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南山:每天都练太极拳,太极拳有助慢阻肺康复

我国著名呼吸病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教授领衔专家团队在广州发布了最新慢阻肺临床研究成果,研究发现,打太极拳对改善慢阻肺患者功能状态方面的效果与传统肺康复锻炼相当。

据悉,上述这项钟南山团队牵头的研究成果分别发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PD》《CHEST》国际医学专业期刊上,为我国慢阻肺防治方案的制定提供了最新的科学依据。

最新的中国慢阻肺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慢阻肺总患病人数约1亿人,慢阻肺已经成为与高血压、糖尿病“等量齐观”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为加强慢阻肺防治工作,提高居民健康水平,由钟南山院士领衔的专家团队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开展慢阻肺稳定期防控与康复治疗的研究,为提高慢阻肺的防治效果提供新方案。

调整呼吸锻炼下肢太极拳有助慢阻肺康复

太极拳跟慢阻肺能有什么关系?

钟南山说,40多年前,他所接触的一个病例曾让他脑海里浮现出这个问题——那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当时他为一位40多岁同时患有淋巴瘤又有慢阻肺的病人治疗。这位病人熬了四、五年病情还控制得比较好。钟南山在进一步的问询中了解到他每天都练太极拳。

“当时我就感到好奇,太极拳真的有这种效果吗?”钟南山说,40多年来他对研究太极拳一直有兴趣,想弄清这种古老的锻炼方法对慢阻肺能起什么作用。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睡眠中心负责人、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罗远明教授牵头所做的一项发表在《CHEST》国际医学专业期刊上的研究——“太极拳对慢阻肺康复治疗研究”给出了答案——这项研究纳入120名未使用过支气管舒张剂的中国农村慢阻肺患者,在给予所有患者茚达特罗治疗后将他们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接受传统肺康复锻炼和太极拳锻炼。

研究结果显示,在正式康复锻炼结束时,两组患者的相关呼吸问卷评分改善程度相近,而在康复锻炼结束后第3个月,生活质量量表、六分钟步行距离、呼吸困难量表、股四头肌肌力在太极组中的改善较传统肺康复组更为显著,所以可认为太极拳是传统肺康复锻炼合适的替代方法,甚至可能获得更好的远期收益。

太极拳,这种柔缓的、循序渐进的运动方式,为什么能起到改善慢阻肺患者功能状态的效果?

钟南山解释,慢阻肺最大的困扰是气促,不管处在哪个阶段,气促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过度通气,所以需要调整呼吸;第二个是肌肉的力量不够,特别是下肢肌力需要加强。国外现在主要的康复方法是步行或借助跑步机、踏车进行锻炼。而上述研究发现,经过一段时间、一定强度的太极拳运动训练后,患者6分钟步行的距离还更长一些。

“我也觉得非常意外。”钟南山说。事实上,打太极拳经常有半蹲的姿势,步行对股四头肌的训练比不上一定强度的半蹲。打太极拳除了能锻炼下肢肌力,又有助于调整呼吸,所以这种锻炼方法使用得当对缓解慢阻肺气促的困扰效果就出来了。

与会专家指出,打太极拳这种锻炼形式成本低,患者在家中就可以进行,如果能将它作为新的肺康复锻炼形式推广开来,将使更多慢阻肺患者获益。

慢阻肺五大症状 对照排查早发现

像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一样,慢阻肺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效果好。不过,郑劲平提醒,现阶段我国民众对于慢阻肺的认知不足,临床医生需要帮助民众建立慢阻肺的诊治观念,才能对慢阻肺做到早诊早治早防,减少患者的肺功能伤害,提高民众生活质量。而民众也需要加强对慢阻肺的认知。他指出,预防慢阻肺要避免发病的高危因素,急性加重的诱发因素以及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做到不吸烟且远离吸烟的环境。眼下气温相对较低,还应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如果出现以下五大症状,则应高度警惕慢阻肺,应及早就医诊治——

慢性咳嗽:刚开始时,咳嗽呈间歇性,早晨咳嗽较厉害,此后早晚或整日均有咳嗽,但夜间咳嗽并不显著。还有少数病例有各种明显气流受限,但无咳嗽症状。

咳痰:咳嗽后通常咳少量黏液性痰,部分患者多在清晨咳痰。如果合并了感染,痰量会增多,可能会出现脓性痰。

气短或呼吸困难:这是慢阻肺的标志性症状。早期仅在劳动时出现,随着病情的加重,日常活动甚至休息时也会感到气短。

喘息和胸闷:部分患者特别是重度患者会出现喘息等症状,劳动后胸口常有紧闷感,这与呼吸费力肋间肌等收缩有关。

全身性症状:病情较重的患者,可能会发生全身性症状,如体重下降、食欲减退等,合并感染时还会出现咳血痰或咯血等症状。

来源:广州日报

总监制:李建阳

监 制:刘晞暄 王 言

统 筹:杨 杰 张乙晨 郭子轩

主 编:王 言 责 编:赵晓晓

校 审:陈 婷 编 辑:郭子轩

原标题:《钟南山:每天都练太极拳,太极拳有助慢阻肺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