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疾和诺贝尔奖不得不说的故事

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因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屠呦呦也因此成为了首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首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

2015年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颁奖词——全人类对抗疾病的新武器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屠呦呦的名字似乎就预示着其与青蒿素的不解之缘。屠呦呦的这项发现为全人类找到了对抗疟疾的新武器,使得人类能够与这每年感染上亿人的疾病作斗争,为全人类改善健康、减轻病痛,其功德不可估量。

青蒿

疟疾是由一种叫作疟原虫的寄生虫通过受感染蚊子的叮咬传播的疾病,它会引起患者周期性寒热发作(寒战、高热和出汗),发热时常伴头痛、恶心等症状,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疟疾主要流行于非洲、南美洲、太平洋岛国及东南亚等国家或地区。据估计,2017年全球共发生2.19亿疟疾病例,超过40万人死于疟疾,其中非洲的疟疾病例数和因疟疾而死亡的人数占比均超过了90%。

随着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确立,世界各国都致力于全球消除疟疾这一共同目标,2000年至2017年,全球疟疾发病率下降,从每千人78例降至59例,死亡病例数也逐年下降。

在人类与疟疾的漫漫斗争历程中,人们取得了诸多研究成果,在人类医学史上起到了里程碑式的重大作用。在诺贝尔奖设立的120多年时间里,与疟疾相关的研究成果曾先后5次获奖。

1902年诺贝尔生理学奖或医学奖:

英国医生罗纳德·罗斯(Ronald Ross)于1897年证实按蚊是疟疾的传播媒介,阐明疟原虫的发育史。

1907年诺贝尔生理学奖或医学奖:

法国军医夏尔·路易·阿方斯·拉韦朗(Charles Louis Alphonse Laveran)于1880年发现血细胞中的疟原虫。

1927年诺贝尔生理学奖或医学奖:

奥地利精神科医生朱利叶斯·瓦格纳(Julius Wagner)发明了疟原虫接种疗法来治疗梅毒导致的麻痹性痴呆。

1965年诺贝尔化学奖:

美国的有机化学家罗伯特·伯恩斯·伍德沃德(Robert Burns Woodward),首次人工合成了奎宁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奎宁一度成为抗疟一线用药。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凭借着对青蒿素的研究成果获得了该奖。据估计,2010年至2017年,世界各国共采购超过27亿次以青蒿素为基础的复方药物疗程,其中98%用于世卫组织非洲区域,非洲大陆终于看到了消除疟疾的希望。

半个多世纪以来,上海的疟疾疫情也经历了从爆发、流行、控制、基本消灭直至被消除的漫长过程。

上海市自1986年达到基本消除疟疾的标准以来,为了巩固防治成果,一直抓牢疟疾防治工作不放松,2016年在全国率先达到了消除疟疾的标准,同时也是全球首个通过消除疟疾评估的省级地区,至2018年底,全市连续9年没有本地感染疟疾病例。

这段与疟疾的抗争史真实反映了全市几代疾控工作者共同抗击疟疾的历程——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他们无畏艰辛、坚持不懈,却又低调得不为人所知。

原标题:《疟疾和诺贝尔奖不得不说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