中特别活跃的就是由洪深先生指导,应云卫先生担任导演的“复旦剧社”。
中国戏剧界在当年并不景气,曾被称为“新剧”的文明戏在当时堕落成摆嚎头、无意义的街头小技。时局动荡,人心思变,中国戏剧也接连经历了“爱美剧”阶段和左翼联盟阶段。
为了振兴戏剧艺术,“复旦剧社”的前身“复旦新剧团”在1925年悄然出世。爱好戏剧的复旦学子吴发祥、卞凤年、袁仁伦、陈笃、曹衡芬等发起成立了这个复旦历史上首个具有正规组织的演剧团体,也是中国最早的戏剧团体之一。
这年秋天,“复旦新剧团”就以5个独幕剧表演在校同乐会上一鸣惊人。次年,“复旦新剧团”更名为“复旦大学复旦剧社”,简称“复旦剧社”,正式聘请了中国现代戏剧奠基人之一的复旦大学外文系洪深教授任指导。
1930年,中共组织“左联”在上海成立,左翼剧联继而组织联合公演,在党的领导下开展无产阶级戏剧活动。复旦剧社也投身其中,在这一年掀起了演剧高潮,洪深所导演的五幕浪漫剧《西哈诺》就如一石激起千层浪,使剧社在当年名震全国。
《西哈诺》的排演早在这年春天就拉开帷幕。这部由法国浪漫主义剧作家罗斯丹创作的五幕剧规模宏大。除洪深导演,剧社成员马彦祥、唐玄凡、梁培树主演外,登台演员不下七十人。排演中,道路、布景、人员、灯光一应俱全,堪称剧社成立以来之最。早年在哈佛求学时,洪深专攻戏剧,《西哈诺》亦是他留学归国后采用西方导演负责制理念执导的规模最大之剧。
彼时的高校校园里,男女学生很少同台演出。剧社女演员有限,洪先生便借复旦校刊一角呼吁:“深望女同学踊跃参加,这是复旦的光荣啊!”这在当时鼓起了许多女学生戏剧尝试的勇气和爱国爱校的热情,最终实现了男女合演,是校园戏剧的一大进步。
试演成功后,《西哈诺》又被搬上了上海新中央大戏院。首演当天,饰演西哈诺的马彦祥突然高烧不退。时间紧急,洪深亲自救场,虽不幸把脚扭伤,却仍坚持演到了落幕。第二天,马彦祥也带病上阵,用饱满的热情使《西哈诺》圆满落幕。曲折的经历更给演出染上了别样的色彩。一时间,这场公演风靡上海滩,与当时的南国社、辛酉剧社、上海戏剧协社等共同创造了上海剧坛竞演外国名剧的盛况。
奔赴革命:剧社前辈投身文化战线
1931年,秋季排演预备之时,九一八的炮声震响了全国。复旦剧社立即停止常规戏剧排演,投入到抗日救亡的运动中去。许多以抗日救亡动员宣传为主题的表演也在校园中开展起来。
而在校园之外的抗战前线,也不乏剧社前辈投身文化战线的身影。
这一年,剧社成员黄天刚从外文系毕业。黄天原名黄廷才,读中学时,改名黄廷材。去延安后,又改名黄天,借此表明自己厌恶趋炎附势,愿以公正严明、真才实学成为国家栋梁的朴素理想。
1926年 ,黄天考入复旦大学外文系。大学时代的他,酷爱进步戏剧活动。加入复旦剧社后,因不善于讲普通话,不能登台演出,就负责剧务工作,同时学习戏剧演出、编剧、导演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并参与排演多部进步戏剧。这些都为他日后进行戏剧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大学毕业后,经介绍,黄天到浙江省建设厅昆虫局任图书馆主任一职。在昆虫局工作期间,他经常阅读鲁讯、高尔基的作品,加之受共产党员周定一的影响,生发了对革命的向往与热情。
工作之余,黄天在杭州组织“三五剧社”,从事抗日救亡宣传。他自费执导排演了多部作品,如田汉的《湖上的悲剧》、《洪水》、《名优之死》和曹禺的《雷雨》,并多次在剧中担任主演。
