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清新、鸟鸣悦耳,晨练的市民在舒展筋骨,迎接新一天的到来;晨练市民身后,龙德寺塔静静矗立,宁静悠然。这样的守望相伴,是龙德寺塔的日常。
万年上山,千年浦江。从东汉兴平二年(195)浦江建县以来,留存下来、能见证这座小城历史的古建筑不多——幸有龙德寺塔。它历经千年沧桑与毁损磨难,是浦江县城的标志性建筑,也是浦江人文地标与浦江精神的象征。
“塔坚强”屹立千年
据1990年出版的《浦江县志》记载,龙德寺塔原为七层六面楼阁式塔,建于北宋天圣三年(1025)。
“周遭栏楯,金碧丹垩,类众宝合成。铁凤飞翔,金鳌负山。龛灯光采,参错星宿。天风时至,檐铎之声闻于数里。”元代僧人自闲的《修塔记》展示了龙峰塔初建时的盛况:塔身画栋飞檐、金碧辉煌,人们可凭栏远眺,檐下铃铛在风起之时叮当作响。
如今的龙德寺塔现存砖结构的塔身,已无法登临远眺,木构平座栏杆、内部木构及塔刹已无存。
从初建时的“金碧丹垩”到如今的古朴素致,龙德寺塔可谓“命运多舛”,同时也体现出各时期政府和百姓保护龙德寺塔的凝心聚力。
龙德寺塔历经多次创伤:北宋宣和三年(1121)、南宋宝祐二年(1254)两次重修;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遭雷击……明正统年间遭火灾,万历年间再修。
今天看到的龙德寺塔是1979年再次整修后的样貌,不仅基本恢复北宋时期的塔身面貌,还以青石砌塔基,底面铺以卵石。2013年3月,龙德寺塔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同年10月至12月,龙德寺塔进行了保养维护,清理滋生的塔表植物侵害、封护塔顶、对塔体内外流失的灰缝进行勾缝,并在塔顶安装了防雷装置和变形监测点。
浦江文保所工作人员介绍,在监测周期内,龙德寺塔出现小幅不均匀沉降,导致塔身向东南侧发生0.06‰的整体倾斜。这对塔身影响不大,仍处于稳定状态。
第四层的秘密
1979年修缮龙德寺塔的过程中,在塔身第四层和第五层之间发现了刻有铭文的砖石。遗憾的是,此次本报采访团队通过无人机环飞并未找到相关砖石。张宝仙解释说,由于字样刻在砖石侧面,字迹小,航拍无人机难以近距离拍摄。
从浦江博物馆提供的拓片看,砖石上的铭文内容包括“皇宋天禧元年六月一日蝗虫届邑往来五日不伤禾苗因许道场□”“大中祥符丙辰”及“皇宋天禧元年七月□弟子朱胜专到□敬塔”等字样。
经查询《金华府志》和《金华水旱灾害志》,均无天禧年间蝗灾记录。浦江博物馆馆长朱江平认为,可能当时人们觉得蝗虫没有伤及禾苗,是神灵护佑,就在塔砖上刻上文字记录,以保佑庄稼免受自然灾害。
“一般来说,佛塔出土的银盒是舍利容器,用于盛放舍利和经书。”浙江省博物馆历史文物部主任、研究馆员黎毓馨认为,北宋时期浙江所造的佛塔与吴越有着紧密关联。“吴越时期建了很多寺庙,有的来不及造塔,会在北宋时期开始建造。”
“龙德寺塔的出土文物位于第四层,这与吴越时期佛塔构造的特点相吻合。”黎毓馨说,“‘龙德’是五代后梁的年号,龙德三年(923)吴越王钱镠被中原王朝正式册封为吴越国王。从浙江佛塔的变迁史看,龙德寺塔的建塔与吴越时期也不无关系。”
文脉存续乡情所依
龙德寺塔集山水之胜,秀绝天地间,宋濂形容其“集一郡之萃”,倒是诚恳。
关于龙德寺塔,浦江当地有个妇孺皆知的“笔砚”之说。相传,浦阳城学宫前的方池(学塘)是一方砚台,声远楼(即钟楼)是一锭松墨,而龙峰山上的龙峰塔则是一枝如椽巨笔。每当旭日东升,龙峰塔倒影映入方池,恰似巨笔蘸墨砚中,表明浦江确是一块文人辈出的风水宝地。
在浦江县政协文史委主任张明看来,古时浦江即以“小邹鲁”自居,龙德寺塔就是浦江文脉存续的见证者。从古时的方凤、吴莱、宋濂、柳贯到近现代的曹聚仁、张世禄、石西民、洪汛涛、张书旂、吴茀之、张振铎等等,龙德寺塔见证着一批批人才的成长,它也成为乡贤名人们的乡情所托、乡愁所寄。
张明说,多少名人回到浦江,最想看的那一眼,总少不了龙德寺塔。
“漫步东山塔影明,依稀往事梦难成。欣闻生计初见泰,乍遇乡音倍觉亲。雾障仙乡岗滴翠,车回花树鸟鸣晴。今生南北行多路,迟暮犹燃赤子心。”新闻斗士石西民1982年写的这首《游浦阳东山》,足见龙德寺塔在他心中的分量。
多少年来,人们在塔下耕牧、玩耍、占卦、留影……如今,周边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宽敞大路车水马龙,被包围的古塔显得“矮”下去了,但它作为当地精神共鸣、凝聚人心、文教兴盛与民风代言的地位,不仅不会改变,反而只会更强烈。
龙德寺塔在绿树环绕中静静伫立,它就像一位历史老人,看着一座县城的发展与变迁。如果说时间是一根连贯的纵轴,古塔就是连接故乡情感的最佳出口,它是守望千年不变的信念,是远行游子永远的乡愁……
来源|金华日报
编辑|陈栋辉
审核|李少俊
原标题:《龙德寺塔:屹立千年的浦江文化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