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2019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雷默——为贫困“开药方”

以下文章来源于联合国 ,作者联合国

联合国

欢迎来到联合国,您的世界!

导语

贫困以及如何减贫一直是包括博鳌亚洲论坛在内的国际组织长期关注的议题。不久前,博鳌亚洲论坛发布《亚洲减贫报告》,指出亚洲在减贫方面固然成效卓著,但距离联合国提出的消除绝对贫困人口的目标还有一定距离。

如何用经济学的方法实现高效减贫?如何才能摆脱贫困的恶性循环?新晋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哈佛大学经济系教授迈克尔·克雷默近期接受了联合国新闻的采访,讲述如何用“随机实验”的方法解决贫困问题。

现转载与读者分享。

诺 / 贝/ 尔

经济学奖|迈克尔·克雷默

为贫困开药方

10月14日,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将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发给了三位发展经济学家:阿比吉特·班纳吉(Abhijit V. Banerjee)、埃丝特·迪弗洛(Esther Duflo)和迈克尔·克雷默(Michael Kremer),以表彰他们“在减轻全球贫困方面的实验性做法”。

这个方法便是医学界用于检测药物有效性的“黄金准则”—— 随机实验法,相当于给贫困开“药方”。

它随机选取两个小组,仅对其中一组施以一项“干预”,并对比两组的结果,以确定干预措施与结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三位获奖者阿比吉特·班纳吉(左)、埃丝特·迪弗洛(中)和迈克尔·克雷默(右)

克雷默表示,这种微观的方法不仅具有学术严谨性,也试图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解决具体人群的具体问题。

随机实验法可以覆盖很多领域,包括教育、卫生、小微金融、农业,甚至可以帮助政府治理腐败。目前,许多组织正在试行这一项目,并试图提供实地的最佳办法。

联合国人居署图片

克雷默表示,最后的收获让他感到兴奋,因为“一方面,我们关注数据和经济发展理论,另一方面,我们致力于和农民、教师、非政府组织、企业以及发展中国家政府接触,帮助他们解决最实际的问题。”

经济学到底在谈论什么

克雷默目前是哈佛大学经济学系盖茨发展学会教授,研究领域集中于发展经济学。他是美国艺术和科学院院士,并于2004年被世界经济论坛授予“全球青年领袖”称号。此前他已著作等身,获奖颇多,包括总统教授学者奖和麦克阿瑟奖,后者被视为美国跨领域最高奖项之一。

在接受诺贝尔委员会的采访时,克雷默表示,“很多人都认为经济学是在谈论股市,其实不然,很多人走进经济学,是因为他们关注实际的问题——贫困。”

世界银行图片 巴西低收入社区内的一名妇女

90年代中期,克雷默和他的同事率先在肯尼亚使用随机实验法,结果发现建设更多教室和提供更多教科书并不能提高学生成绩,然而为孩子提供抗蛔虫药物使学校缺勤率下降了25%,比其他方法更有利于提高出勤率,这一发现最终为世界上6000万孩子带来了免费的驱虫治疗。

克雷默表示,这些方案从细微处着力,通过简单易行、低成本的方法带来深远的影响。在克雷默看来,贫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人们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可以取得进展。

儿基会图片 泰国西北部湄宏顺府的儿童

还有一些有效的方案,包括为贫困人口提供免费的预防性医疗服务、研究消灭寄生虫的药物、提供水源治理等。

当儿童们不再受蛔虫影响,就可以更好地完成学业,当他们长大,收入相对会更高,因此支付的税收也更高,政府的财政收入也会不断增长,这就是低成本方案带来显著影响的实例。

粮农组织/农发基金/粮食署图片 尼日尔南部马拉迪地区的一户家庭

克雷默目前正从事的一项工作是数字农业,很多农业做法可以改善农民的收入,但不少小农户生产者还没有采用,克雷默的团队正在和一些组织合作帮助农民采用数字化的方法。

克雷默表示,他最近的研究主要关注发展中国家的教育、卫生和农业问题。他的研究发现,小农户更易接受通过手机传递的提高产量信息。如果可以通过手机为农民提供简单易懂的信息,他们则更容易采纳这些做法,以提高产量和收入、解决贫困。

由于移动技术已经很普及,这一方法很简便,成本也很低。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和印度政府以及其他一些国家已经开始广泛实施。

粮农组织图片

贫困的本质

今年另外两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比吉特·班纳吉和埃丝特·迪弗洛夫妇的研究指出,在印度,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方法包括使课业与学生更相关、紧密关注最需要帮助的学生,并使老师承担责任、签订短期合同等方法,这一发现让印度500多万儿童受益于有效的补习辅导方案。

诺贝尔奖官方图片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比吉特·班纳吉和埃丝特·迪弗洛夫妇

这对就职于麻省理工学院的夫妻还成立了扶贫实验室(Abdul Latif Jameel Poverty Action Lab),运用随机实验的方法来研究与穷人生活息息相关的小问题,比如,高科技教育工具能否提高学生的成绩,提高小额贷款的额度能否促进经济发展等。

两位获奖者还著有《贫穷的本质: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一书,他们深入五大洲多个国家的穷人世界,试图解答人们为何贫穷、消除贫穷的方法有哪些。

联合国图片 可持续发展目标之消除贫困

联合国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首个目标就是消除贫困,这是一切其他目标的基础。尽管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全球贫困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世界上仍有超过7亿人生活在极端贫困中,500万儿童在5岁之前死亡,通常死于完全可以预防或治愈的疾病,还有一半的孩子上学时没有基本的读写能力和数学技能。

对此,克雷默报以乐观态度,“解决极端贫困势在必行,它促使我们牢记肩上的使命,激励我们在实地开展工作,并决心找到解决贫困的方法”。

亚洲浪潮,博鳌视野

“立足亚洲,面向世界”

传递论坛最新动态,促进亚洲深度合作

全球重要对话的传达者,亚洲共同发展的瞭望者。

原标题:《人物|2019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雷默——为贫困“开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