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简单心理 简单心理
文 / 石宇宙
杠精,网络流行词,指“习惯性抬杠的人”。临床表现为“仅为反对而反对,通过针对性反驳惹恼他人,进而达成自己的目的”。 (百度百科)
世界上有一种人:他们行走江湖,不是为了行侠仗义;他们通过贬低别人,来抬高自己,实现阶段性的胜利;他们秉承“众人皆醉我反对”的态度,反驳他人的每一句话,同时誓死捍卫自己说话的权利。
这种人,我们亲切地将其称为:“杠精”。
难道只要发表和众人不同的观点就是杠精了吗?
非也。
在有理有据地反驳和断章取义地抬杠之间有一道楚河汉界,即“逻辑是否正确”。
虽然说逻辑正确的人不一定很招人喜欢,但逻辑不正确的“诡辩鬼才”,却一定是在抬杠。
面对令人头疼的杠精,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生活中这些看起来“不怀好意”的人到底是如何思考的,即杠精的逻辑;
而后,深挖杠精何以成为杠精;最后,我们该如何应对杠精。
一个神奇的事情是,杠精并非是没有思想的存在。相反,他们是神出鬼没的哲学家,是最不受欢迎的辩手。他们往往熟练掌握各类逻辑谬误的应用,在他人每一段普普通通、平淡无奇的话中,都能迅速、准确地找出一个以上的“杠点”,从而站在制高点上,使用极具攻击性的语言,指点和审视他人。
逻辑是杠精的切入点;
逻辑谬误是他们进行心理攻击的工具。
如果你被杠精攻击过,你大概遇到过如下一种或几种情况:
1.偷换概念(Equivocation):
他们利用词、句上可能出现的歧义来歪曲论据,进行诡辩。
A:“这个大米不好,煮的稀饭不够黏。”
B:“502黏,你怎么不去挖一勺?”
2.红鲱鱼谬误(Red Herring Fallacy):
即转移话题,提出不相干的话题来转移原本的讨论焦点。
A:“昨天领养了一只流浪狗。”
B:“这么热心肠怎么没见你去福利院照顾老人?”
3.稻草人谬误(Straw Person):
故意曲解对方的原意,使其容易受到攻击。
A:“谈了恋爱的人应该与其他异性保持一定的距离。”
B:“那还不许我跟别人讲话了啊?”
4.人身攻击(Ad Hominem):
他们避开事件本身的因果联系不谈,为回避自己的逻辑弱点,选择通过批评或诋毁对方的人格和品质来反驳某项论证;
“班上那么多人,他不欺负别人就只欺负你?肯定是因为你做了什么坏事!”
5.滑坡谬误(Slippery Slope):
使用一连串连续的因果关系,却又夸大每个环节之间因果关系的强度,进而得到不合理的结论。
“你现在不好好学习,就上不了好高中,上不了好大学,找不到工作你就只能扫大街,你难道想一辈子扫大街吗?”
6.假两难悖论(Pseudo-Dilemma):
在具有多重可能造成的原因时,他们的论证却仅预设两种情况,形成一个假的“两难悖论”。
“不公开发表声明,肯定是心虚了吧!”
“不为你买包的男人,一定不爱你。”
7.从众谬误(Ad Populum Fallacy):
将一个观点的受欢迎程度看作其真实性或价值的高低。
“如果它不是真的,那怎么朋友圈的人都在转(发)?”
“微博上都这么说,肯定是实锤啊!”
8.诉诸主观情感谬误(Appeal to Emotion):
他们预设“动机合情何理的行为是恰当的”,即所谓的“圣母婊”。
“你现在是这么说,但是在那种情况下如果你是他,你也会这么做的。”
“你这么有钱,在同学有困难的时候为什么不捐款?”
9.轻率概括(Hasty Generalization):
仅通过观察一个或一小部分群体,就对一整个群体做出概括。
“只有我一个人觉得不好笑吗?不知道发这个有什么意义!”
“你看我95后的助理都月薪5万了,你怎么就不相信努力是成功之母呢?”
10.错误的类比(Faulty Analogy):
预设在某些部分相似的事物在另一些方面也会相似。
“大家都是一个老师教出来的,怎么人家能考满分,就你不行?”
以上,逻辑谬误其实有很多种,上述十点只是挑出的比较经典的几例。当被杠精攻击时,我们所听到的那些“听上去好像没什么错误,却也没有什么道理”的话,便是这么来的。
2. 杠精的特质
那么说到这儿,也许又有朋友想问了,难道平常说话也要一直斟酌逻辑吗?不讲逻辑就被称为杠精,那每天与人交流也太困难了吧?
OF COURSE NOT!
