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围棋厂:匠心制棋 传扬“国宝云子”

云子,即云南围棋子,采用云南特有的紫英石和玛瑙等优质的天然原矿石窑烧而成,因棋子古朴浑厚,沉重圆润,色泽纯净柔和,在国内外享有盛名,深受中外围棋手欢迎,被誉为“国宝云子”。

1975年,云南围棋厂成功复原了云南围棋子的生产配方工艺,失传数十年的云子再次得以问世。致力于围棋文化和云子制造工艺的传承,一代代云南围棋人的努力让围棋厂重建光明并质量上乘的云子,不但走上了世界围棋博弈大赛的擂台,还成为中国对外和平友好交流的国礼信使……

“国宝云子”

“云子解放前就享誉国内外了,我出访日本及一些亚洲国家时,国外有人都向我要中国云子,前不久还有国家要来订购,我却拿不出来,好不尴尬。”

说这话的是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的陈毅元帅。

上世纪60年代上半叶,东南亚局势异常紧张和复杂,陈毅在这段时期频频出访东南亚诸国。而每次进出境时,他都以昆明为中转站,落脚稍事休息。很多人都知道,陈毅有个业余爱好,就是下围棋,他还是全国围棋协会的名誉主席。到了昆明,每有空闲,陈毅便会找几个“对手”过过招。他十分关心云南围棋的发展情况,便在一次下棋间隙说了上面那段话,并表示希望云南能够恢复云子的生产制作。

围棋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是棋类的鼻祖。云子,即云南围棋子,采用云南特有的紫英石和玛瑙等优质的天然原矿石窑烧而成,因棋子古朴浑厚,沉重圆润,色泽纯净柔和,透明度适中,质地结实,落盘铿锵,平滑细腻,手感极佳,在国内外享有盛名,深受中外围棋手欢迎,被誉为“国宝云子”。云子一面平,一面微薄,扁平且薄,因此又有“云扁”的古称。

历史文献上提及云子最早的资料有《全唐文》卷九五八中,晚唐傅梦求所写的《围棋赋》,“枰设文楸之木,子出滇南之炉”。明末清初,中国生产玻璃围棋子有两大中心,一是山东的盐城镇即今天的淄博市博山区,另一处就是距离京师遥远的云南,滇南一带。明代的凌濛初写的《二刻拍案惊奇》有一章里有提到“黑白两般的云南窑棋子”,说明当时整个中原地区就在用云南窑围棋。云子也曾一度被作为皇家贡品进贡京师。

如此算来,云子自有史记载距今已有1100多年的历史。而在云南,这种烧制陶瓷烧制琉璃器的材料非常多,而且它的金属氧化物就是染色剂。进而,云子逐渐成为云南的一张名片。

云子的复原

事实上,对围棋爱好者来说,棋子也有着不同的手感和境界。当它们的一部分被放在盒子里的时候,它们是在敬仰蓄力,韬光养晦面,而当它们在食指和中指之间等待落盘的时候,棋子又与执棋者同呼吸、共命运。

一声脆响

落下的是谋略

是决断

是使命

因而

棋子要轻重适中

色泽要自然又要能够圆润细腻

云子的白子温润如玉,柔而不透,微有淡黄或淡绿之色。黑子则“仰视若碧玉,俯视落点漆”漆黑润泽,对光看,周围有一抹碧绿或宝蓝色光彩。云子质地细腻玉润,色泽晶莹柔和,坚而不脆,沉而不滑,能让对弈的人更快达到人子一体、执走一体的境界。

云子的烧制试验工程正式进行。烧制过程中,陈毅元帅始终非常关心,几度电话询问进展,研制组还几次把样品送到北京,请他过目评测。在陈毅的大力支持关怀下,1965年新一代的原子终于研制成功,陈毅部长对新云子非常满意,出访就迫不及待带在了身边,千里迢迢送给驻外使馆工作人员,外国政要和友人。然而当大家正沉浸在复烧成功的喜悦当中,准备进一步改良配方和工艺进行大批量生产的时候,一场风暴开始了,云子的制作被迫暂停。

直到上世纪70年代中期,领到了任务的昆十二中校办工厂,在云南省政府、云南省轻工厅和云南省体委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对几颗残存的老窑棋子进行了成分分析,并查阅大量的历史典籍和反复的摸索试制,艰难地开始了云子的第二次复烧研发工作。经历一年多的努力,终于在1975年成功复原了云南围棋子的生产配方工艺,试制出第1批质量完善的棋子,失传数十年的原子再次得以问世。

