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课丨见证初心和使命的“十一书”之陈毅安的“无字书”

「学习进行时」| 第17期

见证初心和使命的“十一书” | 第11期

充电时间

这里是今日宣州推出的见证初心和使命的“十一书”音频课,欢迎您的收听。

陈毅安的“无字书”

因为信仰,一位黄埔军校生不得不在“丈夫”和“战士”的身份间进行选择,离开爱妻,走到了战争的最前线,他就是毛主席亲自签发的共和国第九烈士陈毅安。

1928年,一发正中敌军指挥部的炮弹,为本处于战斗劣势的红四军,赢得了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这发炮弹正是由陈毅安指挥发出的。陈毅安不仅是战场骁将,更是一位痴情男子,他和爱人李志强一见钟情,却因投身革命,两人只能分隔两地。1923年两人订婚,1929年两人完婚,在这6年中,他们见面的机会屈指可数,最短暂的一次重逢,是在火车站台上的27分钟。

在陈毅安考入黄埔军校后,爱人李志强盼着他尽快毕业,成为教员,安安稳稳地与自己长相厮守。陈毅安虽然知道爱人的心思,也自觉亏欠爱人许多,但是为了革命理想,陈毅安早已决定走上战场成为战士。他决定,说服爱人。

六妹,爱鉴。我上次同你说,爱情固然是要好,但不是成为痴情。你恐怕我去打仗而死了,没有什么价值,你说,不要糊糊涂涂地死了,这也不错,但是为了革命而死,为了民众谋利益而死,是不是糊糊涂涂呢?假如是的,那中国一定没有烈士,革命也永远不能成功。

现在我进了学校,老实不客气地说已对你不起了,也已经同别人又发生恋爱了,这个人不是我一个人喜欢同他恋爱,世界上的人恐怕没有人不钟情于他。这个人就是列宁主义。你若明了他的意义,恐怕你也要同他恋爱,若是你真能同他恋爱,就是我同你恋爱的真精神。请你早些个下定决心吧。祝你保重身体,千万千万,并希努力。你的灵魂,毅,复。1926年4月14日。

陈毅安把列宁主义当做自己的恋人,转身走向了战场。炮火就在耳边,硝烟就在眼前,陈毅安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共给爱人写下了54封饱含深情的家书。

直至1931年3月,已经失去很长时间通信的李志强终于再次接到陈毅安的来信。信封上那熟悉的字体,让她欣喜若狂。

当她拆开信件,看到信内是两张素白信纸时,瞬间五内俱焚,泣不成声,她明白了一切。陈毅安刚参加革命时,与她有个约定,如果牺牲了,就会托人,寄回一封无字信。

在收到无字信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李志强都不愿意相信自己的爱人已经牺牲,她多方打探消息,痴痴地等待他的归来。

1937年9月,李志强怀着一丝希望,给延安八路军总部寄去了一封挂号信,询问丈夫的情况。

20天后,她收到八路军彭德怀副总指挥的亲笔回信:“毅安同志为革命奔走。素著功绩,不幸在1930年已阵亡....”

时年25岁。恢弘壮阔的中国革命史里,温柔地定格了这一张眉目清秀的青春面孔。而最后一封片言不见的家书,也给后人留下了悲壮豪迈、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

在陈毅安与李志强相识相爱的短暂光年中,真正相处的日子不过几个月。32年前,李志强也离开了人世。后人遵照她的遗愿,把她的遗体与丈夫合葬在了井冈山的青山翠柏之中,他们终于能够永远的在一起了。

我这里还有一封陈毅安的孙子陈正烈将军跨越时空写给陈毅安的回信:“爷爷,您为国舍家,献身革命、献身理想,奶奶却痴情一生为您守家,您留下的54封信,陪伴着奶奶度过了没有您的63年,两万两千九百九十九个日日夜夜。在她心里,您一直都活着,从来没有离开过她。战争年代,您这一代的革命者,怀着一颗救中国的心和责任,前赴后继,流血牺牲。今天,接力棒传到了我们这一代人的手中,我们将继续怀着这份信仰,守护着国家的未来。”

在陈毅安烈士牺牲后的四年,长征开始了,七年后全面抗战爆发,十九年后,新中国成立。时光荏苒,初心璀璨,共产党人从建党初期,为了人民能够活下来,为了国家能够站起来,一代一代,一波一波,永无止境,他们为人民而生,为胜利而去,他们像丰碑一样,永远,指引着我们!

来源:今日宣州

▲失信名单 | 我院公布(2019年度第十期)失信被执行人个人信息

主办 / 宣州区人民法院

协办 / 中国联通 宣城网展

原标题:《音频课丨见证初心和使命的“十一书”之陈毅安的“无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