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应该去看《星球大战:天行者崛起》?

原创: MC阿骨打 X博士

最近《星球大战:天行者崛起》已经上映了,作为该系列的终章,这个消息早就在星战迷当中炸开了锅。这疯狂到了什么地步呢?

上礼拜我们公司搞观影团,隔壁厅就是《星球大战:天行者崛起》的点映。电影还没开始,我亲眼看见两个外国老哥披着绝地武士的袍子,拿着光剑走进了影厅。然后影厅内掌声一片。

其实,这还只是冰山一角。在海外很多国家,《星球大战》的点映场必然是一票难求,座无虚席。而现场的观众,不仅有打扮成绝地武士的,还能看到黑武士、莱娅公主、冲锋队等所有电影中的主要角色。

所以,为什么《星球大战:天行者崛起》的呼声如此之高?很简单,因为这个IP在全世界的受众实在是太多了,除了包含本片在内横跨40多年的11部电影(9部正传,2部外传),还有数十款衍生游戏,上百本官方和粉丝推出的小说、漫画。可以说,《星球大战》这一IP本身,就是在流行文化中无法避而不谈的重要符号。

《星球大战》系列,一句话介绍,就是流行文化的代表,也是一段流行文化简史。

这句话怎么理解?简而言之,你现在看的听的,崇拜的人,许多都曾受到过《星球大战》的影响。

从比较近的说,今年夏天十分火爆的新裤子,主唱彭磊就是《星球大战》的粉丝,不仅收藏了大量玩具,还借用影片的风格设计了专辑封面。

△ 彭磊的《星球大战》玩具收藏以及新裤子的专辑封面

鬼才导演徐克也是《星球大战》忠实粉丝。当年他看过电影后,徐老怪非常兴奋,很多年后这件事都没能忘怀。拍《新蜀山剑侠》的时候,徐克干脆把《星球大战》的工业光魔特效团队请到香港,就是为了作出厉害的特效。

△ 《星球大战》在香港上映时的海报

古天乐也是《星球大战》系列的超级粉丝,在他47岁生日当天,粉丝还给他准备了《星球大战》主题的生日蛋糕,诚意满满。

在国外就更不用说了。两位英国王子也是《星球大战》系列电影的影迷,二人甚至还一同在《星球大战:最后的绝地武士》中客串了一把:

哈利·波特的扮演者Daniel Radcliffe也是《星球大战》的粉丝,他曾身穿他最爱的《星球大战》角色——赏金猎人 Boba Fett的全套盔甲参加脱口秀:

《生活大爆炸》中的谢尔顿,甚至在剧中请卢克·天行者的演员来参加他的婚礼(左一):

《星球大战》不仅影响了几代人的童年,同时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文化现象:

1979年5月4日,撒切尔夫人当选英国第一任女首相,英国执政党在《伦敦晚报》上刊登了半版广告“愿5月4日与你同在”(May the Fourth be with you),这则广告巧妙借用了《星球大战》影片中的经典台词“愿原力与你同在”(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的读音,而5月4日从此成为所有影迷的节日。

每年此时,澳大利亚会举行《星球大战》主题的橄榄球赛,法国、阿根廷、墨西哥则会开展“星战长跑”活动,意大利的罗马斗兽场也会被星战粉丝全面占领。

受电影中的光剑对决所启发,粉丝还开创了光剑格斗比赛,并获得了法国击剑协会所认可,被认定为一项官方承认的运动比赛。

悠悠岁月里,那些深受《星球大战》文化所影响的人们,有的追随卢卡斯的脚步,比如执导了《阿凡达》《终结者》等科幻片的詹姆斯·卡梅隆;以及导演了同样拥有宏大世界观的魔幻电影《指环王》系列的导演彼得·杰克逊。

也有人因为《星球大战》而点燃了对太空的向往。有统计显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里有接近一半的科学家都是《星球大战》的忠实拥趸。

