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县情概览
——涞源县
建置沿革
早在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定居,到商周时期已形成一定规模。春秋属晋国,战国时先属赵,后入燕境。秦属代郡。西汉置广昌县,属并州代郡。晋末省入灵丘县。北周大象二年(公元580年)复置广昌县,治今涞源,属蔚州。隋仁寿元年(公元601年)更名飞狐县,初属易州。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改属上谷郡。隋末废。唐武德六年(公元623年)复置。寄治遂城(今徐水县遂城),遥隶蔚州。贞观五年(公元631年)徙今治,属河北道。元先后属大同路、弘州、上都路、蔚州。明洪武初复名广昌县,属大同府蔚州。清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改属直隶省易州。1913年属范阳道。1914年改名涞源县,以境内为涞水发源地得名,属直隶省保定道。1945年11月划归察哈尔省。1949年8月由察哈尔省划归河北省保定专区。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涞源县继属河北省保定专区。1960年5月3日,撤销保定专区,涞源县由保定市辖。1961年5月23日复设保定专区,涞源县仍属保定专区。1970年保定专区改称保定地区,涞源县亦属保定专区。
文化旅游
涞源是文物大县,有国家级文保单位3处,辽代阁院寺(建于辽应历十六年,公元966年,1996年国家文物局公布为国保单位)、唐代兴文塔(建于唐天宝三年,公元744年,2006年国家文物局公布为国保单位)、明代乌龙沟长城(2001年国家文物局公布为国保单位)。省级文保单位4处,明代长城、南屯仰韶文化遗址、甲村商代遗址、黄土岭战役旧址。县级文保单位20处。涞源境内长城由东北至西南,全长122.5公里,是全国境内长城最长的县之一。涞源是革命老区,是八路军开辟晋察冀边区根据地解放的第一座县城,先后两次被边区政府命名为“对敌斗争模范县”。有击毙日本“名将之花”阿布规秀中将的黄土岭战役旧址、全歼日军士官教导大队的涞灵战役东团堡大战旧址、打响平型关大捷第一枪的驿马岭阻击战旧址、白求恩做手术的孙家庄小庙,是抗日少年英雄王二小的出生地和牺牲地,近年先后修建了王二小纪念馆、东团堡烈士陵园、白求恩战地手术纪念馆。
涞源县以“世界地质公园”白石山、“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拒马源、“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阁院寺等为代表的8大景区218个景点风光独特。特别是暑期平均气温仅21.7℃,比承德避暑山庄低2.6℃,比秦皇岛北戴河低3.8℃,被誉为“凉城”, 是河北省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19个重点县之一。
地方特产
涞源药材 涞源山场广阔,气候多样,草木丰茂,药材种类多,质量上乘,年总产量达500多万公斤,居河北省首位,历史上有"南药北药"之说,南指安国,北指涞源。白石山、横岭子是主要产地。仅畅销的大路药材就有一百五十多种,如黑柴胡、防风、桔梗、串地龙、玉竹、黄苓等等。山民采药身负"十五斤"(七斤篓八斤镢),每逢夏天挂锄勾后,男女成群结队上山采药。
涞源特色的农副产品有小米、豆类、荞麦、莜麦等,还有水产品虹鳟鱼、干果核头、水果楸子,山珍野味"八大珍""小八珍"。"大八珍"指蕨菜、黑木耳、蘑菇、黄花、升麻、沙棘、猕猴桃、榛子。"小八珍"指苦菜、山韭菜、山蕨葱、木拉芽、石花菜、软地皮、代穗菜、山素子、苍术菜。其中属蘑菇的品种多,有松蘑、草蘑之分,有黑里子、云盘、羊眼等等之别,味道不同品质有异。
经济总情
2017年,涞源县地区生产总值65亿元,比上年增长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7亿元, 比上年增长6.8%;第二产业增加值27.68亿元,比上年下降5.4%;第三产业增加值31.65亿元,比上年增长14.9%。民营经济增加值52.54亿元,比上年增长1.2%。粮食总产量64814吨,比上年增长6.47%。全部财政收入14.06亿元,比上年增长25.7%,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9.51亿元,比上年增长12.2%; 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2.18亿元,比上年增长46.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1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9.2亿元, 比上年增长11.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63元,比上年增长 1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2923元,比上年增长10.1%。年末城乡居民存款余额82.87亿元,比年初增长16.42%。全年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6.85,比上年下降1.01%。全年环境空气质量等级二级以上天数231天,与上年相比减少27天,降低10.47%。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1.31吨标准煤/万元,比上年下降18.5%。
原标题:《【河北县情概览】保定市涞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