1980年,经昆明市政府批准,云南围棋厂正式定名。后来多次改良了配方和技艺,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烧制出来的云子经评定工艺品质超过了明清时期的老云子。

2009年,云子入选中华人民共和国60周年国礼;同年,经云南省政府批准,“云子”及其制作工艺被列入云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6年,云子被认定为“昆明老字号”;

2018年,云子被认定为国家生态原产地产品。

坚守古老工艺

“要把围棋文化做好,首先就应该把棋子产品做好。”原云南围棋厂第四任厂长,云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何华封说。大半生的心血在担任围棋厂厂长期间,他孜孜以求,先后实现了A型云子的改进,创新研发了B型云子,“在产品的研发上要敢于挑战,把现代科技和历史记忆结合起来,使我们的产品不仅仅是对弈的实用器材,还能看到传统文化的历史痕迹。”

从工艺大类看,云子制作工艺属于玻璃烧造技艺。要让棋子既有文化质感又有执弹的手感,云子制作艺人们可谓是煞费了苦心,从石头石粉到珠圆玉润的成品,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都要精雕细琢,聚精会神。

“长铁蘸其汗,滴以成棋”。每天清晨,云子制作技艺工艺美术大师刘廷举到车间后,先对炉子的运行状况勘查后就开始了他一天的工作。长达8小时的“滴子”,令老师傅如500年前的古人一样,静坐炉前。

滴子,也叫点子,是将各种石料粉末调和而成的原料为1300度以上的高温熔化,师傅们用球型铁杵头蘸上熔汁滴到铁板上出炉冷却,就完成了点子这一道工序。这是心手眼相配合的工序,看似简单却需要极大的耐心和专注力。

窑炉温度高达1200度,站在炉旁,热浪扑面而来,即使是冬天,身边的风扇还在呼呼吹着,尽管身着短袖,但脸上也满是密密涔涔的细汗。

在刘廷举看来,想要滴好一颗棋子,是在时间的积累中熟能生巧。在他进入工作顶峰状态时,每天最多能滴6000多颗棋子,废品率不会超过5%。

在云南围棋厂致力于围棋文化和云子制造工艺的传承中,刘廷举一直潜心围棋子的制造和新型云子工艺研究。自1992年到厂至今,凭借数十年的制棋经验,刘廷举熟练掌控着制造一颗至臻至美围棋子的每一个流程和细节。他所制作的棋子颗颗圆润,薄而光滑,手感很好,因为制作难度高,也很珍贵。正式出品前,云子经肉眼分拣后还要用游标卡尺一个个测量符合的才算最终过关,哪怕只有一丁点寻常眼光看不出来的瑕疵,也得回炉融化,重新制作。

把云子传承下去

“我的初心就是把云子的古老工艺传承下去,我的使命就是坚守岗位,做出更多更好的工艺品,把云子传承下去。”像刘廷举一样,许多云南围棋厂的老师傅早已对自己的工作倾注了持久的耐心和深长的情意,他们制作的棋子因为融入了难寻的匠人心性,而透着一种沉静、儒雅之美。

这样的云子才能有生命力。在一代代人的努力下重建光明并质量上乘的云子,不但走上了世界围棋博弈大赛的擂台,还成为中国对外和平友好交流的国礼信使。

回顾云子的发展历程,从1974年成功复原云南围棋子的生产配方工艺,到2018全面铺开电商直购业务销往全国并创下销售额翻番佳绩……背后是云子在坚守传承百年云子愿景、稳健前行基础上,在产品创新、营销突破上的持续化和常态化,也是让云子在历经失传、恢复后依然屹立不倒,不断壮大的原因。

云南围棋厂秉承以“传承国粹匠心制棋誉满中华名扬世界”的工匠技艺和品牌理念打造一颗颗有生命的棋子。始终坚持以品质创牌的核心理念,把产品品质的控制贯穿在云子制作工艺的11道工序中。云南围棋厂还获得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证,研发了三个保密配方,所有申请的专利100%得到实施和应用。

如今,

在位于官渡古镇的云南围棋厂里,

炉火24小时不熄,

国宝云子和中国围棋的声名

也在这永不停歇的传承里熠熠生辉,

流传发扬。

来源:云南网

原标题:《云南围棋厂:匠心制棋 传扬“国宝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