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叹息!中国的特有物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长江白鲟没能进入2020年,国际学术期刊《整体环境科学》日前在线发布一篇研究论文,预计早在2005年到2010年时,长江白鲟已经灭绝。
这是继白鱀豚和长江鲥鱼被研究人员宣布功能性灭绝之后的又一个坏消息。
可惜之余,另外一个名字再次进入大家的视野,长江鲥鱼,它被誉为长江的鱼中之王,肉质细嫩油脂丰富,味道极其鲜美。
到底三黎鱼长什么样,它的味道到底是怎样的鲜美,它为什么会消失?还可能在珠江还能见到它们的身影?
几乎所有渔民都介绍说,起码有十年以上没再见过珠江的三黎鱼,寻找三黎的线索,难道真的断了?
特搜通过搜索,居然在南沙附近找到一家专门吃三黎的饭馆。
当我们兴奋的时候,郭叔突然一盆冷水浇了下来。
虽然湄公河来的三黎也很肥美,但是对吃过真三黎的人来说,味道还是区别很大的。
所有吃过珠江三黎的人,眼睛都会不知觉流露出一种惊诧,对它的形容都只剩下惊艳。资深食评家劳毅波也一样,说起自己唯一一次吃珠江三黎的经验,他至今记忆深刻。
皇天不负有心人,在珠江水产研究所的标本陈列室,我们终于见到了真正的珠江鲥,他们是科研人员于1982年在肇庆的河段采集的,可能全国唯一的两尾珠江鲥鱼标本。
珠江鲥和其他两个亲戚区别其实非常多,除了鳃盖比较大,臀鳍比较宽之外,身体的各个性征也很不一样,对于近年来坊间很多捕捉到珠江鲥的传闻,朱所长都一笑而过。
对于珠江鲥消失的原因,一是这种鱼本身太娇贵,出水即死的习性很难饲养,二是水体污染和过度捕捞。
对于珠江鲥的抢救保护,我们可能已经丧失了最后的机会,但是朱所长说,我们依然还有机会去抢救珠江上的其他珍惜动物。
鼋[yuán],又名,沙鳖,蓝团鱼。这可能真的只是老一辈人才听过了。朱所长介绍,5年前广东只剩下4只活体鼋,他们通过不懈努力,依然成功繁育了700多只成活个体。
保护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环境
别让我们的后代
只能从照片上看到可爱的它们
#进群送好礼#
即日起,
扫描下方二维码,
备注地区+姓名,
即可进群啦!
扫码加好友后,
出示之前购买任意商品的订单截图,
还有机会获得独家福利!
还不赶紧扫码?
我们等你!
原标题:《功能性灭绝的“珠江女神”,20年后“再现”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