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体性视角看主流心理学中的“人”

心理学研究人,而每个人在心理过程和行为表现等方面都有着自己的独特性,尊重个体的主体性是承认个体差异的表现之一,也是理解“人”这个概念的基础。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心理活动来源于人这一主体。主体性是人的一种基本特征,是人在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作用和地位,是人作为主体在与客体的关系中表现出来的自主能动性,比如创造性、自主性和选择性等。主体性是个体主体地位的标志和体现,这就要求心理学家在研究过程中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以人为中心”,重视人的主体性。但是纵观心理学发展历史,心理学家并没有对人的主体性予以足够的重视,对“人”形象的塑造并不完整,将“人”孤立化、片面化和过度工具化的现象频繁出现,这可能与心理学的“自然科学化”有关。心理学自诞生之日起面临最多的一个质疑就是关于“科学”的问题,为了让心理学能够成为“真正的科学”,心理学研究者开始纷纷向自然科学靠拢,方法论层面的科学主义为主流心理学所接纳并成为主流心理学的方法论原则,其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心理学被当成一门自然科学来建设,抹杀了心理学自身的学科特性和本质,使心理学的发展长期处于自然科学的笼罩之下。值得注意的是,自然科学重点关注人的自然属性,而对于人的主体性、社会性等根本特性并不上心,同时它采用的是定量、客观的实证方法,以此来保证研究的科学性,人的主体性因无法被精确量化、不符合客观性原则而只能被主流心理学所摒弃。

主流心理学对“人”的解读

主流心理学崇尚自然科学,追求实证和量化,无法客观量化的主体性很容易为研究者所遗忘,人的主体性在被任意解读和塑造的过程中一点点沦失,先后处于主流地位的行为主义和认知心理学就是这种研究取向的典型代表。

第一,行为主义对“人”的解读:动物、机器。行为主义常被诟病的主要缺点是明显的生物学化倾向,把人和动物等同起来,通过研究哺乳动物的反应来对人的行为进行表征和解释,继而将动物研究的结果推广到人身上,忽视了人的社会历史性和主观能动性。同时,行为主义又把人描述为一种消极被动的机器结构,把行为简单归为刺激和反应的联结,损害了人的主观性,动摇了人的主体地位。

行为主义追求绝对客观而弱化人的主观意识是忽略主体性的又一表现。华生曾在《行为主义心目中的心理学》一文中说道:“心理学其实就是自然科学的实验分支,并且是纯客观的。”他认为心理学要想取得和自然科学一样的地位,在研究过程中就必须把所有主观性的概念和范畴摒弃在外,这种弱化意识的倾向也体现在他的理论观点之中,如关于情绪。华生指出,情绪仅仅是对特定刺激的反应,具体表现为人受到外部刺激之后引起生理反应,产生心跳加速等现象,进而产生外在的情绪变化,这一过程完全否定了任何来自意识和内部感觉的作用。行为主义将人视为动物和机械,在研究中忽视主体的意识和能动性,缺乏对主体性的重视,一方面动摇了人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也不利于自身研究的科学性。

第二,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对“人”的解读:计算机。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是现代认知心理学的主流,它从信息加工的角度入手,把人视为一个信息加工系统,用计算机来模拟人脑,通过人机类比来对人的认知和内部心理过程进行探讨。虽然信息加工给心理学领域带来了崭新的研究视角,但在人机类比的同时,人的主体性也一点点地被磨灭殆尽。首先,人是一个有生命、有自我意识的个体,在认知过程中常伴有目的和计划,表现出了明显的自我能动性,而计算机只能依靠单一刻板的指令和语句,无法和人面对特殊问题时的灵活性相比拟。其次,人脑是极具精密性和复杂性的结构,再先进的计算机跟人脑也有着本质的区别,何况人的认知过程本身就较为复杂,人脑先接受来自外界的信息,继而进行加工处理,转化为内在的心理活动并最终引导人的行为,在这个过程中,个体的价值观、经验和情感等对人的认知也有着很大影响,这些是计算机无法做到的。

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对人主体性的忽视,还体现在研究方法上。认知心理学继承了行为主义的客观方法论,同样存在着机械主义、客观主义的局限。人所特有的思维情感、夹杂的个人经验和灵活能动性,筑起了人机认知模式差异的高墙,这也是计算机难以逾越的鸿沟。在认知心理学将计算机引入人的认知领域并将两者进行比较时,人的主体性支柱就已经开始摇摇欲坠了。

主体性旁落的反思

在心理学大浪不断朝着自然科学推进的同时,实证主义在主流心理学中长期占据着主导地位,人的主体性被迫脱离了心理学的轨道,经常被忽略并慢慢走向衰落。主观性和主体性的旁落,不利于心理学的整体发展,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第一,导致心理学研究方法的自然化和客观化。第二,对实证主义的热烈追捧和对绝对客观的一味追求会加剧心理学认识论、方法论走向偏颇,人本主义心理学、批判心理学、话语心理学、社会建构主义、文化心理学等都对主流心理学提出了批评。第三,将心理学视为一门客观科学存在着明显的弊端,例如个人、自由意志和人类行为的不可预测性等心理学核心问题被或多或少地搁置。另外,由于人的主体性不符合实证主义“可操作可测量”的原则,其不确定性、复杂性、独特性、矛盾性和动态性都决定了它不可能被纳入实证主义的研究范畴。

心理学以人作为研究对象,如果继续把人当成动物、计算机或其他物体来看待,以丢失人的主体性为代价来试图使心理学客观、科学的话,那心理学很可能会被分解,失去自身的独立性,渐渐演变为其他科学的附属品。心理学的学科目标是“发展一门关于人的科学”,但上述关于科学探究本质的普遍假设(去主观化)则阻碍了这一目标的实现,心理学长期致力于发展以客观价值为核心的科学模式,常常把心理活动中的人降低为次要地位,忽略了人的心理本质,同时一味追求绝对客观也限制了对人心理丰富性的理解。因为主体性在心理学中能够作为一种可利用的资源,使心理研究过程及其所得到结果更具情境化和丰富性,更真实地反映人类的心理活动。心理学主客观矛盾长期以来的“取客去主”开始朝着“主客互补”的模式演变,主体性重新得到了重视和发展。

主体性的回归

随着主流心理学的发展,以及追求绝对客观的弊端渐显,忽略了主观性的心理学似乎并没有像研究者所设想的那样在“客观科学”的道路上越走越好、越走越远,反而不断出现新的问题,心理学的发展一度陷入困境,这促使心理学家们开始思考:心理学是否也可以是一门与主体性关联的人文科学呢?一些学者给出了自己的观点。狄尔泰敏锐指出,心理学属于人文科学,他把自然科学与解释联系起来,把人文科学与描述联系起来,认为自然科学是从内部理解世界,而从外部对世界进行描述的人文科学也应该被重视。自此,心理学不断拨去纯客观笼罩下的迷雾,重新将主体性纳入自身的学科建设中。

主体性是复杂的、流动的,并且与个人、人际和社会环境相关。简单来说,主体性是指特殊的内容,而科学是指一般的事物。心理学研究人,而每个人在心理过程和行为表现等方面都有着自己的独特性,尊重个体的主体性是承认个体差异的表现之一,也是理解“人”这个概念的基础。尽管人的主体性如此重要,但在实际研究中怎样才能更好地保持和保留人的主体性仍然是摆在现代心理学面前的一道难题,需要在未来的研究中进一步探讨。

(作者单位:广州大学教育学院)

原标题:《基于主体性视角看主流心理学中的“人”》