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故城说“三赵”——赵王陵

在邯郸县与永年县交界处,从西南到东北依次排列着的五个平整的陵台上耸立着七座高大的封土墓,它们南北相距7公里,东西相距4公里,占地28平方公里,这就是战国时期七雄之一赵国君王的陵区。其中三座在邯郸县三陵乡,定名为“寺西窑墓群”,后更名为“三陵墓群”;两座位于永年县境内,定名为“温窑陵台”;1993年地市合并后方才统称“战国赵王陵”,并申报国字号文保单位。

《史记》记载,“肃侯十五年起寿陵。”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将帝王墓称为陵,也也是历史上首个帝王在生前为自己修筑寿陵的记载,其后逐渐形成定制。所以,赵王陵在奠定中国帝王陵寝的规模形制等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赵王陵陵台保存完整,它以自然山丘为地基,周围修筑拦土坝,内填墓室凿出的石块,筑成南北长、东西宽的长方形陵台,形成两万平方米的三层梯台。台面东侧有宽大的神道,台基规整,各自独立,布列有序。远远望去,座座庞大的陵台封丘巍峨耸峙,后依绵延伏起的太行山,前临一望无际的大平原,左傍洺河,右拱滏阳,天地间空旷高远,被誉为神秘的“东方金字塔”。

  

被盗的赵王2号陵是目前国内单体规模最大的战国君王墓,也是目前所知最早的竖穴岩坑石室墓,它比广东象岗西汉时期南越王赵昧墓还早百余年!随着赵王陵盗宝案的侦破,这批珍贵文物中的三匹青铜马、金饰牌、钻孔玉片、青铜铺首、圭形玉片、圆形玉片等国家一级至三级文物200余件,终于在流失海外数月后,经过干警们锲而不舍的跨国追缴,首批完璧归赵了。这批文物与赵王陵2号陵的陪葬墓、陪葬车马坑的抢救性发掘中所体现出来的战国时期赵国车马文化,如同冰山一角般的又使人们窥见赵国盛世那神秘的身影,窥见诸如“天子驾六”、王陵坐向与形制、笔直宽大的神道、陪葬墓与陪葬坑的设置、宫垣墙与寝便殿等建筑的构成了我国帝王陵寝文化的先河,窥见与秦始皇陵相比较而展现出来的秦赵共祖同根的深厚文化渊源!

多少年来,随着战国七雄先后被强秦吞并,许多历史谜底都被深深淹埋于厚重的历史尘埃之下,强盛一时的赵国也在长天一叹中灰飞烟灭了。如今的赵王陵,虽经历代盗掘者多次洗劫,却依然王者风范犹存!依然承载着极为厚重的中华历史文化特别是燕赵文化的历史信息!它依然与赵王城、赵从台一起构成战国时期赵文化的重要标志!

现在,邯郸正在科学规划的指导下,加强了对赵王陵及车马坑的科学考古勘探与保护,一个集景区绿化、休闲娱乐、文物保护和文化展示为一体的赵王陵历史文化旅游景区正在形成。同时我们也期待着,有朝一日能在有效保护基础上,轻轻撩开赵王陵那神秘的面纱,让世人一睹那曾“以寿陵困于万民”的王者之谜!

来源:方志邯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