在很多人看来,《星球大战》的横空出世,一扫阿波罗13号事故后美国人民的悲观情绪,重新点燃了年轻人对探索宇宙的热情。

△ 宇航员在国际空间站看《星球大战:最后的绝地武士》

那么问题来了,一系列科幻电影,为什么能对这么多名人,乃至他们的创作产生影响呢?因为《星球大战》真的很经典,可以说是既融合了时代的精髓,又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

《星球大战》第一部诞生于1977年。1977是啥年代,那是陈景润还是科学偶像的年代,而一群最伟大的怪异天才在美国弄出了《星球大战》。

说实话,《星球大战》诞生在那个年代不是偶然的,有着其历史背景——冷战、美苏对太空探索的竞争。这样一个充满对抗毁灭性和科技大进步的年代,巨大的压力下,也激发出了很多天才的创造。同时也刺激了很多商人借此逐利捞金。

所以那个年代是太空科幻电影的爆发期,1977年,科幻片的集大成者《星球大战》诞生,两年后《异形》诞生。一个是乐观的宇宙史诗,令一个则是阴郁的外太空启示录。

如果花3分钟给你讲完《星球大战》的剧情梗概,你一定会觉得这只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太空版英雄救美”故事,怎么看怎么像一个扎一笔钱就跑的低成本Cult片。

△ 说起科幻片,当时的人们往往会想到这些

有这种想法,其实很正常。何况在那个年代,很多人对科幻片还存在着偏见,觉得好莱坞的科幻电影往往俗套中带点色情,属于廉价娱乐、是种低级趣味。但是《星球大战》却让观众眼前一亮,几个方面将其点石成金:

一个是新颖的剧情。电影借鉴了极具东方特色的《战国英豪》架构,还引入了“气”(也就是电影中的原力)的观念,这在“东方神秘化”的美国极具吸引力。而剧中,深受日本武士片影响而开创的光剑对决,一扫当时一贯的枪战情节的套路,令人耳目一新。

△ 连负责卖萌的配角都非常相似

另一个是天马行空的特效。由于当时低成本、卖弄噱头的风格仍是多数科幻电影的策略,为了与那些二三流科幻片分开,导演卢卡斯决定把电影的视觉效果推向极致。

他为此还在一间旧仓库里单独创立了一家电影特效公司,工业光魔。后来许多大场面的电影都用到了这家公司所提供的特效服务。可以说,如果没有为《星球大战》而生的工业光魔,就没有今日的特效电影。

△ 乔治·卢卡斯与电影中所使用的道具

在上世纪70年代,一个许多科幻片中的飞碟和飞机身后还能看见提线的年代,《星球大战》中令人眼花缭乱的太空战争自然是令观众无法想象的。

更重要的是,新三部曲也不是简单的科幻爆米花电影,而是一部对电影史影响深远的“太空歌剧”。比如:

剧中一直在与主角卢克一行人战斗的反派黑武士,竟是卢克的亲生父亲!这一场景,堪称史上最著名的反转,在后来的许多电影中,都有对这一镜头的致敬:

《玩具总动员2》中对“我是你爸爸”梗的致敬:

此外,电影里的黑武士形象本身也是影史上“始祖级”令观众又爱又恨的经典反派形象。在剧中,他心中残存的良知被唤醒,为了拯救危难之中的儿子卢克,弃暗投明,牺牲自己的性命与邪恶的帕尔帕廷皇帝同归于尽。

弥留之际,他摘下了自己的头盔,看了之前一直在和自己作对的儿子最后一眼,两人最终达成了和解。

在正义阵营中,除了主角卢克之外,由哈里森·福特所饰演的浪漫“法外狂徒”汉·索洛,成功刻画了一个太空牛仔的英雄形象。他跟他的长毛搭档“丘巴卡”两人一同在美国流行文化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尽管正传系列的故事已于1983年的第三部《绝地归来》完结,但是由于《星球大战》文化的狂热一直没有消退。卢卡斯借《星球大战》系列首映20年之际,于1997年推出了三部曲的重制版,用当时最先进的CG技术提升了1977版《星球大战》正传三部曲的画质。

