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文史|商丘民俗:心灵永远的皈依

编者按

圣诞节、情人节、母亲节、星巴克、迪斯尼……当越来越多的舶来文化在中国的土地上走向根深蒂固之后,很难想象,我们渐渐偏离了本民族民风民俗的心灵,就能够在这些异域之花中,寻得到永远的皈依。

民俗大到一年一度的春节,忙了一年,累了一年,我们放慢奔波的脚步,走了多远,都要回来,贴春联,扫庭院,姑娘戴花,小子放炮,穿戴一新的一家人围在一起,热热呵呵吃顿饺子,然后走亲访友,互致问候。人心多近!人情多暖!

民俗小到一场婚礼,一次庙会,一个待人接物的交往场面,它扮演着维系我们情感的角色,增强着我们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认同。

民俗不是阳春白雪,它没有身居象牙塔的高贵。民俗有如家常饭,它滋养我们的肉胎凡身;有如粗布衣,它温暖我们的心灵精神。

商丘是豫东著名的民俗区。自有史以来流传下来的各种民俗,已成为我们最贴近身心和生活的一种文化,成为我们人生成长的各个阶段都离不开的规范。

商丘有句俗话叫“喜事要躲,忧事要围”。喜事不要都来凑热闹了,但白事一定要不请自到。人与人交往中的平民情怀,就这样淳朴、笃厚。

民俗是无比繁琐的“条条框框”,事实却是,我们生活其中,却不为所累。这是民俗文化的魅力,更见无与伦比的张力。

一块立体而生动的“民俗化石”

最能展示一个地方民风民俗的场所,是庙会。庙会多半是一年一次。届时,南来的,北往的,推车的,担挑的,本地人,外乡客;生意在地摊上摆的,在肩上扛的,在笼里蒸的,在刀下滚的,林林总总,乱花迷眼;需要挑个幌子的,需要唱词一样吆喝的,东边一台大戏,西边一台杂耍;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熙熙攘攘,摩肩接踵……

一次庙会,就是一台“民俗大戏”,一块“民俗化石”,一种民俗文化。怕再没有一种形式,能像一次庙会一样,如此生动、集中、形象、立体,而且如此简而化之地诠释着一个地方的人文素养、百姓面貌和地域精神。

庙会文化是由远古时期的祭祀活动发展而来,表达着远古人们对自然、图腾、祖先等的崇拜和祭奠。千百年来的历史演义,让它“朱颜”渐改,到而今纯粹成一种很平民化的大型贸易集会了。

在商丘,最规模、最民俗而且依然保留庙会祭奠初衷的,当数火神台庙会。

火神台庙会简称“台会”,老百姓又称其为“朝台”。它是由人们对祖先火神阏伯的祭祀而演变成的盛大庙会,距今已延续四千多年的时间。时至今日,只为交易而来的不在少数,纯粹的香客也络绎不绝。

庙会时间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初四至初八,参加祭祀和庙会的人们,为阏伯添土圆坟并以敲打木棒、石块,吟诵悼念之词等古老的方式祭祀阏伯。现在交通便利了,据说早年间的火神台庙会,路途较远的香客为表达对火神的虔诚与敬意,从头年的腊月便往这儿赶,春节未到,附近方圆几里的村庄上已住满了外地香客。

朝台虽然源自民间,却有着周密的组织和一套严谨的程式。台会设有总会,各地设有分会,朝台时由分会会首到总会先行报到,然后由总会安排朝拜时间,按次序进行朝拜。各分会朝拜时,仅随朝台进香队伍奏乐的唢呐吹奏者就有百余人。各地的香客朝台各有程式,五彩纷呈,是一种各地民俗大展示,内容丰富多彩,观者人山人海。

台会期间,每天到会人数达十多万人,香客游人熙熙攘攘,就连各地云集到此的算卦看相者,也成了一种特色符号。而且届时,各地的地方戏、曲艺、杂技、魔术及高跷、鬼会、竹马、旱船、肘歌、花棍、独杆轿、拉秦桧、武术、龙灯等等各种民间艺术的表演精彩纷呈,令人目不暇接。各路能工巧匠制作的泥老虎、布老虎、布娃娃、花枪、花剑、花刀、泥狗、泥鸡、面人、糖人、花灯笼、琉璃蹦蹦、泥响儿、竹响儿等等,琳琅满目,品种繁多,制作精巧,造型美观,色彩鲜艳,尽显民间艺术水平,令人叹为观止。其间叫卖声也是各呈腔调,此声盖过彼声。

台会上还有人另辟场地斗鸡、斗狗、斗羊、斗蟋蟀,或进行赛牛和逮猪比赛,热闹非凡。而让人们印象深刻的,当是百姓晚上表演的“火龙舞”(亦名滚龙)。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火是火神功绩的体现,火龙与青龙相对起舞,二龙戏珠,百般花样渲染出吉祥如意的气氛。

