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
苏州的大街小巷里
尽是藏书羊肉的招牌
吃客们围着热腾腾的汤锅
吃得那叫一个酣畅淋漓
羊糕、羊肉面、羊肉火锅
。。。
各个都是小鱼的心头好
但为什么苏州人吃羊肉
八成要选择藏书羊肉呢
今天小鱼就来和你说说
藏书羊肉的那些事
藏书老街
说到了藏书羊肉,那么就一定要说到藏书镇。藏书地处太湖之滨、穹窿福地,历来盛产肉质鲜美、营养滋补的藏书羊,并享有“羊肉美食之乡”的美誉。
早在明清时期,穹窿山麓就有农民从事养羊、杀羊、卖羊肉的副业,常以担卖或摊卖的形式为主,直到清末才开始设店面,俗称“羊作”。
据乡志记载,光绪22年,藏书周家场周孝泉在苏州醋坊桥畔开设了城内第一家堂吃的“升美斋”羊肉店,宣统后又在都亭桥和临顿路两处开设了“老义兴”和“老协兴”。
藏书街景
民国之后,羊作逐渐增多,在道前街、鸭黛桥一带出现了“老源兴”、“新德和”等颇有名气的店堂。
藏书全羊宴
“藏书羊肉”以活杀山羊为原料,以白烧羊肉、羊肉汤、羊糕和红烧羊肉为主要品种,运用传统独特的烹饪技艺烧煮而成,白烧以汤色乳白、香气浓郁、肉酥而不烂、口感鲜而不腻、常食不厌而闻名,又有“全羊宴”等特色系列菜肴。品种多达三十余种,分冷盆类、热炒、烧烤类、汤类、点心类等。
好吃的秘密
藏书羊肉好吃的秘密全在于烹调方法的独特,秘方世代相传,所以羊肉细嫩滑口,羊汤鲜美润热,香气四溢。藏书羊肉选用的是放养爬坡的山羊,最大加工特色是去除了让人掩鼻的腥膻味。
烧羊肉的仙木桶
传说,藏书善人桥塘湾里,有个叫姚木碗的人。一天,他去穹窿山伐木,见两个老人在下棋,看得入神了竟忘了时间,等到下山时才发现已过了百年。木碗才知是碰到了仙人,回到山上,将那段放棋盘的木头带了回来,做了许多木碗赠给邻居。
有个卖羊肉汤的后生,就请姚木碗把剩下的木头做了一只木桶锅来烧羊肉,不出所料烧出的羊肉果然鲜美无比,于是大家纷纷来买他家的羊肉汤。而当地以卖羊肉汤为生的村民,也都学着木桶锅烧羊肉——传说这就是藏书人用木桶锅烧羊肉的由来。
羊汤喝亮了美人脸
传说,一天,西施在井边照自己的脸,发现面色有些黄。吴王夫差心里那个急呀,恨不得从月亮上扯下一片光辉贴上美人的脸。于是,一位姓李的大臣便呈上了家里刚煮的一大锅羊汤,说羊脂羊奶能“白脸”,数天后,西施脸上果然泛起了容光。那时起,藏书羊肉便作为吴国的国宝兴旺起来了。
皋桥头的“藏书羊羔”
清朝光绪年间,藏书周家坊里有个周老伯,听说苏州皋桥头吃食店生意兴旺,便也想到这里来卖羊肉汤。一天北风呼啸,老伯刚到皋桥头,却发现锅里的羊肉早已冻成了一块,着急得很。
这时一阵锣声响起,一顶轿子打开了通道,当差的飞起一脚就把周老伯的冻羊肉担踢翻了一地。当官的从轿里出来,问地上是什么东西,老伯一个机灵,答曰:“是藏书羊糕”(高、糕同音)。当官的心里正盼着“高升”,就乐呵呵地尝了块“藏书羊糕”,大叫好吃。周老伯也从此卖起了羊羔,生意兴隆,藏书的乡亲们听说后也都纷纷卖起羊糕来。
“藏书羊肉”的读法
朱买臣读书台
藏书羊肉虽美味,但“藏”字的发音却多有争议。有的念“zàng”,有的念“cáng”。
不管怎么念,我们首先了解一则故事:吴人朱买臣出身贫寒,靠上山樵柴卖薪度日。但朱买臣好读书,即使担柴行走于阡陌之间也不忘诗文。后来他终于中第,被任命为会稽郡太守。后人感于朱买臣贫贱不移、苦读终成,专门为他修建了一座“藏书”庙以示纪念,传说藏书地名就是由此而来,藏书羊肉也是因此地名而来。所以小鱼更倾向于将“藏书”的“藏”字读为“cáng”。
看了这么多
是不是特别心动?
心动不如行动!
冷空气马上来袭
快找个时间,约上仨俩好友
寻上一家羊肉店
吃一顿美滋滋的羊肉吧
据说点亮右下角花花的朋友
今晚就有人请你吃藏书羊肉
素材来源:木渎发布(ID:mudufabu2014)
苏州发布综合整理
原标题:《藏书羊肉,那叫一个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