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县情概览
——沧县
沧县地处河北省东南部,县政府驻沧州市新华区,北依京津,东临渤海,西望太行,南接齐鲁,环沧州市区,处于京津冀经济圈内,总面积1527平方公里,辖4镇15乡,517个行政村,人口74万。京沪铁路、京沪高铁、朔黄铁路、京台高速公路、京沪高速公路、石黄高速公路以及104、307国道贯穿县境,京沪高铁沧州站位于沧县境内,东距黄骅港90公里。
建置沿革
沧县境,春秋、战国时期为燕、齐、赵三国地。秦属巨鹿郡。西汉置浮阳县(治所在东关村旧城内),属幽州渤海郡。东汉、三国、两晋,浮阳县属冀州渤海郡。南北韩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分渤海、章武二郡之地置浮阳郡,郡治浮阳,属瀛州。熙平二年(517),分冀瀛二州之地置沧州。隋开皇十八年(598)改浮阳为清池(治所未变)。唐武德五年(622)于长芦(今沧州市区)置景州,清池属之。五代时,清池县属景城郡横海军节度。北宋,清池县属河北东路沧州景城郡节度。元代,清池县属中书省河间路沧州景城郡。延佑元年(1314)五月,徙州治于长芦故县。明,沧州属北平中书省。后改为北平布政司。洪武二年(1369)徙州治于长芦镇(今沧州市区),省清池县并入沧州。清初,沧州属直隶省河间府。雍正三年(1725)升为直隶州。雍正九年(1731)改为散州,由天津府辖。民国2年(1913)沧州改为沧县,属直隶省渤海道。民国25年(1936)春,沧县划属河北省第七督察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沧县政区几经变动,先后建立沧县、青城县、四边县、建国县、青沧交县。1947年6月,沧县城解放,城区设沧市。1949年8月,沧县划归河北省沧县专区。是年,沧市改为沧镇。1953年,沧镇归沧县辖。1958年,沧县属天津专区辖。是年11月,沧县和沧镇合并称沧州市。12月,天津专区并入天津市,沧州市属天津市辖。1959年1月撤销沧州市,改称沧县。1961年6月,沧县属沧州专区辖。是年7月,沧县城关人民公社划出,设沧州市。1968年,沧州专区改称沧州地区,仍辖沧县。自1983年11月,沧县属沧州市辖。
文化旅游
沧县历史文化悠久,是著名的“中国金丝小枣之乡”“中国武术之乡”“中国书法之乡”“中国曲艺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境内有龙山文化遗迹、国家重点保护文物沧州铁狮子、纪晓岚墓等文物古迹和纪晓岚文化园、捷地御碑苑等文化旅游景区。沧州木板大鼓、舞狮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沧县人杰地灵,名人辈出,是一代文宗纪晓岚、“大刀王五”王正谊、哲学泰斗张岱年的故乡。
沧州铁狮子 当地俗称“镇海吼”,它位于沧县旧州城内,坐落在原开元寺前,沧州铁狮子是我国最大的铸铁文物,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根据狮身上的铭文可知,沧州铁狮子铸造于后周广顺三年(953年)。它的铸造比美国和法国的炼铁术早七八百年,所以铁狮子在世界冶金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打开世界冶金史就有沧州铁狮子,由于沧州铁狮子具有较高的科研、历史和珍贵艺术价值,是研究我国古代铸造技术、雕塑艺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佛都史十分重要的具象资料。
纪晓岚文化园 是一座园林式仿古建筑,园林面积宽广,水榭亭台,树木环绕,外围红色长墙,清幽雅致。景区面积5万多平方米。人们都知道,纪晓岚最爱旱烟,有“纪大烟袋”的绰号,因此,纪园特别设计了由生铁铸成、长达8.2米、重21吨的“大烟袋”,堪称世界之最。纪晓岚文化园有宦海书丛馆、阅微草堂、滦如槐姑室、九十九砚亭、文漪阁等仿古建筑。以实物、绘画等方式,再现了纪晓岚的生平和著述。另外,藏砚阁、文漪阁内,还珍藏着百方砚台和一部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四库全书》,被视为镇园之宝。
经济总情
2017年,沧县地区生产总值259.87亿元,比上年增长1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61亿元,比上年增长1.9%;第二产业增加值124.92亿元,比上年增长5.2%;第三产业增加值112.34亿元,比上年增长9%。财政收入10.2亿元,比上年增长5.6%。财政支出41.92亿元,比上年增长26.8%。全县在建亿元以上项目77个,总投资达1191.5亿元,完成投资221亿元。全年引进京津资金40亿元;签约京津地区亿元以上项目54个,总投资达196亿元。完成技改投资121.3亿元,占工业投资的73.4%,增长55.3%;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的28.8%。
原标题:《【河北县情概览】沧州市沧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