或许正是这种独具魅力而又彰显韧性的民俗仪式、文化内涵,使得火神台庙会能够在名目繁多的庙会中一枝独秀、经久不衰吧。

当初记者采访商丘画家高喜军,是源于他的一个系列创作一度震动了中国美术界。这个系列很直白的一个名字,就叫——马家书会。

马家书会又称马街书会,十三马街书会,是全国曲艺行当的交易盛会。每年农历正月十三到十五为书会的会期,十三为书会正日。届时来自河南省和外省市的说书艺人负鼓携琴,汇集于此,形成全国民间艺术的奇伟景观。至今流传已700年之久的马街书会,因其独特的民间艺术表演魅力和浓厚的文化底蕴,被誉为“中国十大民俗”之一,宝丰县也因此被国家有关部门命名为“曲艺之乡”和“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复兴,即便需要假以时日,只要它存在品牌价值,都是值得的。历来如此,不止马街书会,商丘火神台庙会也是一样。

舞动的民俗与动情的“礼数”

有一种民俗可以舞动,就是民间舞蹈。舞蹈是一种文化现象,民间舞蹈起源于民间,由远古时期部落聚会、祭祀仪式沿袭下来的一些“肢体语言”,因其寓藏着深厚的民俗文化,而成为一个民族最“原生态”的生活体现。

看一个舞蹈,了解一个民族。欣赏一段民间舞蹈,有如看一个地域的历史挺进。

商丘是曲艺之乡。其有史可查的载录最早可追溯到上古时代的“葛天氏之舞”,此后,有商代的“桑林之舞”,周代宋国的“杵歌”,汉代的“睢阳曲”,唐代的鼓子词、诸宫调等,使古老的商丘曲艺一脉传承,不断衍变。到明代中后期,形成戏剧、曲艺和歌舞3种艺术形式。

目前商丘流传的一些民间舞蹈,历经千年的演绎和积淀,仍然彰显强大的生命力,并仍在表现和丰富着今天人们的生活。

商丘自古沿袭下来的民间舞蹈有三十多种,如龙灯、高跷、舞狮、旱船、竹马、火老虎、二鬼摔跤、老背少、花鼓舞、蹦伞、顶灯、独杆轿、顶塔、抬花轿、扑蝶舞、肘歌、串果园、鬼会、锔缸舞、小车舞、拉驴、挑花篮、秧歌舞、霸王鞭、挑经舞、大头和尚戏翠翠等等,极具地方民俗色彩。像高跷、竹马、旱船、火老虎、龙灯舞、拉驴等,形体动作夸张大气,妙趣横生;小车舞、锔缸舞、挑花蓝等优雅风趣,有说有唱,诙谐幽默;鬼会、大头和尚戏翠翠等寄托人们的强烈爱憎,表演中揉进不少武术和杂技艺术,多人同时作舞又各有独特造型;挑经舞历史传说色彩浓郁,情节诱人;鬼会又叫大班舞,其中人物皆为鬼魂,思想寓意深刻,深受群众欢迎;小车舞以活报剧的形式鞭挞丑恶,浓厚的民间情趣令人捧腹;锔缸舞以当地民间生活为题材,有浑厚的地方色彩和生活气息,让人百看不厌。

其中,庆丰花鼓舞、二鬼摔跤、锔缸挑、肘歌、大仵5项民间舞蹈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商丘民间舞蹈是商丘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供我们探究先祖审美思想、精神趋向以及情感皈依的“活标本”。研究发掘,整理保护,我们责无旁贷。

民俗是一种约定俗成,更多地体现在我们的生活细节中,很多时候就表现为一种礼节,俗称“礼数”。商丘人常挂在嘴边上的一句话是:“人到不到,礼数得到。”

“礼数”是人们从一出生到终老应行的成规。行礼数,可使人心诚生敬,久而久之,则生出诚敬待人、认真做事的礼仪品质。目前永城芒砀山风景区见这些归纳成“人生九礼”,成为“汉兴之地”一种极为动情的礼仪体验。

“人生九礼”第一是怀子礼。当母亲有了身孕后,目不视恶色,耳不闻恶声,口不出恶言,应“居洁、视美、思善”,以礼期待即将来到世间的儿女。第二是接子礼。为的“礼教传家,行礼接子”。第三是命名礼。为的“子女命名,认定神圣”。第四是开笔礼。为的孩子“步入学堂,知聪识明”。第五是成童礼。为的孩子“告别童年,感恩立志”。第六是成人礼。为的“人格独立,担负使命”。第七是婚礼。为的“夫妻天合,白头偕老”。第八是敬老礼。为的“社会敬老,儿女孝亲”。第九是祭礼。为的“祖先永在,后人永志”。

民俗就是这样一种来自于民间,传承于民间,规范百姓,又深藏在百姓行为、语言和心灵深处的基本力量。虽常常因为时过境迁而不断改变,却永远滋养我们幸福前行。

民俗文化归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有一种呼声,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旨在发掘、保护,使之复兴。让其产业化,反倒是一种冠冕堂皇的破坏。或许这依然是一种偏颇。能够在其产业化之后,得以完善弘扬,而且富民娱民,怎不可以呢?否则,它的“生命值”谁来为它提升?只为之摇旗呐喊的力气又哪里来?

或许,发掘不止为保护,保护不止为重建,重建也不仅仅就为看着、供着。

作者简介

班琳丽,笔名班若,1973年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出版长篇小说两部,诗集两部,中短篇小说集一部。作品发表在《文艺报》《中国作家》《北京文学》《诗选刊》《星星》《绿风》等刊物。《一腔白菜》获《中国作家》文学奖;《小日子》获第一届浩然文学奖等。现居商丘。

文章作者:班琳丽

总策划:张凤玲

统筹:周小琦

原标题:《商丘文史|商丘民俗:心灵永远的皈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