俗话说的好,小杠怡情,大杠伤身。在生活中偶尔和朋友、爱人杠一杠,还是很有情趣,并且无伤大雅的。而当一个人习惯性地不按逻辑出牌时,TA就很有可能会被称为“杠精”了。
初级杠精在生活中较为常见,主要特点是“不会好好说话”,临床表现为情不自禁地以挑刺儿、回怼对方为己任,并自视机智和幽默。如:
“你今天发的自拍挺好看的。”
“你意思是我别的自拍不好看呗。”
如果不是在十分讨厌说话对象、迫切想要结束对话的情况下,此类杠精开杠的动力来源主要是缺乏共情能力和同理心。他们往往较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他人说话时的心情和可能期待收到的回应。为了一时的自我快感与存在感,而选择抬杠。
资深杠精的主要特点则是“无理由地对一切看不顺眼”,他们不考虑或者有意识忽略上下文的联系,断章取义,胡搅蛮缠。
这类杠精的诞生原因往往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第一种,他们可能正在对情绪进行负面转移。
一些人在生活或工作中遭受了挫折后,会产生诸如不满、嫉妒等负面情绪,但由于各类规章制度和礼仪道德的约束,而选择采用隐蔽、消极的方式来宣泄情绪,即蓄意“攻击”其他不相关的人或事。
因此,某些在网络上或现实中无端使用语言暴力攻击你的人,可能并不是由于你做错了什么,而仅仅是因为他刚刚和女朋友吵完架,经历了很糟糕的一天;又或是正处在一个较为波折的人生阶段,并且无法正确应对自己的情绪。
第二种,他们可能在生活中缺少关注和认同。
幼年时期,小孩子较容易因为做出小小的成就而受到夸赞,也更容易获得来自家庭和外界较多的关注。而随着年龄增长,一部分人们越来越难以获得这类纯粹的关注、赞赏和认同,他们的内心开始缺乏安全感和稳定的自我认同感。
抬杠和说服别人相信自己,是这类人群建立自尊、寻求认同的一种方式。他们抬杠时的每一句话都是在说“不,我才是对的”。而当他们通过抬杠使对方感到不爽后,他们便获得了存在感。
当你与同事征询一个工作上的问题时,他有很大概率能给你提供较为专业的解答;但如果同样的问题,拿给你正在上初中二年级的表弟看,他很可能完全不知所云。
互联网将来自不同职业、不同背景、不同认知水平的人们聚到一起,对于同一事物难免会出现完全不同的见解,对某一观点的理解深度也有所不同。这是完全正常的。有时,坚持与别人抬杠的人,恰是只能从自己的认知角度去认识世界,而不能站在他人的立场上去理解事物的人,并在潜意识中认为“周围一切事物都在我的认知或掌控当中”。
当听说有人年纪轻轻月入百万时,他们可能会说“肯定假的,怎么可能”或者是“肯定是因为走了后门吧”。这个时候你要原谅他们,因为他们大概没听说过李佳琦。
这属于特殊情况,就不适合用“杠精”来形容了。参照《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The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DSM)中的诊断标准,具有偏执型人格障碍的人,大多数在童年期的成长过程中遭受过严重的创伤,在成年后依然保持着对他人的普遍不信任和无端猜忌。
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是非常容易陷入“阴谋论”的人,即使在没有足够证据的情况下,他们也倾向于把他人的动机解释为恶意的。那么,当某条言论被他们看作是“恶意的、具有攻击性的”时,他们就很有可能会对其做出同样带有攻击性的负面反应。
3. 杠精破解术
那么——
我们该如何面对生活中的杠精呢?
虽然我们亦捍卫他人反驳的权利,但当我们对他人说出“杠精”二字评价时,其实是以一种最言简意赅的方式在表达:你的回复让我不高兴了。而我们的反应也恰恰达到了他们预期的效果。
要知道,对于资深杠精,我们是吵不赢的。杠精的自我价值感来源于证明“他对而别人错”,而非说明问题的实质。
因此在面对杠精时,要么使用比TA更“流氓”的逻辑成为更强大的杠精;要么,就要想办法让自己高兴起来,减少自己受该不良情绪的影响。
在这里我们引入“心理边界(Psychological Boundary)”的概念:每一个人都有两种生存空间,物理空间和心理空间。空间内部与外界的分割线,就被称为“边界”。
物理边界的概念很好理解,比如人类的住所,门和墙就是一道物理边界,如果有人直接闯入敞开的大门,想搬走你的家具,你一定会觉得这简直匪夷所思,并将那人轰出门。这就是我们对于物理空间的保护方式,强烈的边界意识,使我们不容许他人入侵私人领域。将有益的留下来,有害的清出去。
但是事实上,我们对于物理边界的入侵非常敏感,但是对于心理边界的守卫却多半较疏忽。心理边界保护的是我们个人的心理空间,包括自己独立的观点、态度、信念、价值观、思想、欲望和爱,能明确我们应该对什么负责任,以及不应该对什么负责任。
当“杠精”们试图用“诡辩”等行为惹恼我们时,实际上就是给了他们一个登堂入室的机会,纵容他们在我们的心理空间内部“翻箱倒柜”。
因此,在应对他人的指责时,我们应首先明确自己的心理边界,清晰地分辨对方的观点是正确还是错误的,明白“杠精”的认知和评价都与我们自身无关。跟他们纠缠不清只会乱了我们自己的心理空间,痛快一点,把他们“请”出心门外就好了。
如果一定要回答一句的话,那不如就面带微笑地回TA——
“Interesting. ”
Boschloo, L., Borkulo, C.D.V., Rhemtulla, M.,et al. The Network Structure of Symptoms of 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J]. PLOS ONE, 2015, 10(9): e0137621.
Fantino, E., Stolarzfantino, S., Navarro,A. Logical Fallacies: A Behavioral Approach to Reasoning[J]. Behavior AnalystToday, 2003, 4(1):109-117.
Miller, S.L., Maner, J.K., Becker, D.V.Self-protective biases in group categorization: Threat cues shape thepsychological boundary between “us” and “them” [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Social Psychology, 2010, 99(1):62-77.
Ones, K. Cerebral gymanstics 101: why dodebaters debate? [J] Contemporary Argumentation & Debate, 1994,15, 65-75
作者:石宇宙
“管理学研究僧
沉迷敲代码的赛车手”
编辑:江湖边
原标题:《杠精:没有人可以逼我讲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