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历程
根据徐州市档案馆馆藏史料记载:
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二纵队和第一纵队侦察营进入徐州城。晚10时,渤海纵队奉命进城实行军事接管。重镇徐州宣告解放。
看那些文字
以徐州解放为线索,我们翻阅徐州市档案馆馆藏资料,发现诸多与此相关的文字记录……
原华野渤海纵队政治部《进军报》常驻七师随军记者景涛在《徐州解放的回忆》一文中记述:
我所在的渤海纵队,下属七师、十一师,参加了这次伟大的淮海战役。先后担负和完成了抢占徐州、警备徐州、南线狙击、攻取何庄、王花园和刘集战斗等作战任务。……我跟师直机关急速向徐州进发。这时天已渐渐黑下来,……大约晚上八时至十时,全纵队机关和部队都已进占徐州。纵队命令七师:一面收集散兵,一面立即分区进行警备工作;又命十一师顺敌人逃窜的路线,即徐州去萧县路上继续追歼敌人,并向大吴集、张大屯敌人侧背攻击,歼敌数百。从此,徐州这个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城市回到了人民手中。
傅继俊在《徐州解放——纪念徐州解放三十五周年》一文中也进行了记述:
十二月一日上午九时,我山东兵团负责人谭震林、王建安等同志向中央军委和华东军区作了报告,并作出了“敌全部弃徐州向西南或向西折转南逃窜”的判断,且立即命令部队展开了追击。当天下午二时,谭震林、王建安等同志又作出了追击具体部署,并命令从济南来到淮海战场不久的渤海纵队由徐州以东板桥集地区,迅速向徐州逼近,准备占领徐州。同时报告华东局,请华东局派人到徐州接管。一日晚,华野第十二纵队一部进入徐州,渤海纵队于一日夜里十点进入徐州城。
耿继信目睹了徐州解放的三颗红色信号弹,在《徐州解放见闻录》中,他记录了自己这段难忘的亲身经历:
1948年11月30日,冬天的夜来得特别早,下午六点钟天就黑了。左邻右舍已经关门闭户,这几天,大家的心情似乎都和往常不同,有一种既兴奋又紧张的感觉,心里都十分清楚,解放军很快就要进城了。
古城徐州,这几天确实出现了一些异乎寻常的迹象:街上行人稀少;商店大部分停止营业;几户有钱的邻居都跑到南京、无锡、上海等地投亲靠友去了;沿街的国民党部队、机关,人去楼空,景象凄凉,弥漫着一种惊恐不安的气氛。到了11月30日晚上,夜静得出奇。我家住文亭街西段,距“道台衙门”——国民党“陆总”所在地很近。几天前这里还是车马盈门,笛鸣哨响,现在全都不见踪影了。
这时的徐州正处于一种短暂的“真空”状态之中。大家焦急地等待着、期盼着⋯⋯突然,我家院子外面传来有节奏的清脆的锣声,就像算命先生常用的那种小铜锣敲击的声音。我心里不免有些紧张,同院的几个人也都站在院中准备迎击突发事件。好在锣声渐行渐远,院子外面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动静,同院的人也都喘了一口气,一切又复归于寂静。没过多久,大约八点多钟,蓦然间三颗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我听到了三次响声,院子上空顿时闪亮一片红光。
这是我有生以来目睹的一次最激动人心的场面。它经常在我的脑海中浮现,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白天,街头巷尾仍听到有人谈起11月30日晚上发生的那一幕情景。有人说,红色信号弹是地下党员发射的,地点在“中央合作金库”(国民党政府的金融机构,地址在今彭城饭店)。
听那些描述
李世明2006年前后曾经访问过一些当年见证徐州这座古城沐浴着战火洗礼、迎来解放曙光难忘时刻的老人。根据他的采访记录,通过老人回忆解放军进入徐州城后的事情,72年后的我们仍能感受到解放军的纪律严明,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让我们来听听老人们的讲述,擦亮历史的日历,重温那段珍贵的记忆……
解放军从哪进城?
