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济南市疾控中心主任阮师漫:掸掸尘土,继续上路

  今天,济南本地确诊新冠肺炎患者宣布清零。所谓清零,一方面要求已确诊病例不断被治愈,这靠的是前方医疗机构的救治能力,另一方面则要求新增病例要少出现至不出现,靠的则是幕后济南疾控人大量的实验、流调、研判、督导等繁重工作。

  “疾控部门一直是幕后的幕后,清零是济南15个疾控部门给全市人民交上的最好答卷,我们很欣慰。”在济南战疫取得阶段性胜利的历史时刻,济南市疾控中心中心阮师漫说,确诊病例清零,他们的工作不会停,接下来会以更高要求和目标投入到工作中。“掸掸身上的尘土,继续上路。”

  祝贺出院患者 他们也是为战疫做出贡献的人

  奋战四十多天,济南本地确诊患者终于清零,面对这样的喜讯,阮师漫最先想表达的是:对患者出院的祝贺以及感谢。“从某方面说,这些患者也是对济南战疫做出突出贡献的人,从救治到隔离要几十天,要配合各方调查,挺不容易的,必须向他们表达敬意。”

  疫情爆发以来,济南市疾控中心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组建了11个领导小组以及10个技术支持和保障工作小组,夜以继日地奋战在实验室检测、流行病调查、疫情分析研判、疫情数据统计、生物安全督导、疫点终末消毒、集中医学观察、热线咨询答疑等,同时,坚持“全市疾控一盘棋”,向全市疾控机构发出发起疫情防控战役的“集结令”,市第二疾控中心和各区县疾控中心选派数名流行病学、消杀等专业的技术骨干汇聚市疾控中心,全市疾控人团结一致,科学高效,同筑防控强大合力共战疫情。最终让一个个无新增病例、治愈陆续出院的好消息传来,济南实现本地患者清零目标。

      疾控部门的主要工作职能是预防和控制疾病,工组人员始终是一群默默工作、无私奉献的人。所以,提起疾控部门,很多人的印象还仅停留在“负责给孩子打疫苗的”,经过新冠肺炎一疫,越来越多人认识到,疾控部门的在预防疾病传播及公共卫生方面的重要作用。

  近30年来,每年都会遇到一到两种新发或再发转染病,DENGUE、MERS、H5N1、H1N1、H7N9、H10N8、H5N6、西尼罗热、寨卡病毒病等等这些疾病一直没有间断,但是当他们发生的当下,人们才会知道有这个疾病,才会知道有一群人为这些疾病的防控筑起防护墙,保护更多人的生命安全。

  济南首个病例确诊前  已做了大量工作

  从2019年12月底曝出武汉不明肺炎,一直到2020年1月22日济南一直没有确诊患者,其实这期间济南市疾控中心已经做了大量工作。

    12月31日,济南市疾控该中心就接到通知,要做好应对不明传染病的准备,当时很多人还在怀疑是SARS,但是从那时起他们就开始忙了。完善防控组织、筹备防护物资,制定工作预案、培训工作人员,建立检测体系……一系列工作推上日程。但是当省内几个地方陆续查出确诊病例时济南依然还没有。青岛有了,日照也也有了,我们做了那么多工作,为什么查不出来?这让他们在各项工作细节上上进一步精益求精。

  经过多少个不眠不休的日夜排查之后。1月23日,济南确诊了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1月24日正式对外公布。“阮师漫说,这说明我们的工作方式是正确的,方向是对的。”之后济南连续确诊多病例,后来又有小范围聚集性病例出现,病例一直在不间断增长,直到2月11日公布最后一例,这场阻击战才暂告一段落。

  确诊前的最后一环 确诊后新工作刚开始

  济南每一例病例确诊前都要经过济南市疾控中心的实验室双重检测,这是确诊前的最后一环,而一旦确诊,又有更多更繁重的工作在等着他们。

  济南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可以对患者进行核算检测,两次阳性后确定为疑似病例,这时候市疾控中心开始介入,一是要对试剂再做实验室双检测,两份试剂或是两种方法,给临床机构下结论以更多实验结果支持。二是病例确诊,他们要开始广泛流行病学调查(简称流调),查找密切接触者,以最大程度的减少感染几率,防止疫情播散。

  阮师漫介绍,耿兴义是济南市疾控中心副主任,济南前几个病人确诊后的流调工作他一直是亲自上阵,现场指挥,做了大量一线工作。

  1月22日一名发热病人到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就诊,各项体征符合新冠肺炎患者症状,经过24小时内两次核酸检测,结果成阳性,经过专家会诊,1月23日确定其为疑似病人,送样到济南市疾控中心进行监测,结果还是阳性,济南首例新冠肺炎患者得以确诊。

  23日下午4点,耿兴义立即带着四位同事去天桥区疾控中心和第四人民医院做调查。流调过程是有严格规范的:一是流行病学史,病人从哪来的,近14天以来去过哪些地方,接触过哪些人,有哪些可以活动。二是暴露史,主要查清病人感染来源于哪。三是可能播散的范围,当时已确认感染者潜伏期也具有传染性,及时了解他们对周边有哪些影响,可能对哪些人造成传染非常重要,需要一一确定查证。