1937年,全国抗战爆发。舍弃稳定富足的生活,告别双亲和妻子儿女,黄天奔赴革命圣地延安,进入陕北公学学习。一年后,陕北公学流动剧团正式成立,由黄天任团长。陕公校长成仿吾曾赞誉剧团,称其“是陕北公学的骄傲,是值得载入陕公学校校史的一颗明珠,在炽热的战斗岁月里,它发出耀眼的光辉”。在这里,黄天执导的苏联名剧《母亲》被搬上舞台,获得极大成功。
奔赴革命两年后,黄天在延安入党。在他的率领下,陕公流动剧团走上了一条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为抗战服务的道路。剧团坚持“流动”性质,多次组织演员深入边区农村、工矿企业和八路军驻地等进行表演。团员如郭维(电影《董存瑞》导演、中国电影艺术家协会党书记)、章文龙(《解放军报》主编)等一大批同志在日后都成长为新中国文艺宣传战线上的领导和艺术骨干。
戏剧救国:前线后方涌现抗战尖兵
1943年,黄天随军渡过潮白河,来到冀热辽边区的冀东抗日根据地,担任“尖兵剧社”社长。
冀热辽边区连接华北东北,横跨长城内外,是抗日战争中斗争最残酷的地区之一。封锁沟墙间,五里一炮楼,十里一据点,敌人力量密集,战斗极为频繁,宿营地天天变动。
在这种敌情严重的区域活动,战士们都不解绑腿,和衣而睡,以便随时投入战斗。“尖兵剧社”的演出更为别致,把红缨枪插在地上,绑上军毯,便成为舞台背景,点起火把,便能演出。演出时,往往只离敌人据点二三里路,日寇和伪军躺在炮楼里,也能看见演出的灯光,听到欢呼、鼓掌的声音。
敌情严重、不能演出时,“尖兵剧社”便深入连队和村庄,帮助军民学习文化,组织小型剧团。到达新解放地区,剧社则帮助建立地方政权。
在前线,剧社前辈黄天带领的“尖兵剧社”活跃在冀东根据地的各个分区,成为文化战线上的一支主力军。在后方,剧社的在校青年学生们则用表演宣传抗战精神,活跃在戏剧运动中。
抗战时期,复旦大学部分西迁重庆北碚,小部搬到赫德路一幢三层楼房的校舍里。虽然条件简陋,但学生们的业余活动仍十分热烈。复旦剧社的社员们也不甘销声匿迹,在“孤岛”业余话剧界的联合公演中先后奉上了《生死恋》、《雾重庆》、《寄生草》和《少奶奶的扇子》等剧作表演。
同学们怀着极大的热情排戏、演出,借话剧宣传抗日,激励群众斗志。但战场生死,残酷无情。
1945年7月4日,黄天率领“尖兵剧”社赴军区所在地玉田参加“七七”抗战八周年演出,在遵化杨家峪村遭遇日伪军包围。在组织指挥突围的战斗中,黄天两次冲回村中,解救被包围的同志。万分紧急的情况下,他仍不忘保护革命资料,将身上的文件烧毁,最后弹尽,与一同突围的十几位同志们壮烈牺牲。他们的鲜血洒在冀东根据地的土地上,培育着那里盛开的文艺之花。
9月,抗战胜利。复旦剧社如获新生,组织演出《女秘书》和歌剧《送郎出征》庆祝十年危亡的结束。次年,复旦大学上海部分迁回江湾原址,剧社也正式邀请外文系教授顾仲彝担任顾问。历史进入了新的篇章。
薪火相传:承红色基因砥砺前行
投身“左翼”、西迁北碚,战火一度剥夺了复旦剧社成长的沃土——繁华的都市上海,将其引入了一个它原本并不擅长的领域——抗日救国剧。然而,正是在救亡图存的五四精神传承和抗日斗志的感召之下,复旦剧社才能在后来以丰满的面貌屹立于世。
解放后,剧社几经改组,短暂中断的戏剧组织又得以恢复成立。1960年初,复旦大学话剧团正式成立,继承洪深主持复旦剧社时创立的优良传统,建立了严格、正规的演出体制,并请来上海市人民艺术剧院的专业演员教授台词、形体等基本功知识。话剧团正规化之后,有如专业剧团一样练功、排演,不再如以往一般突击排练,因而演出的整体水平有了很大提升。