从铜沛路进城
王厚德先生,徐州北乡人(接受采访时已八十多岁),中学毕业后,到山西太原支援煤炭建设,在那安了家。他非常想念家乡,对童年的事情记忆犹新。说到徐州解放那天,脑海里常常浮起在家门前看到的一幕。
1948年11月,淮海战役激烈进行,王那年十六岁,在铜山中学(二中)读初中三年级。由于战事紧张,兵荒马乱,学校停课,学生各自回家。王的家住在庆云桥北铜沛路上。那时的铜沛路一带,属于黄河滩,还比较荒凉,除了有原来日伪时期,日本人修建的窑场,有监狱外,就是一些稀疏破旧的民房,多是外来逃荒人,特别是徐州西北乡铜山、丰沛县一带的农民。
所谓的铜沛路实际上是条不像样的土路,但是,它是徐州通向苏皖豫交界地区的要道,也是这些地区商旅进入徐州的必由之路,因为铜沛路的起点就是庆云桥,过了桥即是徐州北门牌楼,中山路。
12月2日清晨,街面非常平静。忽有同学来喊,出门一看,只见一支部队由西北而来,这就是解放军。这支队伍排成两行,队形整齐,风尘仆仆,气势昂昂,行走有力,跨过庆云桥往城里开进。战士穿着一色黄土布做的服装,扛着枪,年龄不一。引人注目的地方,是发现战士们行进时,依次转头向身后人说些什么,仔细一听,原来是短促地传达口令:跟上!跟上!声音低而有力。
再者还发现即有些战士身上,除了挎着子弹袋外,还有用细绳穿起来的窝窝头背在身后。这是他第一次看见经过激烈战斗,胜利进城的人民解放军,衣着简朴、满身征尘、步伐有力、纪律严明。留下了深刻印象。那天,还有亲戚从徐州城里回来,说,有的部队昨夜就已经进城。
解放军进城睡在哪?
露宿街头或借百姓门板
夜间进城的部队,露宿在府衙门鼓楼附近的街头,没有打扰居民和商铺。由于解放军进城没有战斗,街面比较平静,许多人夜间没有发觉有军队开进来。待人们起来下门营业时,才发现街头有部队。只有早起的人,才会发现路旁、店铺边、树下睡着一排排枕着背包、枪支的军人。
“天亮了,上街一看,都是解放军。”退休教师王连增先生解放那年十一二岁,他住在复兴北路四道街附近。他回忆说头天夜里,街面上很静,仿佛能听到一种奇怪的声音,持续很长时间,后来想起来,好象是发电报的滴答声。或许是城市攻占前夕的紧张状态。天明了,小孩子不知变化,相约上街去看。走到复兴路口,看到许多穿黄军装的军人,再打算朝前走,就有戴白布红字“徐州市特别市军管会”袖章的人劝阻:“不要乱跑,会有人放冷枪。快回去吧。”复兴路距离白云山不远,紧靠火车站和粮库,是紧要地区,总会有一些散兵游勇亡命之徒进行骚乱。
许多从前线下来的支前民工,也在街上成群结队的行进,推小土车的,肩挑的,还有牵牲口的。准备休整后接受任务继续随军南下。复兴路两旁,临时搭起许多饭铺,这是徐州群众在地下党的组织下,开展的拥军支前工作。稀饭、馍馍、咸菜什么的,军人和民工随时可以吃饭,饭钱没有现金,交付的是解放区发放的代金券,有的民工还用粮秣票、柴草票代替。这些军人穿的军装很旧,鞋子也不一样,有草鞋,有布鞋。当时天阴雨,王连增穿的是元宝牌胶鞋,有的解放军看了说,这鞋不错,等打完仗回家给孩子买一双。天晚了,又下雨,解放军没有一个走进百姓家里借民房居住,他们来到王连增家门口,商量说:“老乡,能把门板借给我们,铺在地上过夜,可好?”又补充说:“我们不进去,在街旁过夜,有我们在,夜里不会有什么事的。”第二天,不但给百姓归还、装好门板,街旁也打扫得干干净净。
解放军进城吃什么?
请群众帮忙烙馍
石磊社区的高大娘(接受采访时七十多岁),回忆说,她住在徐州南关剪子股南头,靠近乾隆行宫。徐州解放那天,她看见从乾隆行宫附近,到云龙山坡,老君庙、马蹄亭一带,全是部队,他们依石而卧,靠树而息,没有惊动百姓,也没有占据寺庙。开饭时,是支石头烧开水、吃干粮,没有到老百姓家里去借粮食、借锅灶。
说到解放军吃饭,居住徐州南门外千里巷里的王老太(接受采访时已九十高龄),想起一件往事,徐州刚解放,一天,她和邻居正在烙烙馍。一位解放军提着一口袋面走来,和气地商量:能帮助我们烙馍馍吗?可以付些工钱。王老太当时三十多岁,烙馍是家常活,连忙说:“可以可以,烙点馍馍累不着,还要什么钱。面放这吧,过会来拿。别说烙得不好就行了。”那位解放军连忙谢谢就走了。
当时徐州街道组织还没有恢复,军民的联系就这么直接、平常、亲切、实在,没有大兵的命令,没有陌生人的客套,有的只是互相信任,互相帮助,如同亲邻一般。
来源 彭城档案
原标题:《【红色历程】当年解放军进徐州,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