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宿松县佐坝乡汪昌咀村潘洲组潘九生家,发现一张“渡江船工光荣证”,这张光荣证保存完好,它是1949年由中国人民解放军颁发给协助渡江作战船工的光荣证。
打开光荣证,正文上写着:一九四九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所进行的抢渡长江,解放全国的作战中,船工英勇参加,不怕艰难,横渡天险,在这一伟大壮举中光荣立功,在革命历史上永垂不朽,特制光荣证书,以为纪念,赠给工友潘细章。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三军政治部。在落款日期上写着四九年,盖有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三军政部的大印。
船工潘细章家住在宿松县佐坝乡汪昌咀村潘洲组,以打渔为生。在1971年去世。1949年4月19号,39岁的潘细章响应解放军号召,划着自家小船,载着解放军,从佐坝乡动身出发前往小孤山,帮助解放军渡江作战。
潘细章的儿子潘九生告诉记者,1949年4月19号那一天,大概有30多名解放军坐船,并一路抗着枪划船,当时他的父亲掌舵,母亲在扯帆撑篙,顺利到达了小孤山。
一张泛黄的光荣证将我们带回1949年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据《宿松县志》记载:当时国民党溃军退守江南,利用长江天堑负隅顽抗。1949年4月20号21时,一声起航信号发出,万炮轰鸣,千帆竞发,船工奋力摇桨,迅速向南岸飞驶。正当船到江心,一颗照明弹从空中滑过,照得如同白昼,对岸敌人的枪炮也同时响了起来,船队冒着越来越密集的弹雨飞速前进。
事实上,当晚,潘细章的船划到江中间以后,就被国民党的军队用探照灯发现了,并受到了敌人冲锋枪和大炮的攻击。当时船上一位解放军受了伤,掉下了水。潘细章因为生活在水边,懂水性,划水把解放军就上来了。
据潘九生介绍,他的父亲在搭救落水解放军的过程中,左手被船上的铁钉划伤,留下一道深深的伤疤。这道伤疤和当时颁发的光荣证成为这个家族的荣耀。
“我爷爷参加了渡江战役,为新中国成立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我感到十分光荣。”潘细章的孙子对我们说,他们会一直把爷爷的光荣事迹向儿子孙子宣讲,把这个好的家风代代传承。
据了解,在渡江战役中,宿松县出动民船1000多艘,船工2000多人,他们在枪林弹雨和惊涛骇浪中,不怕牺牲,日夜奋战,将十几万解放大军的指战员和武器装备以及军需物资,从长江北岸载运到南岸,不到两天时间就胜利完成了任务。宿松县“渡江船工光荣证”的发现,为研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历史提供了实物和史料依据。(融媒体记者 刘正平 田周群)
来源:安徽发布
原标题:《社会大观丨宿松县发现1949年的“渡江船工光荣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