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县情概览】石家庄市赵县

河北县情概览

——赵县

赵州桥

赵县位于华北平原中南部,距省会石家庄市区30公里,县域总面积675平方公里,辖7镇4乡、281个行政村,总人口60万,是全国首批“千年古县”和河北省历史文化名城、河北省文明县城、河北省园林县城。赵县县域交通便利,穿境而过的京港澳、新元、青银3条高速公路,连同2条国道、6条省道,一起构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历史沿革

赵县区位示意图

赵县,历史悠久,见于史书记载,有2500多年的历史。商朝,为方国一圉之地。春秋初属鲜虞国,后归晋国,称棘蒲(今赵县城)。战国初属中山国,后归赵国。秦统一中国,实行郡县制,有宋子,归巨鹿郡辖;棘蒲属恒山郡辖。西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封棘蒲侯国,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改称平棘侯国。文帝六年(公元前174年)省平棘侯国,置平棘县,属常山郡,治所今赵县城南1.5公里固城村。高祖八年(公元前199年)于今赵县城东北12.5公里置宋子侯国,景帝中元二年(公元前148年),废侯国改县,属巨鹿郡辖。武帝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在今赵县西南西封斯一带置封斯侯国,西汉末年撤除。元帝时,在今赵县东20公里处设敬武县,属巨鹿郡。新莽时,改宋子县为宜子县,属巨鹿郡,后废。东汉初撤销敬武县。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常山郡并入中山国,二十年(公元44年)析中山国,置常山郡,常山时国,时郡,均辖平棘县。三国初,平棘县属魏国辖地。太和六年(232年)封赵国,辖平棘。西晋时,平棘治所移到棘蒲,属赵国。曾一度又设宋子县。东晋十六国时,战乱四起,群雄争霸,疆域分割,赵郡数易其主:永嘉二年(308年),刘渊迁都干阳(今山西临汾县西南),国号汉,赵郡归刘氏,治所平棘;石勒据襄国(今邢台),称后赵,九年(公元327年)置赵郡,治所房子(今高邑县西南),辖平棘;慕容隽建前燕,赵郡又属慕容氏;苻坚灭燕建前秦,建元十八年(公元382年)赵郡为符氏所有;慕容垂建后燕,建兴十年(公元395年)赵郡复归慕容氏;慕容垂之子慕容宝立,拓跋硅夺并州(今太原),围中山,取常山诸郡,赵郡治所由房子移平棘,遂归北魏。南北朝北魏时,孝昌二年(公元526年)设殷州,治所广阿(今隆尧城东),赵郡归殷州所辖,下领五县:平棘、房子、元氏、高邑、栾城。永安二年(529年)复置宋子县,归巨鹿郡。永熙三年(公元534年)北魏分为东魏、西魏,赵郡属东魏,仍归殷州辖。北齐天保二年(公元551年),因避太子殷之名讳,改殷州为赵州,赵州名始于此,州治初在广阿,后移平棘。天保七年(公元556年)废宋子县。赵州领四县:平棘、高邑、瘿遥(今宁晋县)、广阿(今隆尧)。隋开皇元年(公元581年)改赵州为赵郡,复置宋子县。开皇三年(公元583年)罢赵郡为赵州,平棘县改隶赵州。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在平棘县置栾州,辖平棘、宋子二县。大业二年(公元606年)废栾州,平棘、宋子二县改隶赵州,治所平棘。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宋子县并入平棘县,同时罢赵州为赵郡,辖平棘、高邑、赞皇、元氏、瘿遥、栾城、大陆(今宁晋县部分)、柏乡、房子、藁城、鼓城(今晋县)。唐代,武德初年(公元618年)又改赵郡为赵州,治所柏乡。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州治所迁平棘。武德五年(公元622年)赵州改名栾州,辖平棘县。贞观初年(公元627年)栾州复名赵州,治所平棘,属河北道,下领:平棘、栾城、元氏、瘿陶、赞皇、柏乡、临城、昭庆(今隆尧)。中唐时属成德节度使(治所今正定县)所辖。天宝初年改赵州为赵郡。盛唐乾元年间(公元758~760年)复为赵州。五代时(公元907—960年),兵戈四起,战火不断,国号变换频繁,赵州地几易其主:后梁时(公元907年),赵州归赵王李熔;李存勖灭梁,建后唐,应顺元年(公元934年)赵州属后唐;石敬瑭建后晋,天福八年(公元943年),赵州为后晋辖;刘知远建后汉,赵州隶属后汉;郭威于广顺元年(公元951年)建后周,赵州由后周所辖。赵州治所均在平棘。宋朝尊崇赵为国姓,大观三年(1109年)升赵州为庆源军节度。宣和元年(1119年)升为庆源府,治所平棘,属河北西路,辖七县:平棘、宁晋、高邑、柏乡、赞皇、临城、隆平。靖康二年(1127年),庆源府为金所辖,金天会七年(1129年),庆源府改为赵州。天德三年(1151年),赵州更名沃州,“取水沃火之义”。属河北西路,辖县不变。金正大二年(1225年),沃州归元所有。元太宗六年(1234年),置永安州,治所藁城,辖平棘县。七年(1235年),废永安州,平棘县改隶赵州,为州治。明洪武初年(1368年),省平棘县入赵州,为真定府辖,领柏乡、隆平、高邑、临城、宁晋、赞皇六县。清初,赵州属真定府,雍正三年(1725年)六月,升赵州为直隶州,即直隶赵州,割赞皇归正定府,辖县有柏乡、隆平、高邑、临城、宁晋。民国成立(1912年),十月废府,州改省、道、县三级制。民国2年(1913年)2月,赵州知州李大防奉命改赵州为赵县,隶属冀南道。民国3年(1914年),冀南道改为大名道。民国17年(1928年)废道,赵县直隶于河北省。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12月14日,日本在北平成立伪政权“华北临时政府”,赵县属河北省第十三区。1938年1月1日,成立伪河北省公署,赵县归冀南道冀中区。1939年5月,赵县抗日游击政府成立,属冀南四专署领导。10月,赵县城南沙河店、东西杨村一带和元氏、高邑部分地区,建立赵元高边区县,归冀南四专署领导。1940年7月,改赵元高边区县为赵元宁联合县,归冀中七专署领导。1943年3月,为纪念陈翕儒英勇就义,改赵元宁县为翕儒县,领属关系不变。1945年2月,赵县与翕儒县合并,恢复原赵县,属冀中区六专区。1946年5月,赵县属冀中十一专区。1949年8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赵县划属河北省石家庄专区。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赵县仍属石家庄专区。1958年12月20日,撤销赵县,并入宁晋县,属石家庄专区。1961年7月9日,恢复赵县,原栾城县部分辖区并入赵县,隶属石家庄市。1962年1月赵县栾城分别设县。1970年石家庄专区改称石家庄地区,辖赵县。

