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处寓所还原茅盾在沪生活:隐居,会徐志摩,写就《子夜》

1946年,茅盾(右一)与友人摄于大陆新村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及社会活动家。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文化部部长。他出身在一个思想观念颇为新颖的家庭里,从小接受新式的教育。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毕业后入商务印书馆工作,从此走上了改革中国文艺的道路,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中国革命文艺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代表作有小说《子夜》《春蚕》和文学评论《夜读偶记》。

一般以为,茅盾从1916年抵沪到1949年定居北京,其间有20年时间是在上海度过。根据梅占奎先生撰写的《上海建筑秀》(学林出版社2009年版)介绍,他在上海的寓所有4处,第一处寓所在虹口景云里11号(今横浜路35弄11号甲)。那是1925年造的石库门里弄房屋,茅盾与叶圣陶、周建人、鲁迅、冯雪峰、柔石等同为邻居。1927年,因被国民党通缉,他与夫人孔德沚从武汉到上海隐居在此。第二处寓所在虹口大陆新村3弄9号(今山阴路156弄29号)。1933年至1935年,茅盾在这里住了两年,与鲁迅等共同领导左翼文化运动。1935年3月迁出,搬到在沪西的第三处寓所(今静安区万航渡路信义村)居住,1940年4月去延安。1946年经香港返沪,住在第四处寓所,即大陆新村1弄6号(今山阴路132弄6号)朋友欧阳翠家的二楼,其建筑形式与山阴路156弄29号相似。1947年12月,经党组织安排,茅盾与郭沫若等人一起离沪前往香港。

其实,梅先生的文章中还遗漏了两处茅盾先生在沪寓所,这两处恰好相距不远,都在今上海静安区的静安寺附近。关于这一点,茅盾先生在自己的回忆录《“左联”前期》中提过(《我亲历的文坛往事·忆大事》,《新文学史料》编辑部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

1923年发行的茅盾所著《子夜》

1930年4月5日,我回到上海,为了避人耳目,暂住法租界某路杨贤江家中。当天,我到景云里家中去看母亲、德沚和孩子们……从第二天起,我和德沚就着手寻找合适的房子。我们的条件是:在租界而又不是闹市区,房间够用,房租要低。这后两个条件比较难于统一,好在当时上海的房子还不像后来那样紧张,只要耐心去寻就能寻到。

在茅盾夫妇努力寻找了一个多月后,房子终于找到了。

我们终于找到了房子,在公共租界静安寺的东面,现在记不起是什么路、什么里了。房子是新盖的(有一片楼房),倒还宽敞,和景云里一样,有个假三层(假三层,谓此三楼极低矮也)。仍用去日本时用的假名:方保宗(当时租房子,房东或经租总管要问你的姓名,以便他向巡捕房报告)。这是五月中旬的事。两个孩子只好暂时辍学,因为原来的学校在闸北,离家太远,而孩子们年龄又太小。好在这学期即将结束。下学期再让孩子到附近的学校插班。

新搬家后不久,诗人徐志摩带着著名记者史沫特莱前来拜访。

徐志摩从开明书店打听到了我的新居,带了一个外国女人来看我。徐志摩说,她是德国《法兰克福汇报》的驻北平记者A.史沫特莱,从北平来。又说她在北平被认为是共产党,所以只好来到上海。此次她要徐介绍认识我,并希望送给她一本《蚀》。我把《蚀》送给她,并在扉页上签了名。史沫特莱翻开《蚀》,看见扉页前的我的照片,就开玩笑说:Like a young lady。这是我第一次会见A.史沫特莱。

茅盾这个新居住了两个月,又搬了家,搬到了愚园路附近一条弄堂里,原因是因为房租太贵负担不起了。

第二次搬家我们租的不再是一栋房而是一层房子。我们搬到了愚园路口树德里的一家石库门内的三楼厢房,这三楼厢房带一间过街楼,共有三间房。楼下住着二房东,是个商人,宁波籍。二房东不问政治,我对他说是教书的,他毫不怀疑。

如此说来,1930年下半年至1933年4月,茅盾就居住在静安区愚园路口弄堂里的一座三楼的厢房里,而这一时期诞生的长篇小说《子夜》和历史题材的短篇小说《豹子头林冲》《石碣》《大泽乡》,中篇小说《路》《三人行》,以及短篇小说《林家铺子》《春蚕》等就是在这里写成。这也成了茅盾一生中发表作品最集中的地方之一。以上增补了这两处寓所,茅盾在沪至少应有6处住地,分别是景云里、静安寺附近某处、愚园路树德里、大陆新村3弄9号、万航渡路信义村、大陆新村1弄6号。

原标题:《六处寓所还原茅盾在沪生活:隐居,会徐志摩,写就《子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