当然,这也只是个预热,真正的重头戏在后边:在即将迎来新千禧之际,导演卢卡斯于1999年推出了《星球大战》系列的前传《幽灵的威胁》。此后,还有《克隆人的进攻》以及《西斯的复仇》,一同组成前传故事的三部曲。

△ 片中还出现了《星球大战》历史中第一把双头光剑

在前传三部曲的终章《西斯的复仇》中,原本的天选之子安纳金·天行者,受到坏人蛊惑,堕落为邪恶的黑武士,并率领帝国的军队把世界推向黑暗。然而,黑武士与其妻子所生下的天行者兄妹两人,仍继承了他们父亲血脉中强大的“原力”,孕育着光明战胜黑暗的新希望。

自此,前传与正传之间的剧情正式衔接,填补了之前埋下的许多悬念。但是,粉丝们对《星球大战》的热情依然没有就此消退。在电影之外,《星球大战》这个IP还有大量的游戏、漫画、小说等作品不断涌现。卢卡斯给浩瀚的《星球大战》宇宙开了个头,但是热情的粉丝们一直在参与其中,共同绘制出这个宏大的宇宙。

于是,结束了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后,《星球大战》系列又推出了新三部曲,即故事的第7至第9集,讲述正传之后的故事。

此外,不仅正传之后的故事还在继续,《星球大战》还有外传电影推出,例如《侠盗一号》、《游侠索罗》以及近期热映的电视剧《曼达洛人》,让《星球大战》的世界观更加丰富精彩。

那么,作为《星球大战》新三部曲的终章,《星球大战:天行者崛起》到底值不值得看?我已经去点映看过了。一句话,非常推荐各位朋友去看。至于原因,我怕剧透,就不说得太详细了,简单给大家提两句。

首先,在本集中,女主蕾伊的身世之谜即将被解开。一直与她原力链接的反派凯洛·伦,和她就像阴与阳的两个极端一样,一个代表原力的光明面,另一个则是黑暗面。二人的最终相遇,究竟是短兵相接,还是达成和解,将会是影片的重要看点。

片中许多精彩的场景,将有可能成为影史上新的经典,让浩瀚的《星球大战》宇宙更加璀璨:

比如蕾伊与凯洛·伦二人相爱相杀的巅峰对决

反抗军骑着战马,气势蓬勃地冲向敌军

以及一如既往精彩的太空舰战

其次,作为系列的终章,不仅会在特效上保持一贯的超一流水平,剧情上同样会给新老星战迷一个满意的交代。

在《星球大战:天行者崛起》中,既增加了很多新三部曲系列特有的新元素,也没有忘记致敬老星战迷的情怀。比如卢克当年停留在沼泽星球的X翼战机,在本片中同样起到了重要作用。至于具体是什么作用,大家就在电影里寻找答案吧:

在9部曲中从未缺席的机器人C- 3PO,是几代主角的忠实伙伴。而在本集的预告片中,他向主角们深情告别,令老影迷为之动容:

影片中还出现了见证第一代主角卢克成长的,能看到两个太阳的塔图因星球,致敬正传系列第一部。同时,这里也是整个《星球大战》宇宙最初开始的地方,情怀满分。

现在,很多第一批看《星球大战》的人连自己的孩子都成年了。这部见证并影响了几代人成长的 “太空歌剧”,已经迎来了终章。正如每个人的童年都会结束,但是人们自幼对光明的追求,对美好未来的期许,永不褪色。

所以,趁着《星球大战:天行者崛起》上映,赶快去电影院见证这个伟大系列的终章吧。

愿原力与你同在。

参考资料:

1.https://giphy.com/gifs/digg-star-wars-lightsabers-fencing-7ntsF2Si8Zeko

2.https://www.theverge.com/2017/12/25/16817540/star-wars-the-last-jedi-iss-nasa-astronauts

3.https://actionagogo.com/2017/12/20/star-wars-fans-a-word/

4.https://bitrebels.com/geek/star-wars-model-makers-created-props/

5.《北海怪兽》 彭磊

6.https://www.episodeix.org/main/2018/05/04/its-star-wars-day-happy-may-the-4th/

设计/排版:文特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