文化旅游

柏林禅寺

赵县古称赵州,见于文献记载已有2500多年历史,作为郡治、州治时间长达1800多年。全县现有赵州桥、永通桥、柏林寺塔、陀罗尼经幢等国保文物6处,省保文物6处,县级文物10处。其中,赵州桥已有1400多年历史,是世界桥梁的鼻祖,被誉为天下第一桥,被评为世界第十二处国际历史土木工程奇迹。始建于东汉末年的柏林禅寺,距今1700多年历史,是中国禅宗史上重要祖庭,史称“畿内名刹”“古佛道场”,内设河北省佛学院、河北省禅学研究所,每年举办多种大型弘法活动,是国际国内有重大影响的33所寺院之一。座落在县城中央的陀罗尼经幢,被誉为“华夏第一塔”。

地方特产

赵县雪花梨

赵县雪花梨已有2000多年栽培历史,以“大如拳、甜如蜜、脆如菱”之美誉载入史册,现有梨果栽种面积25万亩,是中国雪花梨之乡、中国优质梨果生产基地重点县,先后荣获国际林博会金奖、中华名果等荣誉称号,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全县建有梨果贮藏机制冷库1300多座,是华北地区规模最大的机制冷库群。

经济总情

河北赵县经济开发区

2017年,赵县地区生产总值249.4亿元,比上年增长7.0%。固定资产投资203.1亿元,比上年增长9.6%。全部财政收入9.5亿元,比上年增长17.7%,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9亿元,增长14.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2.7亿元,增长4.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41.3亿元,比上年增长7.3%;规模以上工业利润47.4亿元,增长 10.6%;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2.7亿元,增长16.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4.8亿元,比上年增长10.5%。接待游客272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8.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56万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122元,比上年增长7.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14169 元,增长7.8%。

原标题:《【河北县情概览】石家庄市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