  切断传染渠道减少病例发生 是清零的关键

     据分析,济南疫情特点是“三多一少”,家庭聚集性病例多,输入性病例多、聚集型病例多,轻症多,重症少,没有危重病例,这些特点与疾控部门的工作密切相关。所谓“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靠减少病例发生、阻断蔓延,也是清零的关键。

  截至2月11日公布最后一个确诊确诊,济南总共排查出47个病例,4个阳性感染者。51个病例和感染者中,31个外地输入,16个密接发病,也就是说每个输入病例引起0.5个密接感染。远远低于其2-6的传播系数,按照一般防控,外地输入31个病例,第一代传染可能会造成62-186个病例感染,总共病例可能会达到217例甚至更多。如果不及时切断传染源渠道,这31个外地输入病例会蔓延到200个以上。这还只是设定仅有二代传播的理想状态下,加入有三代、四代传播,甚至是聚集性、社区传播,那后果不堪设想,清零之路就会难上加难。

  所以济南许多确诊病例是在尚无任何症状时就检测出来的,他们很快被集中隔离和救治,大大减少了传播风险,对患者自身来说,把病情遏制在萌芽阶段,防止了进一步加重,因此济南47例确诊病例绝大多数都是普通型、轻型患者。

  疾控部门的工作经常要跟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新冠病毒进行密切接触。面对这样一种危险工作,他们最害怕的不是被感染,而是怕遇到聚集型病例,感染来源不清楚的病例,一旦出现就会让传播渠道防不胜防。

  这些防疫措施 都基于提供科学依据

  流行病学调查除了有助于患者确诊,还有很重要的作用就是对全市防控政策的制定提供数据和理论支撑。

  济南确诊病例出现之初,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外地输入患者占到大多数,因此,济南坚决实施“外堵输入 内防扩大”政策,后期确诊病例接连出现时,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集中医学观察,对复阳患者在医疗机构再次进行集中隔离观察等,并且在全国较早地开展了覆盖所有重点人群的大规模的核酸检测工作……一系列基于对流行病学调查制定的疫情防控措施,对隔离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起到了根本性作用,从而最大限度地改变社会因素对疾病发生造成的影响,也最终对确诊病例清零起打好坚实基础。

  “作为一个技术部门,我们有义务、有责任提交科学准确的技术和数据材料,提供健康科普知识,帮助政府及市民疫情防控。”耿兴义说,例如商场是否关闭,公交车是否通行,影院何时恢复,公共卫生级别降级后市民应该注意什么……等问题,他们都会未雨绸缪,在做各种数据调查和研究实验的基础上,提交出科学客观的意见建议。

  “行业内,每过几年都会出现一种声音:传染病已经被人类控制了,疾控疾控工作应该转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而其实,人类还远远无法主宰大自然。”耿兴义说,人就是一个病原微生物组成的集合体,只不过平时与这些病原体和平相处,不会得病。通过这次疫情,老百姓会对疾控部门有更多需求:更全面的信息、更优质的服务;政府对疾病防控能力等方面也会水涨船高 ,另一方面,或许会给疾控部门带多发展机遇,尤其会带动区县等基层疾控部门更加完善的发展机制。

  这些同事都是战士 常常让人感动到流泪

  “这几十天来感觉自己眼窝变浅了,听见领导同事说个事,眼泪就在眼圈里打转转。”耿兴义曾这样跟阮师漫说,因为在这场战疫中有太多的人和事让他们感动和铭刻在心。

  2月14日,市疾控中心接到通知派两名疾控人员去跟随第11批山东援鄂队员飞赴湖北,接到消息后,同事们争先恐后报名。有一位同事怕领导会以他家孩子小为由拒绝他,第一时间请了保姆看孩子。“作为疾控人,疫情到来时能为国家分忧,为山东、济南争光,大家从心底里觉得高兴。”

  1月24日,除夕。凌晨两点,耿兴义接到上级紧急电话,要求立刻赶赴山东省胸科医院对一个病例进行更细致地流行病学调查和样本采集。拿起电话,耿兴义开始还犹豫打给谁合适,连续打给两个人都爽快答应。“几点到哪集合,一定准时到。”其中一个刚从实验室做了一晚上的实验出来,也是毫不犹豫地接下来。

  半夜三点他们赶到省胸科医院,穿防护服,听会诊专家意见,调查、采样,忙完回到单位已是凌晨五点,大家各自回办公室写调查报告,快天亮时在办公室的沙发上眯一会。早上八点时,耿兴义看到其中一位同事已在实验室做实验了。那一刻,耿兴义当即留下泪来。

     这四十多天里,疾控人这样默默工作,无私奉献的例子太多了。做流调经常出去就是一天,偶尔也会有患者、家属不理解的是,遭冷眼、被驱赶的驱赶的也有,但是大家都坚持着。作为济南市疾控中心主任,阮师漫几十天来一直坚守在防疫一线,安排调度,靠前指挥,坚决抓早、抓严、抓细、抓实各项防控措施,因为工作突出被评为济南疫情防控首批“出彩型”好干部,“疫情就是命令,压力确实很大,但我们疾控人责无旁贷。”阮师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