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及时正确使用了AED,高以翔心源性猝死的悲剧会否避免?

昨晚(11月27日)10点,浙江卫视在官方微博就高以翔去世一事发声明,称事发当时,在第一时间即展开救治并紧急将高以翔送往医院,但仍没能挽回他的生命。对此后果,感到遗憾和惋惜,愿意承担相应的责任,并会深刻反思原因,对节目所有环节进行全面检查,更周全地做好节目安全保障工作,节目组“按照家属意愿积极妥善处理后续事宜”。

11月27日,浙江卫视《追我吧》节目组通报称,高以翔为心源性猝死。

据@人民日报 微博:高强度、高压力、高度紧张、持续过劳的工作状态正成为年轻人猝死的重要诱因。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我国每年心源性猝死者55万。专家呼吁:将急救知识培训纳入制度规定,公共场所广泛配备AED(自动体外除颤器),教会公众使用。

11月27日晚,厦门曙光救援队副队长、美国心脏协会AHA HeartSaver导师、中国红十字会急救师徐明哲告诉红星新闻记者,AED(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即自动体外除颤器)是心源性猝死患者最需要的急救设备,但目前中国的AED设备存量远远不够,而公众对于该设备得认知水平也很低,这可能会导致不少令人遗憾的意外发生。

高以翔发生意外所在地距离最近AED设备700余米

北京天霜律师事务所主任、中国卫生法学会常务理事万欣律师曾在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高以翔的死因是心源性猝死,这个死亡原因属于症状性诊断,并非病因性诊断,所以还不能就此准确判断高以翔的准确死亡原因。

不过,该症状临床多提示患者自身可能存在一些潜在的基础性病变,在剧烈运动刺激下,导致心脏突发衰竭死亡。

11月27日晚,徐明哲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他注意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有留意过相关媒体报道和节目制作方的通报,“它们均未提及在场急救人员曾对高以翔使用过AED设备,这实在令人痛心。”

据公开报道,高以翔发生意外的地方位于宁波市水街商业广场。红星新闻记者查阅微信小程序“救命地图”后发现,最近的AED设备位于红巨大厦401室,步行距离700余米,耗时约10分钟。

据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心室颤动简称室颤,是一种致命性的、不规则的一系列极快速、无效的心室收缩,属于心率不齐的一种。此时,即便心脏并未完全停止跳动,但失去了有效泵送血液的能力,几秒内就会因为脑供血不足而令病人失去意识。如果不及时加以治疗,持续5分钟以上即可因缺氧而使脑组织发生不可逆的损伤,随即很快死亡。

徐明哲说,AED是心源性猝死患者最需要的急救设备,“除去溺水和触电等意外,绝大部分心脏骤停都是心源性问题的,及时使用AED设备能大大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使用AED能大幅提高患者救命率

但目前国内AED设备普及不高

“CPR(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即心肺复苏术)和AED都是心脏急救措施。但CPR只能是一种维持手段,在救护车来临之前,用这个方式保证患者的大脑不缺氧、不造成不可逆的伤害,而AED则是能够通过除颤来对患者心脏进行治疗,挽救生命。”徐明哲介绍说,目前国内急救培训对CPR的教授较多,但对于AED则鲜有问津。

据日本总务省消防厅2018年的统计数据,使用了AED,患者的救命率能提升到53.5%,比仅仅呼叫急救车高出了6倍,也比只做心脏按压高出了3倍。

徐哲明告诉红星新闻记者,AED设备的单台售价目前在3万元以上,并且多为政府采购,极少数为企业自主捐赠。以厦门为例,目前厦门AED设备的存量为100台左右,并且其中的大部分还是今年才采购下来,主要放置在厦门的中小学,“这么贵的设备,放在公共场所,也存在丢失的顾虑。”

“我不知道目前国内的AED设备数量有多少,但肯定还远远达不到需求。主要还是意识不够吧,其实很多企业或者单位都应该配备一台这个设备,但是真正这么做的只有少数。”徐明哲说,除了数量有限,人们不会用、不敢用也是个大问题。

徐明哲介绍说,虽然AED是一种“傻瓜式”的自动设备,但是对于施救者还是存在一定的技术门槛,在经过培训后再去使用,施救成功率相对高一点。不过徐明哲也强调,就算没有经过培训,目前的AED设备提示功能都做得比较好,所以按照设备提示去操作也是可以的,至少不会对施救者本身造成伤害。

徐明哲强调,遇见有人突然倒地,施救过程可以分为这样三步:

1、迅速拨打120并寻求周围的人帮忙拿来附近的AED;

2、在AED到来之前,不要间断心脏按压;

3、AED到来后,根据声音提示使用AED,并等待急救车到来。

红星新闻记者 严雨程 赵倩 北京报道 图据网络

部分内容综合自 | 浙江卫视、人民日报

原标题:《如果及时正确使用了AED,高以翔心源性猝死的悲剧会否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