1962年,革命历史小说《红岩》出版,一经面世,立即引起轰动,全国各地掀起了改编创作的浪潮。复旦话剧团的同学们亦竞相传阅,并由中文系学生于成鲲、赵莱静等创作骨干合力改编为剧本。这在当时得到了学校的大力支持,校领导杨西光亲自提出修改意见,并联系上海人民艺术剧院邀来副院长杨村彬老师担任艺术指导。
排成后,系列话剧《红岩》走出校园,在上海艺术剧场连演三场,又到市邮电俱乐部举行了多场售票演出,上海文艺出版社还为剧本出版了单行本。这在当时的上海文艺界引起了强烈反响。
“由于青年话剧团晚上要演出,我们只好安排在早场演出,没想到早场演出也会场场爆满。”复旦剧社50年代社员、复旦版《红岩》剧本的改编者之一赵莱静在给剧社90周年的社友寄语中回忆道,“演出真是盛况空前,这成为我一生戏剧生涯中一次难忘的盛举。”
1985年,复旦剧社六十周年庆典之时,来自全国各地的新老社员共聚一堂。在6月3日的庆祝会上,校话剧团负责人张亚维宣布,恢复“复旦剧社”这个渊源深厚的名称。
来到新世纪,2013年起,由复旦剧社原创的“1925”系列肢体互动剧在上海的多个戏剧舞台陆续上演。“1925”,是复旦剧社成立的年份。站在近百年深厚历史积淀的高处,如今的复旦剧社仍以校园戏剧文化传承者的身份,怀着过往精神传统,不断开辟新的时代落点。
“一个基因可以拯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可以造福万千苍生。” 2018年11月,由复旦剧社自主创作、自导自演的话剧《种子天堂》进京演出,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钟扬教授的种子精神以话剧的形态被延续、被发扬。
演出之余的采访中,编剧兼导演周涛感慨,中国话剧起源于校园戏剧,而复旦剧社作为校园戏剧的发轫之处,拥有着深厚红色传统。“把《种子天堂》打造好,让更多人了解钟扬,学习钟扬,从他的‘种子精神’中汲取力量,就如我自己一样。”周涛说。
参考文献:
[1]. 傅红星, 王一岩. 洪深与复旦剧社[J]. 上海戏剧, 1985(02):45-46.
[2]. 杨家润, 孙瑾芝. 推动话剧运动发展的复旦剧社[J]. 世纪, 2005(03):64-67.
[3]. 高天.复旦大学青年运动史 : 1905-1949[M].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5.
[4]. 齐全胜. 复旦逸事.上[M]. 辽海出版社, 1998.
[5]. 复旦大学校史编写组编. 复旦大学志[M].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85.
[6]. 剧社史料《90周年年鉴》
[7]. 傅红星,王一岩.风雨同舟六十载——“复旦剧社”史实蒐集[J].复旦大学校刊,1984
[8]. 杨新宇. 洪深与复旦剧社[J]. 戏剧艺术, 2005(06):27-36.
[9]. 杨新宇. 复旦剧社与中国现代话剧运动[M].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微信编辑丨高若君
责编 | 王英豪
原标题:《复旦剧社:百年风雨飘摇,戏剧精神永续 | 五四·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