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 黑脸琵鹭:生境太“亲人”致濒危

【“金九银十”之际,浩浩荡荡的候鸟越冬大军陆续开拔南下了。其中一种住在海岸边、嘴型如琵琶的涉禽正从朝鲜半岛和我国辽宁出发,准备到港台等地过“寒假”。它们生性机警,不爱近人,却因为行程和落脚点都是人气活跃区而饱受毒害和捕杀,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近30年。它们就是黑脸琵鹭,是其家族体系中唯一被列为“濒危”物种的弱势群体。】

黑脸琵鹭一般栖息于湿地环境。

容易和白琵鹭混淆

黑脸琵鹭,俗称“饭匙鸟”,因其扁平如汤匙状的长嘴正面看很像我国民族乐器中的“琵琶”而得名,又叫黑面鹭、黑琵鹭、琵琶嘴鹭,台湾观鸟人士则将其俗称为“黑琵”。同时,它们凭借优雅的姿态,又得到了“黑面天使”和“黑面舞者”的雅称。黑脸琵鹭属于鹳形目、q科、琵鹭属,该属共有6种琵鹭,都长着状如琵琶的嘴。

身长60~78厘米的黑脸琵鹭,体重1.46~2.05公斤,属于中型涉禽,是6种琵鹭中个头最小的。夏季时,黑脸琵鹭后脑勺有很长的发丝状桔黄色羽冠,脖子下面至前胸之间还有一个桔黄色的颈圈。如果不仔细看,黑脸琵鹭的长相很容易被错认为白琵鹭。

这听起来让人很“懵”,名字里一个黑一个白,这么鲜明的对比怎么还能搞混?其实,除了体型稍小外,黑脸琵鹭成鸟的羽毛从头后部开始都和白琵鹭一样通体雪白,腿部和嘴部也都是黑色的,所谓的黑脸是指它从嘴基部到眼周、脑门有一部分裸露的皮肤是黑色的,而白琵鹭只有两颊的皮肤裸露,而且呈黄色,脸部其余地方都有白色羽毛覆盖。

爱群居不好斗雏鸟满月就学飞

和很多候鸟一样,黑脸琵鹭也是秋季南下越冬,春季则北上“结婚生子”,一般栖息于内陆湖泊、水塘、河口、芦苇沼泽、水稻田,以及沿海岛屿和海滨沼泽地带等湿地环境。它们本性机警,人类很难靠近它们,喜欢群居,也会与白鹭、苍鹭、白琵鹭、白q等涉禽生活在一起。黑脸琵鹭性情温顺,不太好斗,不会主动攻击其他鸟类。

黑脸琵鹭本性机警,喜欢群居。

黑脸琵鹭会站在浅水中,把又长又扁的嘴伸到水下,保持半张开状态,一边左右摆动一边涉水前行,从而通过敏锐的触觉过滤和捕获水底层的鱼、虾、蟹、软体动物、水生昆虫和水生植物等,幸运的话还能捉到从嘴间溜过的鱼类。飞行时,黑脸琵鹭的颈部和腿部伸直,缓慢而有节奏地拍打着翅膀,姿态平缓而优美。

每年5~7月是黑脸琵鹭的繁殖季,但它们常常三四月份就已经到达繁殖地。繁殖季期间,雄鸟会把羽毛弄得蓬松并发出低沉的声音吸引雌鸟,“成亲”之后常常两三对一起在水边岩壁或水中小岛上筑巢。巢呈盘状,直径约20~30厘米,主要由干树枝和干草构成,筑巢期一周左右。

黑脸琵鹭是“一夫一妻”制的拥护者,夫妻关系极为稳定,开始筑巢就说明它们的配偶关系已经确立。繁殖期间,伴侣会互相理羽来增进感情,直到雌鸟产完所有卵为止。它们的卵呈椭圆形,白色,带有浅色斑点,每窝产4~6枚,孵化期大约35天。

新出生的雏鸟全身被有绒羽,除眼周外脸面并不呈黑色。作为晚成性鸟类,雏鸟要先靠亲鸟捕捉贝类、小鱼、小虾等食物来饲喂,一个月后离巢尝试首飞,与亲鸟一起活动,练习捕食等。到10~11月份,经过几个月成长的幼鸟就可以随亲鸟向南飞往越冬地了。

唯一濒危的琵鹭

虽然黑脸琵鹭和白琵鹭外貌十分相似,命运却截然不同。根据国际非营利组织“湿地国际”2015年的调查数据,白琵鹭的全球种群数量约6.3~6.5万只,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红色名录中等级是“无危(LC)”,而黑脸琵鹭2017年全球同步普查的数据只有不到4000只,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红色名录中位列“濒危(EN)”级,是6种琵鹭中数量最少且唯一濒危的种类,我国从1989年起就将它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黑脸琵鹭看起来有些呆萌

最大越冬群在台湾

白琵鹭的种群广泛分布在欧亚非三大陆的温带和亚热带地区,黑脸琵鹭则只在东亚和东南亚地区的海边活动,夏季主要在朝鲜半岛的西南侧沿岸和我国辽宁的沿海地区繁殖,冬季在我国黄海、东海和北部湾沿岸越冬,分布范围比白琵鹭局限得多。其中台湾地区是黑脸琵鹭最大的越冬区,按最近一次越冬期的普查结果,全球2/3的黑脸琵鹭在此越冬,以台湾海峡一侧沿岸(即台湾岛西岸)为主,其栖息地一般位于河口、咸水沼泽和红树林等。

黑脸琵鹭一般栖息于湿地环境。

吃住行都在人口密集区

黑脸琵鹭习性机警,不喜欢让人类主动接近。但不巧的是,它们的栖息地、迁徙路线和中途休息站却统统位于中国和韩国经济发达的地区。这些地区人为活动密集,许多滩涂湿地因为填海造陆或工业污染而遭到破坏,导致黑脸琵鹭栖息地萎缩、食物匮乏,沿途还时常有偷偷架设鸟网的不法之徒捕捉。此外,游客和爱鸟人士的观鸟行动也带来不小的影响。

黑脸琵鹭,俗称“饭匙鸟”,因其扁平如汤匙状的长嘴正面看很像我国民族乐器中的“琵琶”而得名。

2002年12月初至 2003 年1月,发生在台湾的黑脸琵鹭中毒事件让其种群数量遭受重创:前来台湾越冬的黑脸琵鹭疑似吃下带有肉毒杆菌病毒(C 型)的腐鱼等食物,造成呼吸困难和昏迷等中毒反应,最终有 73 只死亡,17 只被成功救活。相比之下,白琵鹭虽然也会到达经济发达的地区,但由于白琵鹭会深入内陆湖泊越冬,其繁殖地和越冬地还有相当大的面积不容易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

好消息:今年多了近600只

令人欣慰的是,经过众多机构和公众的保护,黑脸琵鹭的数量已经有所恢复。香港观鸟会从2003年开始每年进行全球黑脸琵鹭种群的同步普查,黑脸琵鹭的数量从1069只增加到今年初的3941只,比2016年增加了585只,增速喜人。其中台湾为2601只,同比增长541只。然而,考虑到黑脸琵鹭又窄又“亲人”的分布范围,这种增长态势能否保持还很难说,再加上我国的滨海湿地依然在遭受工业污染和围海造陆等破坏,黑脸琵鹭要摘掉“濒危”的帽子并不容易。

黑脸琵鹭孵蛋中

来源:环保科普365

主管:徐州市生态环境局

主办:徐州市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

亲!点一下呗~

原标题:《科普 | 黑脸琵鹭:生境太“亲人”致濒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